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所谓双修这种事
作者:咖啡就蒜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最新章节     
    趴上半个小时,又是一条好汉。
    当李乐端着饭盆,拌着菜汤干掉六两米饭,外加两个连体馒头之时,张王梁金四人无不瞠目结舌。
    “你,不是,吐了么?”
    “吐了才腾空,各位谁帮个忙,打份稀的来溜溜缝?”李乐举着不锈钢碗。
    王伍接了过来,“要汤还是玉米粥?”
    “王哥仗义,就那个,一个鸡蛋就能让一整桶都显得有蛋丝的紫菜蛋汤。”
    “管!”
    张昭叹道,“此乃饕餮!”
    “貔貅!”梁灿摇头。
    “扯淡,那玩意儿只吃不拉。”
    “他吐啊,只不过从谷道换成食道而已。”
    “嚯~~~~!你俩真膈应人!”金成哲嚷道,“我特么还吃着呢。”
    “程橙姑娘呢?没见人啊?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啊。”张昭把自己菜里的辣椒挑出来,在餐巾纸上堆成一堆。
    梁灿点着头,“是啊,你们这是散了?错在谁?三观不合,思想不同频,还是饮食、民族习惯不同?”
    “扯几把犊子,我们好着呢。她家远,火车都得坐上两天,下午能到。”
    “哦,想起来了,瑞利,缅甸北部!”
    “你们谁自告奋勇,和我一起去接人。”金成哲瞅了一圈。
    李乐一摊手,“系里开会,去不了。”
    “交作业,恕难从命。”
    “唔想去。”
    “王哥,下午陪我去不?”金成哲问端着碗过来的王伍。
    “去哪儿?干啥?”
    “陪他去接程姑娘。”
    “嘿,我去不了,下午有经济研究中心的老师过来,招双学士,我想去问问怎么回事。再说,我也不想搁恁俩中间当电灯泡子。”
    金成哲把四分之一块馒头淹死在菜汤里,“算了,算了,党国需要你们的时候,是一点儿都指望不上啊。”
    李乐接过紫菜蛋汤,“老王,你说的那个双学士是怎么个意思?”
    张昭一拍桌子,“哎,对,双学士,两个学位?”
    “对啊,你们不知道?”王伍一脸疑惑,“你们平时都不看公告栏的?”
    “知不道。”
    “看那玩意儿干嘛?又不是三角地。”
    王伍笑道,“就那个,去年学校开始试行双学位教学,从经济研究中心那边开始,有意愿的可以去报名,也不用考试,就拿成绩过去就成。”
    “填表审核过了,就能领书上课,修够学分,毕业时候多一个经济学的毕业证。”
    “光华的?”梁灿问道。
    “光华是工商管理,这是经济研究院的,不一样。”
    “哦,那就算了,不考虑。”
    金成哲揭短,“你想去也不成,你有挂科。”
    “丢!”
    “干!老王,几点?我也去看看。”
    张昭瞅瞅他,“你一个定培的高丽语专业的,凑什么热闹?”
    “我就不能以后对外贸易贸易?”
    王伍用胳膊肘捣捣李乐,“你报名不?你均分都上了85,肯定够条件。”
    “要钱不?”
    “按学分收钱,不过应该不贵。”
    李乐“呼噜噜”把汤喝完,“那就陪你走一趟。”
    。。。。。。
    社会学这个专业,似乎比其他院系更加懒散,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开会少。
    上了半个学期,就开学那一次,剩下的时间,要么是辅导员或者班长,抽下课的空讲个两分钟,要么自己看贴墙上的通知。
    今天来的也不全,不过班主任倒是破天荒头一次露了面。
    “我叫张涛,很不好意思,这时候才和大家见面,上半学期,一直在德意志那边忙学术交流的事情,春节后才回来。”
    随后,张涛说了说自己的履历,常山人,人大读的本硕,博士才到了燕大。
    去年毕业后,又出去做了半年的交流,才评上助理教授。
    自嘲是从小到大,连课代表都没干过,现在当班主任,属于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有什么做的不好的,欢迎指正。
    谦虚略带腼腆,给人留了个好印象。
    班里人很给面子,呱唧呱唧一番,表示了欢迎。
    “会很短,说几个事。一个,这学期,人类学理论这门课由我来带。”
    “第二,五四是学校百年校庆,去年还好点,今年开始,各项活动比较多。希望大家能够在为学校出份力的时候,不要犹豫。”
    “还有,最近有同学来学校咨询gre和托福的事情,学校是没有相关培训和考试的。我手里有几家培训机构的宣传册,回头交给班长,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不过提醒一句,量力而行。如果没有出去的规划,没必要随大流。保研、选调、对外交流这些机会,学校也都有。自己不挣钱,花的都是父母血汗,别为了这玩意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最后,是关于转系的申请和考试,四月份开始,有意愿的,去辅导员那拿表。”
    “好了,有事可以到办公室找我,不过我不一定在,可以留言,散会!”
    听到散会,李乐本子一合,准备起身走人,却被辅导员杨师兄在门口抓住。
    “你又去哪?不学学他们?”
    李乐转头,看到班长支书和几个“日常活跃分子”正围着张涛问东问西。
    “我没那么好学上进。和室友约好了,去看看那个‘修经双’。”
    杨师兄一愣,“双学位?怎么,想往社会经济方向发展?”
    李乐耸耸肩,“这不是咱们现在只有这个么?要是有个农业种植或者畜牧养殖专业啥的,我还想学那个呢。”
    “得了吧,回去养猪?”
    “也不是不行。”
    杨师兄笑笑,“不过要是双修可就没有双休了,那边的课虽然不多,可该考的试,写的作业一样不少。”
    “嗨,只要学不死,就往死了学。”
    “行,拿了双学位,保研就多了三成把握。”
    “要不您再找马主任,把下面七成也给添上?”
    “也不是不行。”杨师兄托着下巴,想了想。
    “嗯?”
    “两篇国内顶刊论文,不挂科。”
    “算了吧,我这作业里的小论文都写不利索呢。”李乐抬手看看时间,“您找我到底什么事?”
    “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
    “我?”
    回忆慢慢涌上心头,往事如烟,一点点在脑海里穿梭。
    “哦对。”李乐这才想起来,“校刊的文章是吧。”
    杨师兄指指他,“编辑部那边找我呢,问就写了一篇《食之器》,后面的味,意呢?”
    “什么时候给我?”
    “三天,三天后给你。”
    “你记着就成,还有你那个饮食文化研究的社团,不能就写两篇文章混事儿吧。”
    李乐挠头,这算不算把自己弄坑里。
    “就咱这儿几百号人,荒郊野岭的,要不您等等,我再详细规划规划,看能搞搞什么活动。”
    “哎,行吧行吧,你心里记着就成,马主任还记着这事儿呢,好歹是咱们系出来的第一个非学术性质社团,别管臭屁响屁,得有个动静吧。”
    和杨师兄拜拜,直到见了王伍,一共两百多步的路程,李乐一直在琢磨,要不要吃一口虚拟世界这种在他看来,说不清是是屎味的巧克力,还是巧克力味儿的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