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登基与宗室政策
作者:听风煮雨夜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最新章节     
    第162章登基与宗室政策
    朱简灼闻言,却是并没有答应下来。
    而只是开口说道。
    “孤王福德浅薄,安敢担此大任?诸位卿家还是另选贤能扶持吧!”
    众人闻言,也不失望。
    因为,三辞三让的规矩大家还是懂得。
    这只能算是第一次辞让。
    很快,大朝会结束,众人各自散去。
    几日后,正月初八,广州城内外的士绅便在朱靖的主持下,齐聚监国府邸外,声势浩大的开始了第二次劝进。
    这些士绅大户们来到监国府邸外,按照各自地位的不同,整齐的跪成了几排,然后齐声说道。
    “伏惟予天,大明永昌,吾等请监国殿下,奉天应民,登基称帝,始志北伐,重现洪武之志。”
    “伏惟予天,大明永昌,吾等请监国殿下,奉天应民,登基称帝,始志北伐,重现洪武之志。”
    “……”
    在士绅们的齐齐呼唤之中,朱简灼被好些个禁卫搀扶着,从监国府邸中出现。
    神情动容的开口说道。
    “百姓父老之殷切期盼,简灼实在惶恐,只恐自己福德浅薄,运道不足,无法担此大任,会令父老失望。”
    “还请父老另选贤明!”
    这是第二次辞让。
    士绅们被拒绝了,却也不离开,一直在监国府邸外跪至深夜,这才各自离去。
    大明崇祯一百五十年,正月十五,第三次辞让开始了。
    广州城内外的驻军早早的便列阵出营,穿着过年时候上面新派发的簇新的军装,出现在了广州城内。
    数不清的明君将士,身穿火红的军装,走着整齐的阵列,如同一股股翻涌着的红潮,向着监国府邸涌去。
    驻军将监国府邸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然后齐齐下跪道。
    “天时交替,乃有四季轮换,天命更易,乃有甲申之乱!”
    “幸我大明天命不绝,得上苍庇佑,乃有监国殿下不忘光复之志,横空出世,率领海内外豪杰壮士,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请监国殿下登基称帝,北逐胡清,内安天下,以定四海之心,以安生民之意!”
    “请监国殿下登基称帝,北逐胡清,内安天下,以定四海之心,以安生民之意!”
    “请监国殿下登基称帝,北逐胡清,内安天下,以定四海之心,以安生民之意!”
    “……”
    随着大明将士们的齐声高呼,朱简灼终于在千呼万唤之中,从监国府邸中走了出来。
    但他依旧没有在称帝的事情上松口,只是开口说道。
    “简灼惶恐,只怕耽误诸军之望。”
    “实在是惶恐啊!”
    这就是第三次辞让了。
    等下一次劝进,朱简灼也就该接受了。
    明军将士的劝进被拒绝,但他们同样没有离去。
    而是在监国府邸外一起高声唱起了战歌。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
    雄浑浩荡的军歌声响彻广州,明军将士用战歌来表明他们的态度。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时间流逝,一股子巨大的风波不断的在广州城内外酝酿着。
    大明崇祯一百五十年,二月初二。
    广州内外的文武官员,士绅百姓,兵将士卒,豪商地主,在朱靖的主持下,几乎全部聚集到了广州城内的监国府外,准备要进行最后一次劝进。
    按照规矩来说,这已经是最后一次劝进了,等这次劝进之后,就是登基大典了。
    其实登基大典也已经在筹备了!
    广州城外的珠江畔,早已搭建好了祭拜天地的天地坛。
    规格全部都是按照当年朱元璋在南京时候的规格修建的!
    现在大明虽然奉行节俭的标准,但这种不该节省的地方,还是不会省钱的。
    天还没亮,监国府邸外便跪满了人。
    最前面的事大明的文臣武将,士绅代表,再往后是广州内外的驻军兵将,最外围则是广州城内的普通百姓。
    “请监国殿下登基称帝,率领我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光复大明!”
    “请监国殿下登基称帝,率领我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光复大明!”
    “……”
    一阵阵的呼喊声,响彻广州内外。
    无数人都在一起大呼,想要朱简灼登基。
    终于,在无数人的呼唤之中,朱简灼从监国府邸内走了出来。
    此时的朱简灼身上穿着一身交领龙袍,腰间束着白玉带,脚下穿着一双明黄色的长靴。
    衮服上的十二章纹相当的明显,日月,花鸟,鱼虫,山川,星辰……
    他头上还戴着一顶平天冠,十二道旒珠美轮美奂。
    朱简灼就这么走到众人面前来,开口说道。
    “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万历以来,天下纷乱,鞑虏起于辽东,流贼乱于中原,乃有甲申天变,鞑虏入关。”
    “衣冠沦为鼠辫,天下陷于腥膻,今百四十年矣!”
    “某朱氏简灼,幸有天命庇佑,将士用命,人心归附,乃于今日登基,年号宣武,以重开日月之天,光复大明社稷。”
    “钦哉!”
    朱简灼给自己取的年号为宣武,意思是宣扬武功。
    当今天下局势纷乱,宣扬武功确实是排在第一位的事情!
    没什么事情的重要性能在宣扬武功之上!
    诸人听闻此言,纷纷下拜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山呼万岁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广州城。
    紧接着,朱简灼便被众人簇拥着,登上了步撵。
    步撵由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抬着,一路往广州城外的天地坛而去。
    要在广州城外祭告天地祖宗,宣告大明又有新皇帝登基的消息!
    在登基之后,朱简灼先后又宣布了五道圣旨。
    第一道就是宣布天下改元,自今日起,启用宣武年号。
    以彰大明为天下正统!
    第二道,是宣布册封刘氏为皇后的圣旨。
    这点没有任何的疑问,刘氏本就是朱简灼的正妻,自然该为皇后。
    第三道,则是册封朱靖为太子的圣旨。
    “皇长子靖,英明果睿,贤德仁厚,文武兼备,可堪大任,可领宗佻,今册封其为皇太子,着令其兼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
    太子一封,从现在开始,朱靖这个大明的继承人,也就变得名正言顺了起来。
    但这道册封皇太子的圣旨中,最有分量的还是最后那一句。
    让朱靖兼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
    这便算是将大明军队的控制权,名正言顺的交到了朱靖手上。
    而第四道圣旨的内容,说的则是给明军上下的文臣武将加官进爵的事情。
    从龙功臣嘛,肯定是有优待的!
    且为了大赏群臣,扩大勋贵的数量,朱简灼还下令恢复了子爵和男爵这两级爵位,大大降低了文臣武将们获取爵位的门槛。
    朱简灼这次封爵,一口气给出去了五个侯爵,十四个伯爵,三十个子爵,近百个男爵,手笔不可谓不大。
    他要尽可能的将大明现在的高层都变成勋贵阶级的一员,让大家都被绑死在大明的战船上。
    以免有人跳反!
    当然了,现在大明毕竟只是刚拿下两广,给出的爵位不会是世代承袭的世爵,而只是降等承袭的流爵。
    侯爵可以减等世袭三代,才会失去勋贵的身份,成为普通人中的一员。
    而最低等的男爵,更是只有受爵者这一代的富贵,人死了也就没了。
    也算是朱简灼用爵位,来给明军上下前面吊了根胡萝卜。
    爵位给你了,但现在只是流爵,想要世袭罔替的世爵吗?
    那就继续努力吧!
    而第五道圣旨,则是宣布了新大明的宗室政策。
    除太子外,皇帝诸子为亲王,享受亲王俸禄。
    亲王之嫡子降等世袭为郡王,享受郡王俸禄,而其余诸子则降等为镇国将军,享受镇国将军俸禄。
    而郡王之嫡子降等世袭为镇国将军,其余诸子则降等为辅国将军,享受辅国将军俸禄。
    镇国将军嫡子降等为辅国将军,可享受朝廷的辅国将军俸禄。
    而其余诸子则只享有宗室补助,而不再下发俸禄。
    而宗室补助的数额,则是要确保宗室子弟可以维持体面的生活,但也不会太多。
    辅国将军嫡子降等为普通宗室,仍旧可享受宗室补助。
    而其余诸子,则不再进行宗室登记,不录入玉蝶,不再享受朝廷任何的优待和补助。
    但是,这些不再录入宗籍的宗室,却是可以自由的参军,读书,科举,经商等自谋生路!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大明的宗室等级只剩下了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普通宗室这五级。
    正所谓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出了五服之后,哪怕是皇族子孙,也得去自力更生才行。
    朱简灼一改前明对宗室的养猪政策,改为严格限制朝廷在宗室问题上的支出。
    之所以如此,便在于大明上下都吃到了教训。
    大家都知道前明时期,大明的宗室问题就是拖垮朝廷财政的主因之一。
    朱简灼也怕自己的新大明将来也会被宗室给吃垮!
    是故,他登基之后的第一刀,便砍向了宗室。
    对此,除去朝堂上的一片吾皇圣明之外,再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
    怎么说呢?
    现在的大明可没有那么多的宗室拖累,所谓的宗室问题,也只是老朱家自己的家事。
    朱简灼有意砍宗室的支出,只要朱靖也赞同,那其他人,包括朱简灼的其他几个儿子在内,都是没有说话的余地的。
    外人就更不必说了!
    更何况,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看来,皇帝能主动削减宗室开支,可是实实在在的明君贤主的典范。
    ……
    大明宣武元年,二月初四,朱简灼登基的第三天。
    广州城接到了来自前线的捷报。
    谢高和高升两人领兵攻占了桂林,且开始着手肃清广西地方上的反抗势力,为将来大明于广西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打好基础。
    而与此同时,何晋和张永也是率部杀入了贵州境内,一度逼近贵阳城。
    但是贵州巡抚裴宗锡,向贵州境内的各土司借兵,暂时守住了贵阳,将明军挡在了黎儿关外。
    在云贵总督,爱新觉罗图思德派兵增援贵阳之后,贵州方面的战局便僵持了下来!
    很显然,这是个宗室!
    图思德隶属于镶黄旗旗下,姓爱新觉罗,除去是宗室外,还是皇帝的心腹奴才。
    否则的话,他也不敢在没有乾隆圣旨的情况下,调兵出云南,用于增援贵州。
    当然了,即便如此,图思德在派兵增援贵州战事之后,还是第一时间向乾隆上了请罪折。
    当然,明军对贵州的攻势并没有白费力气。
    在张永的劝降之下,铜仁,都匀,黎平,镇远,石仟等数府之地,连带一个平越州,纷纷归降大明。
    大明虽然未能一口气全占贵州,但却也拿下了大半个贵州。
    这都能算是好消息!
    哪怕是何晋和张永的攻势受阻,朱靖也觉得没什么。
    因为他之所以对贵州用兵,只是为了将战线外推,以保证两广腹心之地不受战事影响,可以为大明稳定的提供钱粮兵员。
    至于说贵州,在朱靖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视!
    拿下整个贵州,与拿下半个贵州,对他来说相差不大!
    但是,战事上却也不是没有坏消息!
    坏消息就是刘明佑和田文常率部进军湖南之后,虽然前期战事进展的较为顺利。
    但由于他们在衡州府打的拖沓了些,被衡州总兵赵德顺给挡了一个来月,以至于湖南巡抚颜希深有时间着手加固长沙的防御。
    等他们率兵打到长沙城下后,面对的就是一座做好了坚守准备的,固若金汤的长沙城。
    明军对长沙坚城数次发起进攻,却都折戟沉沙,未能取得战果。
    就此,困顿在了长沙城下!
    ……
    ps:先发一章吧,下一章可能会晚点,但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