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小小演示,乾隆陷入了巨大震撼!
作者:忧郁笑笑生   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     
    第331章小小演示,乾隆陷入了巨大震撼!
    马嘎尔尼瞬间呆住了。
    翻译洪任辉也傻了,吓的一哆嗦。
    和并不着急,而是慢悠悠的喝起了茶水。
    半晌,
    马嘎尔尼才打破了帐内的沉默,字斟句酌的说道:
    “在欧洲,风帆战列舰是海上的霸主,是科技的凝聚,是国力的象征,是商路的保证。原则上,各国不会对外销售本国最先进的风帆战列舰。不过~”
    他停顿了一下,想看看和反应。
    和何等精明,点头示意你可以继续。
    ……
    无奈,马嘎尔尼只能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在欧洲,根据船体尺寸和舰载炮数量,我们将风帆战舰分为6个等级。若是贵国想购买前三个等级的风帆战列舰,恕难从命。但是4级,5级,6级,我可以做主。”
    ……
    或许,可以在殖民地的加尔各答造船厂开工,成本还可以降低至少2成。
    “没问题。但是造船周期很长,具体的合同细节,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商量。”
    报出这个价格,马嘎尔尼差点脸红。
    他想到了舟山群岛目睹的那一幕,以及护航的清帝国广州水师那艘落后缓慢的战舰,心中大体猜到了七分。
    精明的马嘎尔尼,主动邀请清廷的官员去大沽口登上他的旗舰“朴茨茅斯号”,这是一艘典型的3级风帆战列舰。
    以如今加尔各答的造船实力,铸炮能力,想必问题不大。
    于是冷笑道:
    “贵使是怕我大清国付不起银子吗?”
    天赐良机!
    “不不,欧洲王室皆知,东方的大清帝国富庶程度超出想象。我先报个价吧,一艘四级风帆战列舰,大约需要15万两白银,还需要考虑运输成本,就算是16万两吧。”
    大清,急不可耐。
    实际上,朴茨茅斯船厂一艘四级战舰的成本是7万两左右,利润翻倍了。
    ……
    看破不说破,这点规矩都不懂吗?
    “恭喜主子。”
    他按捺住心中激动,开始介绍:
    “请允许我介绍。6级巡航舰,载炮20门到28门,船员150人到200人。5级巡航舰,载炮30到34门,船员200到300人。4级风帆战列舰,载炮50到60门,船员320到420人。”
    和皱眉:
    和心中不满,盯着他:
    “我大清,向来什么都要最大的,最好的。”
    而和也暗示,关于广东十三行的贸易解禁不宜多讲。
    马嘎尔尼心领神会,都是贵族,懂!
    如果殖民地事务什么都如实讲述的话,伦敦的议会老爷们那一关会很麻烦,他们高高在上,脑瓜子里全是奇葩构思。
    这是打开大清市场的一次绝佳机会。
    “20万两购买最先进的战舰,还有65门炮?这价格确实公道。”
    和当然不会屈尊而去,只是让工部兵部联合水师军官组团去了。
    先从南洋殖民地,还有加尔各答、孟加拉地区挤出不低于5艘正在服役中的4级战列舰,5级巡航舰。
    养心殿东暖阁。
    “以鄙人的经验判断,4级风帆战列舰对付贵国的南方叛军就足矣。”
    和轻蔑的笑了:
    “本官可以告诉你,先来10艘。”
    马嘎尔尼以“腿疾”,无法弯曲为由,只行单膝跪拜礼。
    “撒克逊使团敬畏我大清,愿意以每艘仅20万两的价格朝贡他们最先进的海上战舰。足足有65门炮。”
    乾隆仔细翻阅着“朴茨茅斯”号“、“狮子号”的外观图,若有所思。
    把议会老爷换成大清皇帝嘛,很好理解。
    对于跪拜礼仪,双方也各退一步。
    ……
    马嘎尔尼急剧思索了一会,猛然灵光一现。
    乾隆愣了:
    “喜从何来?”
    【以1英镑,折合3两银子计算。这会没有固定的汇率,只能是根据对粮食的购买力,和金子的兑换比例大致估算。】
    最终,双方暂时达成了共识。
    和对于马嘎尔尼的厌恶感,再次上升。
    “你们没有现货?”
    “是啊。”
    工部督制的大型赶缯船,连船带炮的报价也要5万两。
    旅顺那边的海船报价更离谱,足足8万两。
    如果考虑到这些木材都没花钱,夫役大部分也没花钱的话,工部官吏个该杀。
    乾隆心算了一下,
    65门炮,假如一门的造价算1000两银子,那光火炮就接近7万两。
    瞬间龙颜大悦:
    “和,差事办的好。”
    “谢主子。”
    和多说了几门炮,倒不是吹牛,而是皇家海军向来不把甲板臼炮算入火炮编制。
    ……
    趁着乾隆高兴,和终于抛出了最终目的:
    “副使马嘎尔尼,他得了风湿,腿没法打弯。”
    “哦?那就派个御医去看看。”
    见乾隆没听懂,和继续讲道:
    “奴才担心他君前失仪!”
    “嗯?”
    “奴才去的时候,见他正在模仿咱大清的跪拜礼,结果扑通就摔地上了,半天没爬起来。”
    乾隆噗嗤一下笑了。
    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可能是想到了那一幕。
    半天才说道:
    “那怎么办?总不能见了朕不跪拜吧?”
    “奴才是这么想的,他风湿病一条腿严重,一条腿轻微。到时候就单膝跪地。”
    乾隆的笑容逐渐收敛,突然问道:
    “你说的属实吗?”
    “奴才拿性命担保。撒克逊使团在海上漂泊了大半年,航程几万里,才抵达我大清。正使病死,如今人还在铁皮棺材里封着。姓马的副使就算命大的了。”
    ……
    半晌,
    乾隆幽幽的出了一口气,挥手:
    “朕非不通情理之人。准了。在朕召见他们之前,先带着四处逛逛,见识一下我大清的繁华富庶。”
    “。”
    走出养心殿时,和扬天望天。
    心中默念:
    主子勿怪,这都是为了大清,奴才的出发点是好的。
    报价高了几万两,也不是奴才贪财吃回扣,而是为了留出冗余。
    总之,问心无愧~
    走进军机处,众人连忙起身。
    “各司其职,好好当差。”
    “。”
    军机大臣,内务府,户部,还有旗务,和可谓是当朝红人。兼了多少官职,他自己都不太记得全。
    如果说,他现在最惦记哪个衙门的印章。
    那非步军统领衙门莫属!
    ……
    在他的授意下,户部给湖广的粮饷延迟了,但是给江苏的粮饷从不延迟。
    而且,他一直在关注着江西浮梁县士绅王三松的下落。
    此人很关键,或是扳倒阿桂的关键人物。他已经授意门下尽量保住此人,必要时移交给刑部。
    阿桂倒下,朝野就再也无人可以制衡自己。
    于敏中老了,且是汉人。他想要的,自己都可以给他,以换取他的支持。
    福康安死了,明亮在安庆戴罪立功,富察氏再无领军人物。
    突然,他想起了一个人:
    “福长安在做什么?”
    管家刘全立马低声说道:
    “在都统衙门督造火炮。”
    “造什么炮?”
    “据说是仿制一种西夷火炮,具体的小人也不知。”
    “嗯,京城里最近有什么情况吗?”
    “米价暂时稳住了,就是茶叶涨的离谱。”
    ……
    裕泰茶馆,掌柜的愁眉苦脸。
    门可罗雀!
    茶叶涨的太离谱,即使是拿着铁杆庄稼的八旗大爷们也喝不起了。
    一胖子骂骂咧咧:
    “打我祖爷爷起进了这四九城,家族传承一百多年,那都是吃香喝辣。嘿,现如今混到喝高沫了?”
    邻桌的人跟着调侃道:
    “您还甭说,这是咱这辈子第一次喝高沫。”
    高沫,其实就是茶叶梗。
    江南的茶叶价格都翻了3倍,就别提京城了,从去年开始,价格就一直在涨,奇货可居。
    客人一进茶馆,掀开帘子。
    小二立马吆喝一声:“来喽您嘞,贵客一位,里面请。”
    茶博士拎着长嘴铜茶壶,吆喝一句:
    “高沫一碗,随时续水,热水管够。”
    家里有存货的客人就自带茶叶。
    茶香散开,甭提周围的人多羡慕了,这清香忒地道。
    茶馆掌柜的唉声叹气,和各位老主顾抱怨:
    “您说,我这买卖还怎么干。昨儿有个客人说,茶馆应该改成水馆。”
    一贫嘴老主顾笑道:
    “您这还不算惨,我有一表弟比你还惨,小摊直接关张了。”
    “他是做什么买卖的?”
    “卖茶叶蛋!”
    ……
    茶叶现货,都在两方手里捏着。
    晋商八大家牵头组成了联盟,囤积了天文数字的茶叶。
    吴国也囤积了数目不详的茶叶,而且一样有默契,大家同进退,绝对不拆台。
    武夷山的茶农笑的合不拢嘴。
    今年的收成是往年的双倍,太知足了。
    茶商们更是美滋滋,每个人都赚的盆满钵满,很多人不满足,干脆拿出一部分资金和茶农们预定来年的产量!
    一出手就是3成的定金!
    作为大清帝国最有经济头脑,嗅觉最敏锐的晋商,几乎是同步打听着朝廷和夷使的进展。
    尤其是撒克逊王国,尼德兰王国!
    这俩国的商人,在广州十三行表现最为抢眼。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都保真。
    理藩院的侍郎,和府邸的管家,包括一位小军机都向晋商的驻京人员透露:
    万国来朝,夷使态度恭敬,皇上很满意!
    广州的海贸生意很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巅峰,未来可期。
    ……
    晋商赚钱效率很高,
    和与撒克逊使团秘密达成风帆战舰购买协议当天,带着情报的信鸽就从四九城腾空而起,1天后抵达山西,4天后抵达武昌,10天后晋商联盟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扫货。
    吴国,很冷静。
    福成一口拒绝了那些再次上门的晋商,表示全员看涨,惜售。再等上三五个月,还能翻番。事关暴利,没法通融。
    于此同时,
    一些小道消息在广东流传开来:
    撒克逊国王乔治三世要过60大寿,筹办寿诞的商人下半年就抵达广州。
    法兰克国王路易十六要大婚,卢浮宫、凡尔赛宫、爱丽舍宫、枫丹白露宫全部要换新。利好丝绸和瓷器。
    同时,
    欧洲人普遍患上了一种“不喝茶叶就会肠胃病”的疾病。那边的医生开出的方子是:绿茶2两,连续三天,泉水煎服!
    这些消息传的有鼻子有眼,合情合理。
    而且,还有好心人帮着解释了一下,
    这卢浮宫相当于紫禁城,凡尔赛宫相当于颐和园,爱丽舍宫相当于养心殿,枫丹白露相当于圆明园~
    这么一解释,众人都恍然大悟。
    欧罗巴的皇上们集体办事,发财的好机会到了。
    纵然精明如晋商,也没人能看到这里面隐藏的危机。
    李郁800公里长的大刀,还未出鞘呢。一出鞘,南边能斩广州十三行,北边能斩乾隆的钱袋子。
    ……
    顺天府的差役们最近忙坏了。
    一名手持铜锣的差役,沿街呐喊:
    “顺天府有令,撒克逊使团进京路上,途经道路不能有垃圾,沿街店铺掌柜必须穿戴整齐,满面红光。”
    掌柜的们面面相觑,不知这满面红光是怎么个判断标准。
    一烤鸭店掌柜,陪着小心询问:
    “差爷,您说我这样子算穿戴整齐,满面红光吗?”
    差役笑道:
    “明儿我们挨家挨户的发点散粉胭脂,猪皮,保证满面红光,满嘴是油。”
    “这得交多少钱?”
    “每家铺子30文钱。”
    “还成。”
    这个价格,京城的铺子承受的起。
    差役也颇为自豪的说道:
    “天子脚下,做什么事都是讲规矩的。不是我自夸,这事要移到保定府,起码要300文,那叫一个黑。”
    “您说的是。老话怎么说来着,就算是一条狗,它也得托生在四九城。”
    ……
    差役颇为欣慰,拍了怕烤鸭店掌柜的肩膀。
    能在四九城混饭辙的人,那都不简单,起码有眼力见。
    突然,
    顺天府丞骑马奔来,厉声喝道:
    “府尹大人有令,撒克逊使团进京途中,不得看见一个乞丐。”
    众差役连忙单膝跪地,大呼:
    “。”
    头一个行动目标就是城隍庙,然后是土地庙,关帝庙,娘娘庙~
    大批蓬头垢面的乞丐被水火棍一路猛砸,朝着南城赶。
    南城,也称为外城。出了正阳门就是。
    ……
    “东富西贵,南贫北贱”,是四九城是最真实的写照。
    所谓的南城彪爷、北城文爷,去了西城连个狗都不如。
    若是得罪了哪家的管家,管家丢一个眼色。身穿皂服的官差,立马把彪爷打成虎子,文爷撕成六子。
    驱赶人的这项工作太庞大了。
    以内外城居民的庞大体量,顺天府衙役全部出动也没能扫清每一块区域。
    于是步军统领衙门也出动4000兵丁协助驱赶。先解决内城,然后解决外城。
    九门提督,皱眉瞧着南城到处乱跑的老百姓,见好多扛活的打赤膊、赤脚。不是天热,而是苦力们怕干活磨损衣服,省!
    心一横:
    “有碍观瞻,于盛仪不符。”
    “告诉南城的百姓们,给他们一炷香的工夫。凡是拿不出少于2个补丁的一整套衣服,全算作乞丐,给本官轰出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