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赐婚南方小土豆(求月票)
作者:秋来2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最新章节     
    第124章124赐婚南方小土豆
    面对太子的突然询问,王布犁警惕极了。
    这是在钓鱼?
    可是朱标看着像是随意一问,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样子。
    王布犁只是摇摇头:
    “太子殿下,这种银矿的事我也没有听闻过啊。”
    朱标颔首,他就是随口一问。
    王布犁就算知道,怎么会突然说出来呢?
    那才显得极为奇怪。
    倒是马皇后知道这是儿子的一次试探,可未免有些太心急了。
    她拍了拍自己闺女的手,开口道:
    “布犁,我知道你还没成亲,所以就想把我的女儿嫁给你。”
    “啊?”
    王布犁下意识的叫出声来。
    满脸不可置信的望着马皇后。
    咱们这才是第二次见面,怎么你就要把女儿嫁给我?
    这根本就不符合历史的发展。
    王布犁记得老朱活着的儿子女儿太多跟勋贵集团成亲的了。
    也就是老朱的小女儿被徐皇后养大,嫁给了在金川门看大门的赵辉。
    赵辉这个人是大明最长寿的驸马爷,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8朝。
    尤其是赵辉在景泰时期表现不错,等留学生复位后,他的地位变得很是尴尬,但堡宗也不敢把这么大辈分的人搞死了。
    这可是他爹的爹的爹的爹的女婿。
    赵辉就是长的好,被朱棣看上的,后来他那公主媳妇病故,纳了一百多个小妾,还活到九十多岁,不得不说身体挺抗造的。
    此时王布犁都坐不住了,他万万没想到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朱标对于王布犁的惊诧,能感觉出来他十分的意外。
    皇家如此恩宠,他必须得为大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尤其是朱元璋相比较而言是信任家人的,作为女婿也不会向后面一样不管事。
    老朱除了要养自己的子孙后代白吃白喝外,几乎是不养闲人的。
    李文忠对于王布犁如此大惊小怪,倒是觉得颇为好笑。
    年轻人被这个消息给砸晕了,这就接受不了?
    觉得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可被人吸纳为女婿这种事,本来就有些不讲道理。
    马皇后对王布犁的表现很满意,就是砸的他措手不及。
    而朱明秀见王布犁如此大的反应,倒是要看看他怎么说!
    我还配不上怎么滴?
    “怎么,布犁,你不满意?”马皇后脸上带着笑意。
    “皇后娘娘莫要打趣我了。”
    王布犁先垫了句话。再次仔细瞧了眼前的小土豆:
    “公主怕是岁数还小吧,我家中医学传承,女子太早成亲生子对身体不好,容易短命。”
    “没说要你们两个立即完婚。”
    马皇后也晓得王布犁此刻心中大乱,便趁机道:
    “那日你进宫来做事,我一眼就瞧上你了,故而特意询问你有没有成亲,你说你爹还在操办当中。
    我便差人去打探,你爹还没给你找到称心的姑娘。
    你家世清白,你爹在街坊当中也素有贤名,你大哥也是个读书人,家庭和睦。”
    王布犁重新坐在圆凳上,稳住心神。
    有检校存在,皇室想要对自己全家做个背调那可太正常了。
    王布犁开始仔细回忆在他见到马皇后之后,自己应该没有把玩燧发枪。
    那就行,他可不想被检校盯上。
    今后也要注意有没有新搬来的街坊。
    对于朱元璋的特务监督系统,王布犁很是担忧,自己会没有隐私。
    “今天就请我这亲外甥给你做媒,要不是九江那孩子,我遇不到你这么优秀的女婿。”
    王布犁被马皇后的话说的晕乎乎的,整个人都有些发麻。
    他一个以前天天打灰的人,在政治斗争方面,能有什么经验?
    尤其是面对马皇后的拉拢,让王布犁觉得比老朱的拉拢还要强上许多倍。
    至少马皇后还是个人,是有人情味的。
    老朱已经向着没有人情味的政治机器发展了。
    没等王布犁言语,太子朱标又笑到:
    “更何况你小子是个有本事的人,别看你现在是个小吏,可将来必定能为大明做出更多的事情来。
    再加上明秀是我娘的第一个女儿,你万不可让她受了委屈!”
    面对他们母子的组合拳,王布犁有点懵逼。
    眼前这个南方小土豆,还是马皇后的嫡女?
    我不过就是恰巧破了个假钞案,长的比别人帅一点。
    老朱能把嫡女嫁给我,越想越不对劲。
    他们不会发现我穿越者的身份了吧?
    王布犁又很快否定心中的想法。
    不可能!
    老朱根本就不知道啥叫穿越者!
    而且王布犁认为老朱给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怎么可能没有各方利益的考虑。
    小老四包办婚姻都比朱元璋靠谱!
    我王布犁有什么值得老朱需要的利益?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此事陛下可是答应了?”王布犁脸上带着迷茫之意:
    “我何德何能啊?”
    “当年我义父把我嫁给重八,也是看他有能力,长得好。
    你如今跟他当年差不多,故而不用过于惊诧。
    谁说皇家的儿女,必须要嫁娶朝中的文武大臣家的人才行!”
    王布犁清楚的知道大明公主是可以嫁给平民百姓的。
    除了第一代之外,太子娶的太子妃或者藩王娶的太子妃,也是从小门小户当中选取,就是避免出现外戚专权!
    听到马皇后说这话,王布犁立即摇头:
    “我与陛下比不了的,天底下没有几个人能跟他相提并论!
    你给我一个破碗,让我去打天下,根本就没戏!”
    王布犁又示意李文忠:“曹国公,在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给你一个破碗你能打下整个天下吗?”
    “那不能!”
    李文忠当然知道自己做不到。
    他还是等自家舅舅有名气出息了,才被带着去投奔的。
    他自己当年根本就不敢干造反这个活。
    “太子殿下,把你放在你爹当年的位置上,你都打不下大明江山来!”
    朱标颔首,他爹这本事,往前数还真没有。
    真要找相似大抵就是刘邦。
    可汉高祖刘邦好歹是个大秦亭长呢,家里还有老父给他兜底。
    几个人对于王布犁如此推崇朱元璋,还是很满意的。
    因为没有几个人会去从这个角度去想!
    尤其是这对母子,能看的出来王布犁话语当中对老朱并不反感,还挺佩服。
    将来成了一家人,兴许在合适的机会,能分享一些秘密。
    “哈哈哈,王布犁,你说的对!”
    朱标很快就把话题拉回来:
    “你当我妹夫,我娘看好你,这就够了!”
    朱标给了一个官方式回答,搞得王布犁无言以对。
    难不成自己还当庭怼朱标你娘眼睛不行。
    看人不准,重新看!
    谁要当太子党啊?
    完蛋玩意。
    按照老朱一家三口的选票,老朱不同意也不可能了。
    王布犁知道自己在探案方面表现出来一些天赋。
    在他的思维里,朱标给自己升官,赏赐,都是极为正常的。
    哪有拿他亲妹妹当筹码拉拢的?
    这件事在王布犁看来及其不正常!
    可这是马皇后出面,又不像是在拉拢。
    而且自己在他们这些肉食者眼里,能有什么拉拢的价值啊?
    莫不是马皇后这个未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在封建王朝,儿女的意见不重要,用不着问,父母都给你操办喽。
    主打一个先婚后爱。
    要是先婚不爱,那也是常有的事!
    “这个媒人,咱还是愿意做的。”
    李文忠哈哈大笑着。
    太子跟自己个的舅妈都同意,这件婚事板上钉钉了!
    想来陛下也是同意的。
    嫡女的婚姻大事,马皇后不可能同朱元璋不商量的。
    朱明秀瞧着王布犁的神态。
    他一个大男人怎么还扭捏起来了?
    王布犁脸上赔笑,不知道要说着什么。
    他仔细回想当老朱的女婿有没有危险!
    赵辉没有参考性。
    因为朱元璋死的时候,他的小女儿才三岁,也是特意把她生母张美人从殉葬的名单里拿出来的。
    可惜没过几年张美人去世,朱元璋的小女儿被朱棣的媳妇徐皇后养大。
    朱元璋死的时候殉葬了四十个妃子,是大明皇帝最多的。
    在留学生堡宗废除殉葬制度前,没有皇帝敢超过朱元璋殉葬的人数。
    王布犁是个平民,按照参考而言。
    大明第一个平民驸马叫欧阳伦,娶的也是马皇后的亲生闺女。
    后面因为犯罪被老朱处死了。
    只要在洪武朝公主不提前死,那驸马就算是极为安全的。
    胡惟庸案李善长全家都被砍了,就长公主的儿女没有被杀,只是被流放了。
    总体而言,在洪武朝披上这么一层驸马身份,只要自己不作大死,应该算是给自己上了一身护身符。
    将来兴许还能受到建文帝的重用,到时候有自己这个小内在,何愁朱棣大业不成?
    “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朱标拍了拍王布犁的肩膀,打断了他的遐想。
    “多谢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厚爱。”王布犁顺从的行礼:
    “我必定不负陛下看重,好好对待明秀姑娘的。”
    “好好好。”马皇后站起身来颇为贴切的道:“你们两个先熟悉一下。”
    随着马皇后站起身来,殿内的人全都跟着退出去了。
    王布犁与眼前的南方小土豆大眼瞪小眼,这便是现场相亲嘛?
    “我叫王布犁,不知姑娘姓名?”
    “朱明秀。”
    朱明秀有她娘在身边,本来胆子大的很。
    现在两个人待在一起,声音立马就小下去了,脑袋一低。
    有问有答,异常乖巧。
    一般情况下女子是不会轻易报闺名的,但此时两人算是要订亲了,也就没什么可隐瞒的。
    “哦。”
    王布犁颔首,对于包办婚姻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以前根本就没想过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不过现在王布犁回过味来,娶公主也符合自己的利益,于是笑了笑:
    “明秀姑娘,你这名字,我很喜欢。”
    “啊?”
    朱明秀的脸庞飞起一朵红云,又点点头,不发一言。
    王布犁虽说在床榻之上是个善于运动的运动员。
    可无论是相亲还是谈恋爱,他都没经历过。
    谁愿意把自己女儿嫁给一个天天打灰,过年都不一定能回家的人呐。
    倒不是直接点。
    但眼前这个小姑娘不行呐,王布犁的双手放在自己的腿上,鞋子里的脚有些尴尬的想要在大殿内扣出一个三室一厅。
    小姑娘不怎么接话茬啊!
    “你吃过冰激凌没?”
    “没有。”
    “我妹妹会做,大夏天的解暑又好吃,到时候送你点尝尝。”
    “好。”
    朱明秀低着头,不敢再看王布犁。
    “你能出宫嘛?”
    “出嫁之前是不能的。”
    “可惜了。”王布犁想了想又说道:“乞巧节快要到了,那会南京城应该会很热闹,你应该娶看一看。”
    朱明秀也听说过,其实也想要娶见识见识,但她不能出宫。
    好想去!
    “这样吧,我看看怎么把你带出宫娶玩一天。”
    “真的吗?”
    朱明秀一下子就抬起头,眼睛都亮起来了。
    “我想想办法。”
    王布犁思考着要怎么跟皇后提一嘴,作为准女婿带着自己的媳妇出去逛一逛,说的过去吧?
    朱明秀轻微点头,她也知道不容易,主要是在父皇那里。
    她虽然身为嫡长女,但大抵不如哥哥们更受重视。
    “宫外好吗?”
    “我觉得比皇宫里好,至少自由,宫内的规矩太多,人就容易被束缚住。”
    听着王布犁的话,朱明秀随即露出了认同感。
    皇宫住起来确实挺压抑的,她有点羡慕姐姐能够早点嫁出去,去宫外享富。
    “你在宫外都玩什么?”
    “能放风筝吗?”
    “不仅能放风筝,还能去野游烤肉,在河里游泳钓鱼,摘野果子吃,摸鱼摸虾,在街上闲逛,看人生百态,顺便干点工作破破案子,挣钱养家糊口。”
    朱明秀听着王布犁随口说出来的话,只感觉羡慕的紧。
    大部分她都没有玩过,放个风筝就已经十分开心了。
    可惜宫内大树不少,放风筝的地方也不多,还得在规定时间地点去玩。
    否则容易被人说是向外传递皇宫信息。
    总之皇城的安保工作是极为强悍的。
    为了安全,就必然要舍弃很多事情。
    “等我出宫了,我也能这样玩。”
    “不错。”
    王布犁认同的点点头,皇宫长大有什么好的,一丁点都不自由。
    但是他们高人一等啊!
    王布犁在心中叹了口气,在哪里怎么都是围城啊?
    “那你什么时候娶我?”
    朱明秀的声音又低了下去。
    “这得听陛下的。”
    王布犁想了想:“我听燕王说他与王妃在宫中认识了三年,然后才成亲的。
    既然王妃能进宫,那你我订亲了,得培养感情,也是需要时间的,想必今后有我陪同,你也能出宫吧?”
    “真的吗?”
    “我猜的。”
    王布犁站起身来走了几步:
    “总之都得听你爹的,我也没办法。”
    “哎。”
    朱明秀见王布犁在宫殿内走来走去,也不坐着了。
    她本性就不是一个性子安静的人,方才聊了几句,被王布犁带了节奏,此时也放松下来,跟着他一起看大殿内的柱子。
    虽然她也不知道看柱子有什么意思,但是听娘说王布犁是个聪明人,想必此时在想一些她想不到的事。
    王布犁看着红柱子上的龙画,其实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聊下去。
    谁懂大明时代的姑娘喜欢什么啊?
    大家原来就有数百年的代沟,能聊到一块去吗?
    “你平日里在宫中怎么打发时间呢?”
    “认字学女工刺绣缝纫,还要跟着母后一起纺织。”
    “哦,那怪累的。”
    王布犁低头看了一眼身侧的南方小土豆:“你有没有喜欢的事或者玩意,下次我若是在进宫,想法子给你带过来。”
    “蹴鞠。”
    听到这话,王布犁不可置信的看着身边的小土豆。
    皇宫内盛行蹴鞠活动,还得是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他爱看这个。
    宫中的嫔妃们就组成两队,为皇帝表演蹴鞠。
    那才是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
    翠袖低垂笼玉筒,红裙曳起露金莲,几回踢去娇无语,恨煞长安美少年。
    虽然是为了皇帝的寻欢作乐,但也是促进女性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
    “好,蹴鞠活动能锻炼身体,你也可以更好的长身体。”
    “真的?”
    朱明秀也了解王布犁的一些家世,知道他家里是医学传家,对于养生很有门道。
    母后以及宫中嫔妃练的八段锦,就是从他家那传来的。
    “那我还能长高一点。”
    朱明秀比划了一下自己与王布犁的身高,只是到他肩膀还下面一点。
    “我下次想法子给你搞一个足球来。”
    朱明秀侧头露出疑问,足球是什么?
    难道是民间管蹴鞠叫足球吗?
    “好。”
    二人在大殿里说着悄悄话。
    太子朱标方才支开王布犁是告诉刑部尚书钱唐他们一些“真相”。
    避免皇帝这个刑部六品主事的身份在王布犁面前漏了馅。
    钱唐人老为精,自是能明白天子的一番苦心,费这么多的力气,就是想要从王布犁那里得到一手资料,免得有人欺骗他。
    而刑部主事茹太素则是认为,天子定是看重王布犁的工作能力,那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进步,接替钱尚书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