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环境
作者:路灯下的昏黄   梦里潇湘最新章节     
    “听说你要回来之后,你妈天天的在我耳朵边念叨,简直是给我耳朵都听起茧了,现在你回来了,我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跟随着父亲,上了那辆有些破破烂烂的老大众,车辆行驶的间隙,我也掏出手机,给柳湘发了几张照片过去,虽然没有北京那种遍地钢筋林立的高楼大厦,但是,这一份恬静的感觉也是很难得的。
    中途,我还特意让父亲开车绕到了湘江边,然后借着还不错的景色,又给柳湘发了几张照片过去,一方面是告诉她我到了的意思,而另一方面,则是想着能不能借着这个家乡的景色,来唤醒唤醒一下柳湘不知道会不会有的归心。
    永州是一个有些典型的双核型城市,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市中心,冷水滩区和零陵区相隔十几公里,形状类似一个竖着的哑铃,后者是老牌的市区,但自从冷水滩升区之后,加上行政中心的搬迁,也让前者飞快的跟了上来,目前的两者的城区规模相差不多,也就有些模糊了中心城区的概念。
    自上而下,经永州大道,来到零陵区,车辆在南津北路的十字口处停了下来、,老爸和老妈奋斗的事业就在于此,一个面积不到二十个平方的小饭馆。
    外表看起来有些破破烂烂的,唯一看起来有些新的,还是我去年给他们设计的一个店招,简单的图案之外,还有四个有些抽象的艺术字:方良饭馆。
    对于这个名字,我最初是很不解的,也向老爸老妈问过多次,但每次都没什么结果,直到最后一次,老妈告诉我,我们家的这个饭馆是传下来的,最开始叫方记饭馆,后面不知道为什么,我爸又改成了方良饭馆。
    而这个名字,是要比我的名字更加早一些的。
    为此,小时候读书的我时常被同学嘲笑,说我就是个当厨子的料,我老爸已经提前给我准备好了。
    小孩子的心思自然受不了这些,于是,我也多次向父亲埋怨过这个决定的不公,一直揪着要让他们给我改名字,或者是给饭馆改名字。
    但是,这两个念头,都没能如愿。
    老爸总是告诉我,方良这个名字有什么,方良,做人要方方正正,也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他总是以此来告诫我,但那时的我,肯定不会想到这么多,心里面只是想着以后打死也不当厨子,也不接手家里面这个所谓的祖传饭馆。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和懂事,我也慢慢的明白了问题,在工作中,我保留的那一份自认为的良善,不知道起源是不是从此。
    正有些走神,父亲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下车后,我快步走近饭馆,第一眼,就看见了老妈的身影。
    她坐在餐桌旁,手里端着一个饭盆,旁边坐着的,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今天就这些了,我给你装两份饭,你自己带回去吃,明天和后天不要来了,我儿子回来了,饭馆得关两天门,你等星期一再来吧,知道了吗?”
    老妈的语调像是哄小孩子一样,而根据言辞,我也想起来了这个头发花白的人是谁。
    好像是从三年前开始,这个人就在我们家饭馆来吃饭了,最初,还会留下一些钱,后面就变成了吃一次饭,留下一个不知道真假的铜钱,再然后就变成废纸,瓶盖什么的,总之没有真正的付过钱了。
    老爸老妈选择过报警,但得到的答复是,这人好像脑子有些问题,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因为吃的不多,所以老爸老妈就没要钱,让警察将她送回去了。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但是过了几天之后,这个人又来了,后面在老爸的主张下,他们也就把每天卖不完的菜,留给了这个老人,这么一吃,就是几年。
    老爸的性格有些乐善好施,而且做生意永远都是所谓的良心第一,加之饭馆周围的学校比较多,还挨着一个工业区,客人都是学生和一线工人,所以我们家的饭馆定价,都是附近同行中最低的,跟随着原材料的价格来波动。
    而老妈的性格,永远都是随老爸,他要做什么,她就陪着他去做,所以这么多年的生意,也只是在在永州这个地方,挣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和那辆老大众,而剩下的钱,全部都用来供我读书了。
    所以,这也是我和柳湘一个比较尴尬的点,我们如果打算在北京买房的话,双方父母基本上是出不上力的,我们只能靠自己,同时还得顾着以后四个老人的赡养问题。
    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待了老妈将打包好的两份饭装袋完毕,然后用一根绳子拴在那个老人手臂上之后,她的注意力也终于是落到了我的身上来。
    “哎呀,儿子,你看你妈这个眼睛。”
    捂着胸口平复了一下情绪之后,老妈起身将那个老人送出门后,才转身欣喜的拉住了我。
    “让妈看看,好像瘦了,在北京很辛苦吧。”
    老妈的言辞几乎和老爸一样,但我却没按照刚才一样的回答,而是笑着点了点头。
    “有点辛苦吧,不过瘦了主要是馋我爸妈做的饭了,妈,饭做好没,我饿了。”
    “早就做好了,方老头,你儿子饿了,赶紧去蒸箱里面把菜端出来。”
    伸出手肘拐了一下杵在一旁的父亲后,老妈才笑眯眯的拉着我在一旁的桌子上坐了下来,上下左右不停地打量着我,同时还不忘伸出手在我手臂肩膀上捏两下,直到放心的眼神流出。
    “还行,没有瘦多少,要不了一星期,你妈我就能给你的这些肉补回来。”
    随着老妈的话语,一个个热气腾腾的菜也被端上了桌。
    东安鸡、血鸭、扣肉、酿豆腐、喝螺、还有我最馋的板鸭等等,老爸基本上把本地数得上的特色菜全搬上了桌,闭不一会就堆满了桌面。
    不过正当我打算开动时,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忽然传进了耳朵。
    “叔叔阿姨,我没来晚吧,还有方良,你回来居然后不告诉我,太不够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