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事情大条了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最新章节     
    周博士的心理变化没人注意。
    在场的苜禾员工注意力都被郭阳等人吸引住了,纷纷问好。
    “董事长,向总。”
    “老板。”
    “熊泽君,这是嘉禾集团的董事长郭董。”
    两拨人互相介绍了翻。
    郭阳领头的这边,除了苏国洲和周博士为代表的专家技术小组外。
    向天山也跟着过来了。
    只是面对京城派来的专家小组时,向天山显得有点沉默。
    而另一边。
    熊泽征树还在纠结牧草的事,手指不停地搓捏着晾晒的干草,脸上依然带着明显的怀疑神色。
    “苜蓿收获种子后,饲用价值大幅下降,这是无数前辈积累出的经验。”
    郭阳笑道:“苜禾1号营养成份含量也下降了,只是他的初始值高。”
    熊泽征树摇头,说道:“我怀疑你们的数据有问题,我们需要再验证一下。”
    虽然交易前验货是应有的,但熊泽征树这意思,就差没直接说造假了。
    “数据是绝对真实的!”
    “不符合常理,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先例。”
    “测出来就是这样啊!”
    站在边上,一直默不作声的年轻人涨红了脸。
    郭阳认识这个人,而且有很深的印象。
    是苜禾实验室的员工胡杰,性格很内敛,换句话说就是有社交恐惧症。
    当初牧草二次压缩降低物流成本就是胡杰提出的建议。
    郭阳走过去,鼓励式的拍了拍其肩膀。
    “干得不错!”
    随后又转身说道:“苏教授,周博士,既然要测试土壤,不如我们也顺便一起测下苜禾1号干草的成份?”
    苏国洲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又冷不丁的说了句。
    “数据的确是可以造假的。”
    郭阳一时没理解到他的意思,是提醒他,还是单纯的不看好苜禾1号?
    周博士也说道:“郭总,我更想看看深层次的土壤如今怎么样了,盐分有没有随着地下水返涌。”
    周博士可还清楚的记得苜禾当时的工程改良措施:刮除地表盐碱壳,田网沟渠梳理,深翻晒垡,覆沙等等。
    但这些措施都只是整治表层的土壤,对于设计院给出的关于深层土的改良方案。
    苜禾可是一点也没采纳!
    对于这事,周博士也是郁闷了许久,很久一段时间都不愿和苜禾的项目扯上关系。
    这个项目活不长久!
    这是周博士最初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在他再次来到这片盐碱滩时就淡了许多。
    曾经白茫茫的盐碱滩只偶尔还能看到零星的白色盐渍,而苜禾1号这块地,表层更是完全看不到盐碱。
    变化太大了!
    他很想看看埋藏在下面的土壤是什么样的。
    至于熊泽征树口中的苜蓿营养成份,说实话,他并不是很感兴趣。
    苏国洲教授想来也不感兴趣。
    苜禾1号能不能改良土壤,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关系到国家的土地资源和粮食安全!
    看两人坚定的模样,郭阳也只好说道:“那老余,你带熊泽君去实验室,仪器借他们,让他们自己测。”
    不料,熊泽征树也对盐碱地和土壤起了兴趣。
    “不了,我跟着你们一起看看。”
    “行吧。”
    片刻后。
    周博士随机抽选了当初勘察设计时留下的点位。
    待确认无误后,草场的工人率先拿着洋撬和锄头挖出了泥土。
    表层的土壤混合了细沙,很是松软,不一会儿,带着根系的苜蓿就被挖了起来。
    苏国洲拿起挖出来的苜禾1号,轻轻的抖了抖,泥土散落,翁立新也赶紧凑了过去。
    密密麻麻的毛根露了出来,主根也异常的粗壮。
    翁立新赞赏的说道:“根系发达,根瘤菌分布多,固氮能力肯定弱不了。”
    苏国洲默不吭声,他很想挑刺,却不知从何下嘴。
    苜禾1号已经刈割了,生长期的长势比对不了,但单看根系,已经超过了华苜1号。
    就很难受!
    周博士也看着工人挖出来的土壤,道:“土壤有机质很丰富,绿肥没少施,表层土壤还能看到残茬。”
    郭阳和熊泽征树等人看着几个专家在一旁忙活,都插不上手,所幸在一旁闲聊了起来。
    “熊泽先生这次准备订购多少牧草?这可是我们今年最后一茬牧草了。”
    “嗯……还是2万吨。再看看这苜禾1号干草的质量,产品没问题,我也一起要了。”
    “价格还是按国际通用规矩,蛋白质含量每多1%,价格高100元。”
    “嗯。”
    总的来说,熊泽除了高傲的自大的性格外,还是很讲信誉的。
    能按时支付货款这一条就比下了很多国家和企业,是个可以长期合作的客户。
    这时,周博士对表层土壤取样也完成了。
    随后,便让跟在一旁的小型挖机沿着人工坑的痕迹往深处挖了起来。
    很快坑深超过了60cm,土壤开始变得板结起来,也能看到盐渍,但却始终没看到带有污染和毒性的重度盐碱土。
    周博士怀疑坐标位置是否出现了偏差。
    坑越来越深,已经超过1米深时,挖出来的土壤全是硬邦邦的生土,基本看不到盐分。
    周博士只得让挖机停了下来,几人凑了上去。
    一眼便呆滞住了!
    只见在土壤剖面垂直空间尺度上,土壤结构层次分明,差异明显。
    最上层30cm是松软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能看各种没腐化完全的秸秆和活动的小昆虫。
    中间30-60cm是带有些盐渍的土壤,虽然板结,但也能看到有生机。
    至于60cm以下却是完全的生土,盐土的痕迹更加淡了!
    苏国洲紧皱起了眉头,“盐碱没有向上返涌的痕迹?”
    周博士早已目瞪口呆,缓了会儿,才讶然的说道:“那么深厚的重盐土层呢?”
    苏国洲疑惑的看来,“嗯?”
    “这里的盐碱地很特殊,不仅表层土壤盐分含量很高,30~100cm的范围也是重盐土层!”
    “真的?”苏国洲眼神诧异,看这片草场上晾晒的干草厚度和面积,产量也不低啊。
    一股怪异感袭来,苏国洲总有种不妙的预感。
    “真的,当时还就这事着重向苜禾强调了。”
    翁立新凑在坑前,观察了会儿,说道:“顶多是中度盐碱。”
    三人对视了片刻,也没摸着头脑,苏国洲小声的问道:“会不会选错位置了?”
    周博士说:“位置是对的。”
    “那还真奇了怪了。”
    沉默了许久的向天山,黝黑的脸庞上浮现出了一抹笑意。
    “有没有可能,下层盐分随着地下水返涌了,但是又被‘吃掉了’,。”
    苏国洲下意识的反驳,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么多的盐分……”
    周博士却愣在了原地,
    “也许真可能被‘吃掉’了,重度盐土层深厚,肯定会返涌,但是又被上面的植物消耗和分泌掉了。”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
    “可能还真得回去测试下苜禾1号的成份含量。”
    “单独测,数据保密!”
    翁立新,苏国洲,周博士,三人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向向天山。
    向天山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
    三位专家也意识到事情大条了,苏国洲那点小心思也已烟消云散。
    翁立新和苏国洲悄然回退,也不让一些人靠近。
    周博士则是带着跟班又收集了点土样,随后让挖机赶紧回填。
    “赶紧的,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