第204章 照顾生意
作者:芝士年糕火腿面   农家锦鲤小福女旺翻全家最新章节     
    答应完后,第一件事自然就是选宅基地了。
    说起来,桃花村真不是什么大村,也就一百来户,只能算中等,李在桃花村是大姓,这百来户里很多都是亲戚关系,再加上和周围的村镇通亲,也有不少嫁出去的闺女和娶进来的媳妇,一代一代发展下来,再加上度过几次天灾兵祸,村里连老带少也就五百多个人。
    不过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桃花村的占地面积其实挺广的。
    家家户户的宅基地都挺大的,还都带个菜园子,饥荒年把大家都整怕了,所有人都恨不得全都自给自足呢。
    像是他们老李家,几个兄弟分出去得的宅基地都不小。
    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在孩子越来越多之后,也扩建过一次。
    别看老李家没啥钱,这套扩建之后的宅子比正常的一进院子还大一点呢。
    李大根都打算好了,等孙子们再大一点,就还扩建。
    到时候应该就能和二进院子差不多,地方他都留好了。
    家旁边是他家的菜地,也不小。
    可以说老李家在桃花村是占地面积比较大的人家了,不过他家人口多,又有李大根这个村长在,倒也没人有意见。
    村里划分给村里人的宅基地那自然是不要钱的,只要是桃花村的村民,那自然就是要享受这份福利的。
    只是,现在是外来的人想要在村里建房子,还不是落户。
    相当于就是要买村里的宅基地,这份钱收了也是村里的。
    李大根想着还是要找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们商量一下才好。
    主要是秦家要的宅基地还不小呢,至少也得是个二进的面积才行。
    他想了想,村里还真的有好几个地方都够建一个二进的院子。
    李大根满脑子都是这件事,自然也就没听进去乔秀芬一直在嘟囔什么。
    乔秀芬念叨了一会发现无人响应,也就蒙头睡觉了,明天上午还得去弟妹家里教他们摊子上的事呢,再带着他们出几天摊儿,也就可以撒手了。
    约定好的是每天的大骨汤,由杨芳华煮好从食肆直接运到摊位上,这样他们只要在家里把串串搞定就可以了。
    快乐的日子总是匆匆而过。
    一旬转眼就过去,李安安的拜师礼还没开始,李大郎他们在放假学堂的入学反而开始了。
    这是老李家除了李安安,第一次有人开始去学堂。
    而且这个学堂和李安安去秦宅学习可是不一样的。
    方家学堂也有些年头了,老李家对即将去上学堂的三人,是很纠结的。
    又想赋予重任,又觉得可能他们不一定是那块料,不能给他们太大压力。
    怀着这种纠结的心情,李老四老五和李大郎最近在家里的待遇十分不好说。
    时好时坏的,他们都觉得一会冷一会热的。
    就差说我不想去学堂了,可惜他们不敢说。
    “四哥五哥大郎,千字文我都教过你们的,最近你们也再背背,等到了学堂肯定有用的。”临开学前几天,李安安每天都有抽时间给他们三人紧急补课。
    短短时间内,就算是记不住也能有个大概印象,等到在学堂学起来也就不会那么难了。
    现在老李家虽说还是村里的人,但是说起来开了一个食肆,也是很说得出口的一件事了。
    方集镇又不大,哪有那么多家世显赫的二世祖啊。
    也就李安安运气爆棚,出门就能遇上个公主的儿子。
    想到这事,李安安都觉得挺可乐的,自己这生活还真像是女主标配。
    李老四三人苦着脸,但是还是去了学堂,他们这个年纪去学堂的初级班已经算是年纪偏大了。
    算是替老李家接下来的孩子们去学堂试试,等学会认字算数,他们也就算可以毕业了。
    除非中途发现他们其中谁很有读书的天分,那倒是可以继续供下去。
    这一旬老李家也没少忙活,最起码不管是在家里还是食肆里,红薯粉条都没少做。
    考虑到这也是老李家独一份的手艺,乔秀芬也没让人人都知道做法,最多就是让他们都来帮忙搓粉条。
    小老太太把秘方捂得那是相当严实了。
    李安安每次看了都忍不住乐,想说娘不用那么小心,她会的还多着呢。
    但是又觉得娘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最终就什么也没说。
    准备了足够量的粉条之后,才决定在食肆里上酸辣粉这道小吃。
    说起来李安安还后悔呢,上次招待先生忘记做这道小吃了。
    还好以后食肆也会上,和他们都说好了去食肆吃,算李安安请的。
    秦宏很自然地就收下了徒弟的孝心。
    别看李安安还小,秦宏已经看出来了,这大徒弟啊,绝对不是个会在家里绣花做衣服的,想要收到徒弟孝敬的衣服估计是有点难了。
    还好徒弟有手艺啊,以后做东西肯定还会变得更好吃,他这个先生在这方面肯定还是能得到很多孝敬的。
    甚至,他现在就吩咐底下的人开始找食谱,以后都送给李安安。
    绝味食肆每次上新菜的时候,听取了李安安的意见,都会做一个新品打折活动。
    新菜上架的头三天,都是打八折的,还会在门口发放试吃。
    这一招出来之后,方集镇的各大酒楼也都学了起来。
    不过因为大家菜色不同,倒也没什么冲突。
    最让李安安诧异的是,听说还有不少酒楼的老板带着家里人去食肆吃饭呢。
    说是换换口味。
    这是件稍微有点超出李安安认知的事情。
    最开始她以为,这绝味食肆一开,生意这么好,那就意味着抢了别人家的生意。
    同行见面,分外眼红啊。
    甚至于她还预备着防止别人在背后使绊子的事情呢。
    结果就是,大家竟然表演了一出合家欢。
    不止没人算计食肆,甚至还照顾生意。
    这让李安安有点茫然,难道他们不觉得食肆对他们有威胁吗。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后来还是先生给她解了惑。
    绝味食肆只是看着大,但是其实在那些开酒楼的人眼里,和小馆子也没什么区别。
    酒楼赚的本也就不是平民百姓的生意,他们赚的才是富贵人家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