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汉君臣
作者:青烟慕   三兴大汉:刘禅不思蜀最新章节     
    数日之前,这刘禅从武昌寄过来了一封信帛,然后经由这各地的驿站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那刘备等人的手中。
    让刘备等人在安心之余,也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位太子在武昌到底在干什么!
    之前刘禅主动前往江东这件事情,可不仅仅是让那陆逊和孙权感觉到有些疑惑的,那刘备乃至于刘备的诸多心腹之人。
    甚至比那孙权还要疑惑!
    虽说黄权很感激刘禅将他的生路打开,没有让他遭受那父子分离,君臣背离之苦。
    但是用一太子换一大将...这种事情实在是有些划不来的。
    而那刘禅给刘备的信帛之中却又再三强调了自己有办法回归成都,所以让刘备坚持一二,回归成都主持大事....
    当初的信帛还在刘备的手中,可是现在...那位太子殿下到现在也没有半点想要回转成都的意思。
    相反,从武昌等地传来的消息来看,这位太子殿下此时在武昌那可是...相当了得啊。
    吃喝玩乐好不痛快,每日拜访江东之人,这样子....
    “哪里有半点想要回来的意思!”
    虽然刘备觉得这般说自己的儿子有些不好,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总是觉得这臭小子就是玩得十分欢乐。
    就这么一副做派,让刘备等人这心中就更加的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幸亏关键时刻有消息前来,这刘禅将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几乎算得上事无巨细的告知了成都。
    也让众人可以勉强放心。
    虽然这刘备等人仍然没有从信帛之中看到刘禅为何会转身投江东而去,但这也不是不可理解。
    “太子殿下如今身在武昌,群贼环视之下恐怕难以自在。
    这信帛之中也定然是在用诸多空话废话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从而哄骗那江东孙仲谋。
    我等看了这信帛许久,倒是已经有所得了....”
    此时那尚书令刘巴直接站了出来,然后将手中的那一份儿信帛拿起,朝着众人环视了一圈这才轻声继续说道。
    “太子这信帛之中有言,每日在这江东赴宴,接受各家宴请。
    这看似是在拜访江东诸人,实则是在查访这江东的粮草辎重。
    此时江东连番大战,但仍然还没有实行禁酒令,说明江东的粮秣还算充足,这粮价...也还算是稳定。
    之前就曾听闻江东之地土地肥沃,其中世家豪族颇为殷富。
    如今在殿下的信中可见一斑!”
    尚书令刘巴除了政务之外,主管的就是大汉钱粮之事,对于江东这种底子好还没有经过惨烈厮杀,几乎保存完整的势力那是相当在意和羡慕的。
    而一旁的黄权也同样拿着信帛将话题接了过去。
    “这拉拢江东之人如今是不太可行,但殿下这般做倒也是颇有几分手段。
    从信帛来看,这江东的派系已经不再是那般分明了。
    之前这江东有淮泗一脉也有江东的本土豪族,但从太子的信帛之中我等已经可以看到了。
    这江东的淮泗一脉已经和江东本土之人几乎要不分你我了。
    互相之间的联姻让他们没有了那么多的矛盾,吕蒙那贼子病逝之后,更是让淮泗一脉彻底失势。
    如今只有这刚刚加入的荆州一脉才能够帮助那孙仲谋稳定局面。
    但殿下上来就拜访了荆州的诸多降将,那就让这荆州一脉有了几分变化。
    等到战事结束,这孙仲谋也有他头痛的时候了。”
    黄权说完之后还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也看向了一旁的诸葛孔明,他知道这位一定还有想要说的。
    不仅仅是黄权,那刘备也同样看向了诸葛亮。
    之前就是诸葛孔明一眼看出来了这刘禅信帛之中最为重要的那句话。
    “儿臣曾答应江东骆统,会帮助他请父骸骨,送母归吴....”
    这句话仿佛就是随口一说般塞在了这信帛之中,若非是这诸葛孔明眼尖的话,还真就被人忽略过去了。
    此时众人都从信帛之中看出来了不少东西,而在他们的中央,那诸葛孔明脸上的笑意却从来没有下去过。
    “殿下啊....现在定然让那江东很是头痛的。”
    这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让那刘备等人都是有些皱眉,不知道为何诸葛亮会如此说。
    不过诸葛亮似乎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将他忘了一样,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众人自然也不好询问了。
    之后,诸葛亮将这信帛收敛好,然后才朝着刘备轻声说道。
    “太子定然是有自己的目的,但如今太子身在武昌,正所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
    如今那武昌之中恐怕也是如此。
    太子孤身在那武昌之中难免有些不好,当遣人前去帮扶一二。
    以免太子当真有什么想做的,却也做不出来。”
    “另外,这信帛之中还说要照顾荆州一脉的家眷,对此亮深以为然。
    这不仅是太子宽仁厚重,更是让这荆州之人心怀大汉,日后若是当真有什么变故,此时的这些事情就是我等决胜之机了!”
    诸葛亮说完之后还直接朝着那刘备躬身行了一礼,同时将自己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信帛拿了出来。
    “之前陛下身体不适,让臣代为执掌朝政之事。
    这遣往江东之人的名单...亮已经拟好了。
    还请陛下拿个主意....”
    说着诸葛孔明就将手中的信帛让身边的内侍送到了刘备的手中。
    而刘备在打开帛书之后,眉头也是忍不住微微一挑。
    “宪和,公祐,伯苗,德信...还有乔儿?”
    刘备看着手中的这份名单帛书,也是止不住的惊讶。
    “这伯苗和德信都是如今朕身边不俗的小辈,去阿斗身边倒也合适。
    公佑乃是郑公高徒,天下名士,去武昌...也是不错!
    但是这宪和与乔儿...”
    “回禀陛下,这是为了让太子安全归来。”诸葛亮此时也是指着那帛书解释了起来。
    “诸葛乔虽然是臣的子嗣,但却是臣的兄长过继到臣的膝下。
    因此他对江东局势十分了解,而且还有几分情分,去了太子身边也可以为他查漏补缺。
    至于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