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平菇一丛丛
作者:花朝伴月   穿成村丫想躺平,无奈被迫养全家最新章节     
    开业挺累,但因为目前只做早餐,所以闭店时间够早。
    等厨师们做好了第二天的食材准备后,古传喜就锁了院门。
    再次提醒明天开始住店的人带好行李后,众人各回各家。
    古传喜和胡羡羡等人回到四合院,目之所见,在家的人们都是一脸的喜气洋洋。
    胡羡羡诧异地问:“咱家有喜事?”
    “有喜事!有大喜事!大小姐,我带您去看!”
    典妈妈笑得脸上绽开了花,拖着胡羡羡的手就往后院走。
    胡羡羡心有所感,主动加快脚步。
    后院里,古传平正在逐一给晾晒架上的竹段们喷水,脸上的笑收都收不住。
    自从这喷水壶诞生,古传平拒绝了所有人的帮忙,全心全意亲力亲为。
    每天围着这几个晾晒架转:掀油布、喷水、记录观察日记。
    他不太认字,更不会写。
    但他知道:侄女将来要把这菌子种植技术推广到全村,所以记录下整个过程非常重要。
    不会写那就画呗——
    古传平用圆圈记录日期,然后画图记录菌子生长情况。
    今天之前,平菇都没出来,所以只画金钱菇的。他用手指比了竹段孔里金钱菇的大小,然后在纸上画出同样大小的图形。
    认真的模样,当真有股后世农业专家的钻研劲儿。
    胡羡羡看着他笑呵呵地打趣,
    “大伯,这些菌子肯定都认识你了,每天见你次数最多、时间最长。”
    古传平听到是侄女的声音,立刻转身过来,
    “苋苋丫头,你快来看!平菇终于出菇了!”
    说着就大跨步来到第一个晾晒架旁,掀开盖着的稻草,露出里面的竹段。
    胡羡羡凑上前,果然看到那些孔口处,原本白白一层菌丝的状态,变成了如今生机勃勃的样子——挤着一丛丛小平菇!
    整个枯竹段,原本萧瑟灰败的竹皮,因为这些小家伙的出现,此刻显得拙朴美好,更添了岁月沉淀的厚重感,仿佛是特别珍藏而得。
    “一下出了这么多!难怪山上的菌子一下雨就出一层!长得真快!”胡羡羡惊喜地说。
    本来她以为这平菇也会像金钱菇那样先出一两株,之后再慢慢变多,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丛丛“爆”出的。
    古传平笑得合不拢嘴,眼睛里都是光,
    “按照这第一批的情况,明后天第二个晾晒架也会爆出这么多菌子的。
    过几天,我家里种的应该也就长出来了!”
    典婆婆笑得骄傲,“大小姐真是福星!就这么随便试着种种,就真的把这菌子给种出来了!
    自古以来,这菌子可都是天生地长,人们只能靠运气去山上林间采几株!因为味道鲜美又珍贵,所以才有山珍之名。
    如今,我家大小姐竟然把它们种出来了!像种稻谷种豆蔬一样种出来了!要不是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
    大小姐真是福星!是整个东河村的福星!”
    胡羡羡可不敢居这个功,这是千百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自己只不过因为晚出生了一千年,又遇上了科技发展的好时代,才侥幸学到这方法。
    “凑巧凑巧!纯粹是老天爷赏饭吃!”胡羡羡随口胡诌。
    她没想到这句话在典婆婆的有意“升华”后,最后演变成了“我家大小姐就是老天爷的亲闺女,被老天爷追着喂饭。”
    胡羡羡叮嘱:
    “已经出菇的就不用再盖着了,但要注意不能被太阳晒了,放到阴凉通风地方。”胡羡羡看了看院子,又说:
    “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干脆都搬到作坊那边去,空着两个大屋子呢。”
    “大伯,再观察观察,过几天如果这些竹段都能顺利长出菌子,咱们的试验才算真的成功了。
    到时候再看怎么带动全村人一起种。”
    胡羡羡慎重地说。
    古传平点头,
    “嗯!明白。所以今天只有咱们自家人知道,消息都没传到旁边作坊里。”
    胡羡羡点头,突然想起胡豆苗,
    “大伯,地里的胡豆苗长得怎样了?可别忘了它们!”
    古传平听到她问胡豆苗,神色正式起来,
    “我每天都去看了。
    年前特别冷的那些天,我在地里洒了一层草木灰,帮助胡豆苗保暖。
    豆苗叶子倒是一直都挺绿,就是长得很慢,到现在每株也才六七片小叶子。
    不过很快就到惊蛰了,之后肯定会长得快很多。”
    胡羡羡笑着点头,
    “辛苦大伯了!
    这些我都不懂。也不知道这胡豆苗容不容易有虫害,大伯看仔细些,早发现早治理。”
    古传平慢慢点头,其实他自己说完“惊蛰”也就想起了小虫们,但是光担心是没有用的,只能是自己观察,争取早发现。
    回到前院,胡羡羡看到梁满正向古传喜汇报着什么,古传喜边听边点头。
    胡羡羡凑上去,听到梁满正在说:
    “山上的土看样子也挖不出更多了,所以我建议挖块荒地,就选靠近东河这边的,干脆挖成塘,以后可以养鱼。
    还可以试着引种些荷花,莲子和莲藕总是可以收获些。”
    胡羡羡眼前一亮,顺嘴建议:
    “梁主管这个想法好!等咱们的荒地改造好了,种稻子时从池塘引水,把池塘里的鱼也引到稻田里。
    鱼吃稻田里的草,排泄物成为稻田的肥料。
    说不定鱼和稻都能长得更多更好!”
    古传喜一愣,
    “鱼养到稻田里?能活?”
    胡羡羡嘻嘻一笑,“到时候试试呗,万一可以呢!现在就备好池塘!”
    梁满笑了,“少爷经常说‘大小姐说能行肯定能行’,今天看了后院长出来的菌子,我可是彻底相信这句话了!
    如今大小姐说稻田能养鱼、鱼能肥稻田,我莫名就觉得肯定能行。”
    古传喜也想起儿子经常说这话,失笑,
    “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能行了呢!哈哈哈!
    梁管家,那你就放手去做吧,挖完山挖池塘。
    咱家这些荒地啊,可劲儿折腾,总能变成良田!”
    胡羡羡心里欢快又感动,家人们都愿意相信她说的能成真,都愿意按照她的“异想天开”去做去试,这份信任多么难得!
    默默地在心里做着保证:
    放心吧!“稻田鱼、稻田蟹、稻田虾”和“鱼稻米、蟹稻米、虾稻米”在后世那么受追捧,不仅是因为量上增收了,更因为口味佳,你们等着收获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