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大青城
作者:只想写写书   重生北齐最新章节     
    随着关内粮草及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通过雁门秘道输送至大青山,陆卓将大青山整个地盘(根据地)的规划设计出来之后,便将大青山的建设移交给了房彦谦和杜吒负责。

    而他则开始将精力放在了狼骑的操练上。为了让新加入狼骑的一万多人更好的理解各种战阵、阵法等等,以及让他们快速成长,陆卓还让原八百陆氏书院学子在晚上教授他们识文认字,学习阿拉伯数字和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术。

    随着这些新加入狼骑的一万多人身体元气完全恢复,陆卓随即也给他们提高了训练强度。

    有着充足的肉食和大量的粮草供应,三个月后,整支狼骑已大变样,解救出来的这些原突厥部落的一万多汉人奴隶,身体已强壮了起来。

    附庸于突厥执失部的那些小部落,基本散布在雁门关外至大青山一带,虽然狼骑军都在晚上潜入雁门秘密通道运送粮草、物资,但时间一长,还是有被突厥人发现的风险。

    为了让关内的粮草、物资更为安全隐蔽的输送至大青山,陆卓已打算再次“就食于”这些突厥小部落。

    于是,从四月初开始,陆卓便和长孙晟、秦贤等八人,轮番出动,率领各自本部人马“就食于”这些突厥小部落。这样一来,既将这些突厥小部落一一蚕食,又让所有狼骑将士轮番实战。

    当一个月过后,雁门至大青山一带,陆陆续续消失了几十个突厥小部落,而大青山却又再次增加了一万六千多被解救出来的汉人奴隶,增加了六万匹马,五千多头牛,十一万多只羊。

    这一次,陆卓却没有下令将所有牛、羊宰杀,让长孙晟、秦贤等人尽量全部带回了大青山,畜养了起来。

    随着这些突厥小部落的消失,已引起了突厥执失部落的注意,加之已到了播种秋粮的季节,陆卓随即便暂停了“就食于”突厥小部落的行动,转而将精力放在大青山的耕种上来。

    这一个月狼骑军“就食于”突厥小部落的行动,解救了一万六千多突厥小部落的汉人奴隶,这些人有老有小,有男有女。陆卓从这些人之中,挑选了一万青壮加入狼骑军,其余六千多人则全部划归给杜吒、房彦谦负责,让他们专一负责耕种和放牧牛羊。

    五月初,大青山里面一副忙碌的景象,除了负责轮值警戒的狼骑将士,其余人全部参与了耕种。

    陆卓这次直接将九龙谷里面有的各种粮食、蔬菜瓜果种子全部弄了出来播种。

    这些粮食作物和蔬菜瓜果,小吕庄的暖房去年便全部栽培了出来,只是陆卓在外练兵一直未回小吕庄。因而,年初的时候,吕刚在输送粮草物资给大青山之时,便将暖房里栽种有的全部送了一些过来。

    长孙晟等人品尝过这些农作物和蔬菜瓜果之后,都是赞不绝口,尤其是在品尝过西瓜之后,更是惊叹不已,对陆卓愈加敬佩。

    这土豆、玉米、地瓜的栽种地理条件,比起水稻等其他农作物而言,要求没那么高,但产量又高。

    尤其是地瓜,只要在大青山的山陂、山地上栽种,便可大丰收,而其叶子,更可作为蔬菜食用,其藤蔓更可作为牛、羊、马等牲畜食用。

    而玉米秸秆更是可以作为青储、黄储饲料,以供牲畜冬天食用。

    至于棉花,陆卓相当重视,这决定了今年冬天,他能否在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再次领兵四处蚕食突厥各小部落,进一步釜底抽薪削弱突厥实力。他从九龙谷取出大量棉花种子,亲自带人在大青山各处栽种。

    随后,陆卓更是将这些农作物、蔬菜瓜果的栽培方式、方法全部写了出来,让已将工坊从雁门深山搬到大青山里的马明等人,在印刷装订成册之后,全部交给了杜吒、房彦谦两人,由他们两人组织人手栽种。

    马明等工匠的到来,以及工坊从雁门深山搬迁至大青山,解决了陆卓许多燃眉之急。

    最要紧的便是陆卓心中的一件大事——大青山的防御工事的建设。自工坊搬迁过来之后,陆卓便第一时间安排水泥的生产。然后便开始在大青山修筑要塞等防御工事。

    这水泥一生产出来,陆卓立即便决定将大青山的地盘(根据地)慢慢扩至整个阴山山脉一带,在进入阴山的所有必经之地全部筑起了高六丈,宽三丈的城墙,将整个阴山山脉里的地盘全部围了起来。

    但最先需要修建城墙的则是陆卓已规划建成内城的如今的地盘(后世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将这座内城的城墙修建好之后,便开始往外延伸,不断在险要之地修建要塞,最终达到通过修建城墙,把整个阴山山脉圈进来,建成一座巨城,以作为以后攻掠大草原的坚实根基(根据地)。

    为了尽快完成这些城墙的修建,陆卓想起了九龙谷可以收取外界物资的功能,于是,他便悄咪咪的、不时在大青山之中用九龙谷收取大量石块,然后放置在要修建城墙的附近,以供修筑城墙之需。

    对于陆卓的巨城建设规划,长孙晟、杜吒、房彦谦三人,以及秦贤等人都极为清楚,这突然出现在陆卓规划修建城墙附近的大量山石,让长孙晟、秦贤等人惊喜不已。他们倒是没有任何怀疑,反而归于天意,认为天意要让陆卓建成这座巨大无比的大城。

    随后,这种“天意”被传诵至大青山里面的每一个人,让所有人都亢奋不已:这是天意要陆小郎君建成这座巨城!!!

    随即,所有人建城的热情和主动性、积极性便迸发了出来,在播种完农作物、蔬菜瓜果之后,仅仅短短几个月时间,赶在秋收之前,内城的城墙便已全部建成。

    虽然这些所谓的内城城墙,只是将所有进入大青山(后世抗日根据地)的各条两山之间的通道以要塞的模式来修建,并派遣狼骑轮番驻守,但已让大青山的内城固若金汤,让所有人心安。

    这内城城墙全部建在两山之间的险要之地,一经建成,除非通过要塞进出,否则,要进入大青山里面,难于登天。

    城墙全部建成之时,陆卓便给大青山换了个名字,改名为大青城内城。这大青城内城极大(约五百平方公里),城中已大面积栽种了各种农作物和蔬菜瓜果,养有大量牲畜,又有从雁门搬迁过来的工坊,已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只要不被敌人攻破要塞,已不惧任何敌人围困。

    至此,陆卓终于有了坚实牢固的发祥之地。在这南北朝时期,终于有了立足之地,已进可攻,退可守。

    大青城内城建成之后,下一步便将按陆卓的巨城规划,一步一步的在阴山山脉的各险要之地修建要塞,最终达成将阴山一带用高山、城墙、要塞围成一座巨大无比的大青城的目的,将这座大青城作为以后攻掠大草原的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