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年前趣事1
作者:都嘟   四合院:从采购员开始最新章节     
    听到有人叫自己,李父停下手中的活计,朝声音来远处看去,看到来人后,笑着说道:“老二,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就是属狗的,我家一有好东西,你就闻着味过来了。”
    来人正是他们家的邻居李二宝,在家排行老二,和李父是发小,关系非常要好。
    在李卫国兄弟姐妹还小的时候,李二宝家可没少接济他们家,在自家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还硬生生的分出一部分口粮给李卫国家,才让李卫国兄弟姐妹四个顺利长大成人,这一份恩情他们一家可都记得。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李父自然不会忘了帮助过自己的兄弟。
    “老二,让你家那口子带着你两个孙子也过来吧,正好我家的几个娃子都回来了,咱们一起吃点好的。”李父说道。
    听到李父的话语,李二宝脸上露出纠结,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心里已经意动,表面抹不开面子,说道:“这不太好吧,老是在你家吃饭?”
    李父板着脸说道:“李老二,你这是不拿我当兄弟了?咱们兄弟们可是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来我这吃顿饭咋地了?”
    见到李父都这么说了,李二宝也不纠结了,连忙答应下来。
    “二叔来了呀!”
    李卫国听到屋外的动静,也从屋里走了出来,见到李二宝后连忙跟他打招呼。
    听到有人叫自己,李二宝连忙回过身去,看到是李卫国后露出了一个憨憨的笑容,说道:“卫国这是刚回来呀?在城里过得怎么样?”
    李二宝作为一个农村人,对于城里人吃公家粮的生活可谓是羡慕至极。
    “还好吧,我这就是轧钢厂一个小小的采购员,负责给厂子里跑腿买东西的,过得还行吧。”
    换成普通的采购员,情况可能和李卫国说的差不多,需要为完成任务而奔波。但对于有空间的李卫国而言,这哪是还行呀,这是非常行!
    跟李二宝打完招呼后,就没有李卫国什么事了,李父跟李二宝聊了起来。站在一边的李卫国总感觉是不是漏掉了点什么,在院子里仔细环视一圈,目光在大门上停了下来。
    “对呀,怎么忘了贴春联呢?”李卫国一拍脑袋,暗道一声。
    看了看跟李二宝聊的正起劲的李父,李卫国也没好意思打断他,李卫国转身进屋,找到正在忙着做中午饭的李母问道:“妈,咱们家写春联了吗?”
    在问话的同时,李卫国内心中不自觉的生出一丝丝期待,自己可是签到了书法精通的技能,本来以为没有什么作用,要是春联还没有写,这不就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嘛?
    在一众村民面前挥毫泼墨大展身手,然后赢得众人的称赞也是不错的,可谓是满满的成就感。
    对于李卫国的问题,李母也没有多想,直接回答道:“还没有呢!”
    “你不说,我还给忘了呢,以前得春联都是你大爷爷写的,前段时间你大爷爷胳膊摔伤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写了。”
    “你让你爸去看看,要是不能写,就得去其他村找人写。”
    现在这个时候,家家户户贴的春联都是手写的,临近过年,村里面中读过书,写字还不错的人就会帮着大家写一副春联。
    “妈,咱们家的红纸在哪?我也会写春联,咱们家的春联要不让我来写?”李卫国既然知道了自家春联还没有写,打算争取一下,尽管他获得了书法精通技能后没有动笔写一下,但他知道应该写的不差,就算比不上现在都书法大家,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等李母说话,在一旁帮忙干活的大姐直接给他掀了老底,笑呵呵的说道:“卫国,虽然姐姐没有读过书,但好看不好看还是能看出来的,就你写的那狗爬的字,你也敢拿出来显摆?”
    “要是把你写的春联往门上一贴,咱爸的那些老老兄弟不得天天嘲笑他,那咱爸不得揍死你呀!”
    李卫国也倍感无奈,确实,他以前的字拿不出手,可谁让自己有系统大大呢,写一手好字那也不是事。
    身怀系统这件事他也没想往外说,就算说了,人家也不一定信,对于大姐说的李卫国也没有理由反驳。
    但好不容易有一次可以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李卫国可不会错过,李卫国一点儿在意自己大姐的话,理直气壮的开口说道:“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在轧钢厂工作了半年了,我的书法也挺厉害的。”
    为了让众人信服,李卫国转头看向秦淮茹,并不断给他眨眼使眼色,说道:“淮茹,你跟她们说说,我写的怎么样。”
    一瞬间,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了秦淮茹。
    见众人带着疑问和惊讶的目光朝自己看来,秦淮茹心里也有些纠结。
    半年的时间秦淮茹也没有见过李卫国写字,再看看李卫国朝自己不断的使眼色,她也不好逆了李卫国的意愿。
    秦淮茹看向众人,轻声说道:“卫国哥写的字挺好看的。”
    见到李卫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笑着对众人说道:“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我写字挺好看的,写春联一点问题都没有。”
    见众人始终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李卫国也不去理会,直接走到平板车,旁从车上拿下一个行李包。
    这个行李包是李卫国早早准备好的,方便给从空间里拿出的东西做掩护。
    没一会儿,李卫国拎着一直支毛笔和砚台慢悠悠的又回到了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