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战前决议
作者:力量焊接   演变战役最新章节     
    时间是,五月十六日早六时许,少云,可预见的晴朗天气。
    地点,黑军总指挥部分暂驻的甘泉村。
    渐渐苏醒的小村上空晨光微曦。
    几个早早起来的小娃娃聚集在村外的空地上,好奇地围观几个由黑军战士班组守卫的“新地标”,那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新鲜物什:
    那看上去是几座迎风转动的大风车,它有由中轴和外环圆形框架固定的六个扇叶,每个扇叶足有2米长,内粗外细,宽50到30厘米,且完全不是实心的,而是用足够轻质、坚固的木材钉成扇叶骨架,再用亚麻布作为蒙皮缝上,然后猪血刷两遍防止因为雨水淋浇变形,待干后再上漆。
    为使扇叶足够坚固,它的边缘或四角还要蒙上铁皮刷漆。
    接着中轴采用宽四厘米、长一米的钢棍,为降低扇叶旋转的摩擦力,铁棍前端固定扇叶处安装了滚珠轴承。
    后端则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一根直径38厘米,长50厘米的铁轴,铁轴再以传动皮带,为发电机提供动力。
    是的,这是一台稍显简陋的风力发电机。
    东北地区经常刮风,风力资源充沛,而这种发电机,只要达到2级风及以上水平,就能够持续转动。
    它的储能设备则是用布袋紧紧塞满以2:1比例混合的活性炭与焦炭粒,包裹碳板或石墨板制作两个电极,食盐饱和液制成电解液,做成土法盐水蓄电池。
    由这种蓄电池和发电机本身带来的电力,就可以为黑军仅有的几座用水泥、石头、木头为主材制成的简易【车床】的电机供能(不带电机的人力机械未计算在内),或是为上次任务末期开发出的【火花电报机】提供必要的能源。
    目前黑军一共有17架风力发电机、5部人力发电机和3架小型水力发电机组成的几座发电站、6座土简机床和8台电报机。
    这些占地加起来尚不及后世一座工厂的一半的机械,就构成了在本历史线初生萌芽的迷你工业系统火种。
    也是靠了这几台电报机,以及未来可预见的电报通讯系统,坐拥五万兵力的黑军才成为有机整体,几个主要部分能够极快地联系起来,作出反应。
    至少绝对比同时代的人力传讯快。
    所以陆大古能够用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将黑军大半中上层指战员集齐,几十个人聚在一座向乡民借用的祠堂里。
    至于聚起来干什么。
    “同志们。”
    当然是开会了。
    背后一面挂在墙上的地图,陆大古手持长约一米二的短棍,迎着他们的目光,用在场所有人都能听清的音量说:
    “这次叫大家来的目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就是为了决出我们之后对外扩张控制范围的战略方向。”
    “我先说说我的意见。”
    大古用手上的短棍指示地图上的区域:
    “这里,是我们在沂州活动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一直是以农民为主,分三个优先级地攻打村防、镇防、城防猛安谋克户以及大小地主,夺取受它们控制的土地、农户、关隘,再组建农会,通过专门的派人指导监督并建立联系,使我们能够和本地的群众组合成有力量的整体。”
    “靠着群众,我们才能够完全在这块地方扎根。”
    “好比心脏跟手脚。”
    “有农民这颗心供血,我们这些手脚,才能灵活运动起来。”
    “等以后打到其他地方,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要照这套方法办,也就是以农村、农民为主。”
    “所以对乡镇的抢占不能松懈。”
    “但同时,我们这次连县城也要一并打下来。”
    “你们有任何疑问、建议、意见,现在都可以提出来。”
    现在黑军上下应对许多事务都是按这套方法办———事前大家商量着来,允许百花齐放,拿出自己的方案或指出别人的错漏,甚至如果陆大古本人在决策上出了错误,可以接受别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但商量完以后大家就得劲往一处使,对决策贯彻执行。
    如果你事前有不满憋着不说,执行的时候阳奉阴违造成损失。
    那就不要怪我按规矩处置你的时候不讲情面了。
    “陆同志。”
    一位本历史线征召提拔上来的千夫长举手。
    “请讲。”
    “我看我们这次是要村镇县城一起打,我们不是以农民为主吗?为什么不把难啃的硬骨头放一放,先把沂州、莒州、密州三个州的村镇攥在手里头?”
    陆大古耐心地听对方用浓重的方言口音把话说完,刚要开口。
    “关于这个问题。”
    坐在边上的大进帮他作答,她现在是作为联系农会,以及后勤方面的同志坐在这里:
    “我和大古早先已经商量过了。”
    他们选择的发展路径和后世非常相像:这个时代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炎华大地上九成九的人都是农民,可以说,旧时代的大部分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解决。
    但,不同的人口密度和技术水平条件下,还一味地去模仿,就犯了教条的错误。
    他们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现实情况作出调整:
    秦朝总人口不到三千万,唐朝总人口六千万左右,宋朝上亿,元朝一亿左右,明朝过亿。
    到了清朝,则有足足四万万。
    这是无法一概而论的。
    另外,早期的我军的确没有生产热武器的能力,但随着队伍发展壮大,加之诸多有志之士前赴后继不惧牺牲地支援、内部人员集思广益不懈努力,我军事实上逐渐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主生产制造能力———再次重申,我们的先烈绝不仅仅是靠人海战术夺得了胜利,这是敌人的抹黑和污蔑。
    这一时期,战争的形态已不同于以前历朝历代冷兵器时代的战斗。
    而把目光拉回到现在,经过对比就会发现,黑军拥有的热武器数量暂不足以支撑战争形态转变。
    他们仍必须按照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底层逻辑行动。
    也即,【攻城略地】。
    “这些城池所处的位置,往往是交通要道、物资枢纽,或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支点。”
    如前所述,古人建城可不是乱建的,攻打城池也不是乱打的,譬如当年秦昭王之所以攻打上党,其战略目的,是为了控制太行八径的南四径,随后剑指赵国最富饶的两座城市,邯郸和殷都。
    “的确,生产制造大部分在城外,在广大的村镇地区,有我们最需要的人和粮。”
    大进继续解释道:
    “但如果我们不能拿下这些关口,则我们必然要在物资运输和组织力量方面遇到相当多的困难,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
    “我明白了。”
    发问的千夫长明悟了,他向大古和大进道歉:
    “是我太想当然了。”
    “诶。”
    陆大古笑着安抚对方:
    “出了错莫要怕,后续再学习改正就好了。”
    “谁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
    这些新人还是太稚嫩,打仗是能手好苗子,其他方面就得打一个问号,不过,大古愿意相信他们的潜力。
    言罢,他继续讲解作战计划:
    “第一步,先集中力量控制从费县到密州诸城。”
    “第二步,进一步尽可能扩大我们的地盘,主攻泰安州夺泰山,以此获取战略支点,进一步保证我们在这片地区的安全。”
    “第三步,通过泰山剑指济南———同志们,这是块难啃的骨头,也是我们不得不打的一仗,打下了济南,拔掉这颗钉子,我们才能将山东完全掌控,然后寻求河北。”
    “在这块地方,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大体讲解完自己的战略思路,陆大古再次向在场所有人征询:
    “你们有什么意见,现在还可以提出来。”
    又一人举手。
    “请讲。”
    “我们把摊子铺开了,会不会把力量搞得太松散?”
    仗不管怎么打,都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力量强过敌人。
    这名同志担心,黑军兵力分得太开,被敌人逐个击破。
    “你考虑的很对,我们需要抓住敌人还没有用主力精锐对付我们的窗口期,加快扩大队伍,增强我们的力量。”
    陆大古对他的发问予以肯定。
    那要怎么加快扩大?
    那人还想问,就见大古转身拿起土制粉笔,在地图旁的板子上写下几个大字:
    老乡,参加咱们黑军有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