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劝说放弃
作者:狂枭   重回74当知青,低调成为万元户最新章节     
    最后,在周立伟的劝说下,高桂香犹犹豫豫地收下了钱。
    不过,心里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小石头这孩子,多给他做点好吃的,要将这孩子养得白白胖胖才行。
    接下来的几天,周立伟又跟白承望俢世杰几个好兄弟叙旧。钱星宇也请大伙吃了一顿饭,听说是他升职了。
    请客没有去外面,而是在家里,也就是赵军的房子里。
    来的人不少,除了周立伟他们那一伙人,住在这边的云朵和李跃进也在。另外,王海波也来了。
    云秀、周红、白雪、云朵和修世锦几个女同志亲自下的厨。
    没错,还有修世锦。
    上个月,钱星宇和修世锦正式确立了对象关系。这次钱星宇升职,俢世锦就从长安过来看他了。
    “恭喜钱所长,双喜临门。”周立伟笑着对钱星宇道。
    今天的钱星宇笑得很是夸张,嘴巴都快笑歪了,大家还是第一次看他笑得这么开心。
    “谢谢,同喜同喜。”
    大伙心想,同喜个屁。他们一切照旧,有啥同喜的。
    倒是王海波的确是同喜。
    钱星宇升职,身为原所长的他自然也是高升了。
    只是看得出来,他的眉宇间有一丝愁容,笑容也有点勉强。不似钱星宇那样的意气风发。
    周立伟几人还以为他对这次的升职不太满意,可听说他去了公安局分局当副局长。正常的职务晋升,应该满意才对。
    事实也是如此,王海波并不是对晋升有什么不满,而是在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忧心。
    他年岁不小,马上要奔三了,家里人早就在给他安排各种相亲,都是京都有头有脸的人家姑娘,各方面都很优秀。
    可对于这些姑娘,他是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
    要是能动心,估计早就娃都有了,也不至于到现在27、8的年纪还找不到对象。
    也不是没遇到过心动的姑娘,只是让他动心的并不是家里给安排的,也达不到家里挑对象的标准。
    他无奈地叹口气,看着钱星宇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酸溜溜地说,“你说你咋就那么好命,对象门当户对不说,关键还是你自己中意的。”
    钱星宇乐呵呵地咧嘴笑,也不管王海波是不是酸得冒泡。
    一旁的周立伟听着王海波的话,掀了掀眼皮,“怎么,听你这意思,跟你门当户对的你没中意的,中意的女同志跟你又不是门当户对?”
    王海波一愣,没想到周立伟这么敏锐。
    他打趣,“你这心思,貌似适合干我们这一行。”
    这话无疑是承认周立伟的话,众人都好奇地看向他。男人的八卦心思不比女人差。
    他苦笑一声,“不用看我,没结果。”
    白承望啧啧摇头,“哎,王哥啊王哥,知道没结果就早点收心吧。天涯何处无芳草,京都好多优秀的姑娘都等着你呢。”
    他们白家跟王家的关系好,也清楚王家人的行事作风,在儿女亲事上,一贯信奉的是门当户对。
    所以,他没有劝说王海波为爱坚持自己,因为他知道王海波中意的对象如果不是王家中意的,他自己做不了主,除非他能脱离王家。
    但以王海波的事业心,他肯定做不到这点。
    所以,白承望才这样以玩笑的口吻劝说他早点放弃,不然最后难受的还是自己。
    要是他控制不住招惹了那个无辜的姑娘,说不定还要伤害到别人。
    王家还曾探过他们白家口风,想将王海波和白雪凑成一对。只是白雪说不喜欢王海波,白家就委婉地拒绝了王家。
    他们白家在这点上恰恰跟王家相反,长辈从不干涉小辈的亲事,他们挑对象都是自己做主,挑自己喜欢的就成。
    长辈把关,也是把人品关。
    王海波自然知道白承望的意思,苦笑一声,拍了拍白承望,“你小子,居然还打趣我来了,现在京都那些姑娘哪里还瞧得上我这么大年纪的,都是盯着你这样的年轻小伙。”
    白承望道,“哪能啊,她们都喜欢王哥你这样要家世有家世,要才貌有才貌,事业有成的有为青年,我这还一事无成,人家根本瞧不上。”
    众人听他俩相互调侃,都哈哈大笑。
    男同志在客厅聊天,女同志们在厨房做饭,气氛很是和谐。
    吃饭时,大家问起钱星宇和修世锦什么时候结婚,两人说要等年底。
    现在钱星宇刚升上所长位置,工作很忙,暂时安排不上时间,只有等年底放假的时候了。
    大家又是一番恭喜。只是想到到时候钱欣茹和赵军不能参加婚礼,不免有点遗憾。
    “对了,前两天收到军子他们写的来信,等下我拿给你们。”钱星宇突然想起这事来。
    大家一听都很高兴,俢世杰是个急性子,哪里还能等一会儿,让他现在就去拿信。
    钱星宇无奈地回房拿了厚厚的一沓信出来。
    “这么多?”俢世杰接过信惊讶道。
    钱星宇笑着说,“每人都有。”
    俢世杰先是找到自己的那封,然后才根据信封上的收件人名字分信。
    赵军给周立伟、白承望、俢世杰、冯邵明、云朝辉、俞光辉都写了信,而云秀、周红和白雪三人的信是钱欣茹写的。
    大家信中的内容大同小异,先是对他们感谢一番,然后又说起了他们在俄国的生活。一切都好,两人顺利入学。最后,还表达了他们对这群朋友的思念之情。
    信中还提到,两人已经在俄国登记结婚,现在已经是合法夫妻了。
    大家看完信,都替两人高兴。
    纷纷举杯,为不在场的两个当事人欢庆。
    这一顿饭,大家吃到很晚才散场。
    出门时,好几个人都晕晕乎乎的。
    徐洪山开车将大家一一送回去。不过,王海波拒绝了。
    他是骑着自行车来的,加之一直以来因为职业关系,一向都不贪杯。
    晚上大伙推杯换盏,他也是意思一下只抿了几口,酒喝得不多,人还算清醒。
    他自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晚上有风,很凉爽。
    吹得王海波的脑子又清明了几分。
    只是,身体似乎有点不受脑子的控制,借着微弱的马路灯光,骑着自行车走的方向,并不是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