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彻底跳出传统教育体系
作者:东门喝茶   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最新章节     
    第365章彻底跳出传统教育体系
    心中想着,张岳又和郑桂杰聊了几句。
    不过对方对此并不愿意多说,张岳也不勉强,开口告辞离开。
    第二天一早,他就和李良一起出现在房管局门口。
    “你好,我找余姚余主任!”
    张岳看着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脸上全是笑意。
    工作人员点点头:“好的,稍等!”
    五分钟后,她看着张岳:“不好意思,余主任说他不在。”
    张岳:“?”
    啥意思?
    这是无视自己吗?
    他转身就朝楼上走,工作人员连忙将他拦住:“这位先生等等,不是说了吗,余主任不在。”
    张岳扭头看着对方:“你知道我是谁,对不对?”
    “这个……张老板,你别为难我了,我就一普通员工。”
    张岳拍拍对方肩膀:“兄弟,谢谢了。
    如果老余因为这件事找你麻烦,你就到我手下做事。
    其他我不敢保证,但待遇至少是这边的一倍。”
    “张老板,您误会了,余主任还没开除我的权利。
    不过你要找他,最好去五楼的局长办公室。”
    “明白!”
    张岳按照对方的指示,很快就来到目的地。
    砰砰砰……
    他直接敲门,很快,门打开。
    一个三十多岁,气质不凡的女人站在张岳面前。
    “江局长,好久不见!”
    女人正是房管局局长江若卿,张岳接手中州延期楼盘后,和对方打过不少交。
    虽然关系不像余姚那么熟,但总体也还不错。
    江若卿看着张岳,笑道:“张老板大驾光临,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到楼下接你。”
    张岳摆摆手:“这可不敢麻烦你。”
    说完他就自来熟的走进去,在里面东找找西看看。
    “张老板,你这是?”
    “老余呢?赶紧让他出来见我。”
    “你说余主任?他怎么会在我办公室?”
    “少来,刚才我亲眼看见他进来了。”
    张岳说着,忽然道:“你们俩不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吧?
    听到有人,他就躲到柜子里。
    说不定现在还衣衫不整着呢!”
    此话一出,一个人影直接从旁边套间里走出来,手中还拿着一摞文件:
    “你小子胡说什么呢?我来这是找领导汇报工作。
    我们俩清清白白,当心我告你诽谤。”
    张岳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是吗?那我刚才来找你,你为什么说自己不在?
    难不成心里有鬼?”
    “我……我今天比较忙,没时间见你。”
    “我不信。”
    “你……”
    两人正大眼瞪小眼,旁边江若卿无奈开口道:“行了,我说二位,就别在这儿演戏了。”
    她对张岳道:“张老板,你今天来,是为了中原外国语国际中学分校的事吧?
    实不相瞒。
    如果两个月前,我肯定毫不犹豫的支持你。
    但现在,那些用来建校的土地已经划给了剑桥大学初中部。
    所以,你来晚了。”
    张岳一愣:“是吗?
    你们房管局的地应该还有很多吧?再划给我一块不就行了?
    而且我对位置要求不高,繁华位置可以,偏僻角落也没问题。
    实在没有地,也可以用我自己的地。
    只要你们给个条子就行。”
    这也是张岳来房管局的目的。
    虽然学校筹建归教育部门管,但只要是学校,就需要使用土地。
    这一块必须和房管局这边进行沟通。
    江若卿摇摇头:“这恐怕不行。
    中州有多少学校,都是根据小区数量提前规划的。
    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哪怕私立学校也不例外。
    所以这不是土地问题,而是原则问题。”
    “是吗?那这个剑桥大学初中部又是什么情况?
    若我没猜错,对方应该也是私立学校吧?
    凭什么给他们审批,却不给我审批?”
    余姚这时突然开口:“对呀江局,我承认剑桥大学初中部借鉴了国外中学的新派办学理念。
    但中原外国语国际中学做得也不差,甚至比他们更好。
    你直接给对方拨四所分校,中原外国语这边却一个都没有,是不是太厚此薄彼了?
    尤其全国重点大学最近特招,中原外国语有上百名学生都拿到录取通知书。
    如此辉煌战绩,是咱们中州人绝对的骄傲。
    我这边要求不高,你只需分一个名额给张岳就行。”
    江若卿脸上全是为难:“余主任,张老板,真不是我不愿意松口。
    你们学校取得的成绩的确有目共睹,但我这边已经和剑桥大学初中部签好合同了。
    如果违反,不仅需要赔偿大量违约金,对房管局的公共形象也有损伤。
    还是那句话,我没有任何私心,真是你们来晚了。”
    张岳和余姚对视一眼。
    余姚则朝他露出一个“我已经尽力,你看着办”的表情。
    张岳想了想:“要不这样,您现在打电话和剑桥大学初中部的负责人沟通一下。
    看看他们那边什么意思。
    如果对方坚持不松口,中原外国语建分校的事我就不再提了。”
    江若卿点点头:“既然这样,我试试吧!”
    说完她看向张岳和余姚,不说话。
    张岳立刻哈哈一笑:“那我俩回避一下。”
    说完和余姚一块离开。
    两人回到余姚办公室,余姚立刻朝张岳竖起大拇指:
    “刚才反应不错,竟然听懂了我传给你的暗语!”
    张岳无奈:“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他和余姚关系之亲密,和一家人差不多。
    所以当那位工作人员说“余主任说他不在”时,别人以为余姚是在故意躲避,但张岳清楚,对方应该身不由己。
    尤其那位工作人员还说,余姚现在正在江若卿办公室内,他就明白了一切。
    余姚笑道:“还能怎么回事?
    知道你要来,江局特意提前把我叫过去。
    小陈给我打电话时,对方也在旁边倾听。
    好在这小子比较机灵,否则今天你还真见不到我。”
    张岳皱起眉头:“那剑桥大学初中部又是怎么回事?
    别说我不上心,半年前高永进就一直向上面申请建分校,结果他申请一次就被驳回一次。
    而你们倒好,直接给你做个所谓的剑桥大学初中部批四个分校。”
    余姚苦笑:“这不是此一时彼一时嘛!
    前段时间教育部门搞双减政策,一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于是私立学校便首当其中,成为被限制的对象。
    但私立学校能在全国遍地开花,培训机构能发展成一个年收入上百亿的产业链,完全是家长和学生有这方面需求。
    凡事有利有弊,一刀切虽然把这两个吞金巨兽打掉了,可也造成不少问题。
    就拿私立学校来说,对方的确赚了不少不该赚的钱,却不能忽略他们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说到这,张岳赞同的点点头。
    昨天郑桂杰已经分析过,私立中学虽然收费高,但他们的确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给学生创造了优秀的学习环境。
    公立学校因为其性质问题,服务这块自然要差不少。
    余姚道:“当然,虽然私立学校有着公立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但他们给家长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又是不争的事实。
    最关键的是,就算这些学校管理严格,可本质和公立学校比并没有改变。
    于是我们就在想,能不能重新定义一下私立学校。
    让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进行错位竞争。
    比如学习西方的办学理念,对学生寓教于乐,重点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张岳皱起眉头:“这有点难吧?
    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中原外国语国际中学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但绝对的错位竞争是不可能的。
    因为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而学习的目的,是能进入更高学府深造。
    所以只要高考和中考存在,咱们的教育模式就没办法改变。”
    余姚点点头:“这就是你的中原外国语频频申请建立分校,上面却不同意的原因。
    虽然你创造了分数积分制,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但这些学生终究要参加中考和高考。
    直到牛津大学初中部的负责人找到我们,并提出一个方案。
    他们将私立学校彻底西方化,而学校的学生并不需要参加中考和高考。”
    “什么?
    不参加中考和高考?那这学上的还有什么意义。”
    张岳根本无法理解。
    毕竟只要家长脑子没问题,听到这条规定,都绝不可能将自己的孩子送过来。
    余姚道:“这正是对方的高明之处。
    他们办学校,却选择和国内的教育体系划清界限。
    也就是说,那些想凭借中考和高考改变命运的普通优秀学生,绝不会考虑到这种学校念书。
    因此私立学校靠高价挖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然后去卷公立中学的现象就会不复存在。
    再加上办学理念不同,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也没办法来这些学校任教。
    至于这种私立学校学生的出路,也很简单,即出国留学。
    剑桥大学初中部会对招到的所有学生单独培养。
    等这些学生到了年纪,表现优秀的可以直接保送到剑桥大学深造。
    就算表现一般,也可以考漂亮国其他大学。”
    张岳一愣:“这样啊!”
    他有些明白,为什么江若卿会直接批四所私立学校的建校名额了。
    因为这些学校看似是学校,但却是一个让学生出国留学的通道。
    漂亮国的大学和国内大学不同。
    比如剑桥大学,这所学校的招生模式有两种。
    第一,和国内大学一样,择优录取。
    一些优秀学生,甚至可以申请到全额奖学金。
    第二,就是自费。
    这个自费对学生本身的能力要求极低。
    相当于是,只要家长愿意出足够的钱,都可以把孩子送过去。
    很多土豪之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定好了出国留学计划。
    现在能有这样的过度学校就读,可以帮他们省掉很多事,自然求之不得。
    其实中原外国语国际中学,也和国外那些大学有合作。
    但中原外国语更多的是挂羊头卖狗肉,因为这里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九还要去卷中考和高考。
    剑桥大学初中部就不同。
    他们是纯西方式教育,学生在学校内更多的,是学习西方的东西,从而应对国外的考试,以及将来去了国外出现水土不服。
    余姚看着张岳:“现在明白了吧?”
    张岳点点头:“所以我能拿到一个分校名额,更多的是中原外国语的各种社团,被国内顶级高校大量特招?”
    “对!
    这些学生考的虽然是清北以及其他名校,但这种特招属于特殊渠道,培养的也都是特殊人才。
    并不会抢占正常的中考和高考名额。
    所以上面才决定给你一个尝试的机会。”
    “了解,只是我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不管中原外国语国际中学分校,还是剑桥大学初中部,应该属于教育部门管吧?
    怎么你们房管局也插了一手?”
    “能为什么,还不是地皮问题。
    教育部门只是抓教育,但建造和规划学校的部分却需要我们协调。
    比如学校的多少,完全和附近居民小区息息相关。
    我们规划多少小区,就要对应规划多少学校。
    教育部门可管不了这些。”
    张岳点点头。
    就在这时,一个内线电话打进来。
    余姚接听,下一刻,他对张岳道:“江若卿让咱们过去,她那边应该已经有了结果。”
    两人再次来到江若卿办公室。
    张岳看到对方,立刻笑道:“江局,情况怎么样?对方答应了吗?”
    之前他见江若卿大力支持剑桥大学初中部,还以为双方达成了某种不可告人的协议。
    所以态度自然不是特别好。
    现在听完余姚的解释,才知道误会了对方,说话自然要客气很多。
    江若卿笑意盈盈的看着他:“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听哪个?”
    “这……”张岳想了想,“坏消息吧!”
    “那行,我先说好消息。”
    张岳:“?”
    江若卿却根本不看他:“好消息是对方答应可以给你一个分校名额。”
    张岳笑了:“真的?没想到他们还挺敞亮。”
    若剑桥大学初中部不愿意向自己妥协,张岳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然而江若卿继续道:“先别急着高兴,下面是坏消息。
    对方说了,名额可以让给你,但他们要和你进行一场比试。
    如果你能赢,他们立刻签转让合同。
    如果你输了,你要出钱帮他们建造一所分校,以及该分校需要的所有教学设施。”
    张岳一愣:“啊?他们打算比什么?”
    “比剑桥大学初中部和中原外国语的教学理念哪个更先进!”
    张岳眼皮一跳,对方哪里是和自己比试,分明是想踩着自己的肩膀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