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除夕酒宴,吴国殿堂八大派系之争
作者:忧郁笑笑生   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     
    第315章除夕酒宴,吴国殿堂八大派系之争
    冬日暖阳。
    辰时已过,李郁依旧未起,呼呼大睡。
    容嬷嬷在屋外假装若无其事地路过了几次,确定没听见屋里有动静。
    才蹑手蹑脚走出院落,低声吩咐丫鬟:
    “热水,木桶,毛巾,早餐随时准备伺候着。”
    “是,嬷嬷。”
    淑贞的陪嫁丫鬟偷偷问道:
    “嬷嬷,这些我都懂。可是你让我们准备这止血化瘀的药膏~”
    容嬷嬷斜着眼睛:
    “老奴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饭都多。听我的,错不了!”
    “呸。别说这些臊人的话,让人听见了不好。”
    在享受这一方面,赵氏2女显然比李郁更擅长。因为她们从小就锦衣玉食。
    李郁没有表现出出儿女情长,而是叮嘱两句后离桌,在丫鬟的伺候下穿戴好军服、佩剑后,快步走出了屋子。
    淑贞打开窗子,低声唤了一句。
    ……
    吴国和清廷的任何人都有退路,唯独自己和乾隆没有退路!要么坐龙椅,要么下地狱。
    赵淑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小小的失望,不过转瞬即逝。
    性格明显拘谨、害羞的赵淑洁在这个过程中也颇为淡定,对于周围伺候的奴婢婆子们视而不见,只当作是桌椅板凳一般的存在。
    赵淑贞微微弯腰行礼:
    “陛下,请。”
    “嗯,以后宅内不必拘束。”
    各类精致食物端上桌来。
    于是,向来适应环境很快的李郁很自然的张开双臂享受了一回帝王待遇。
    赵淑贞满不在乎:
    “怕什么,这屋里还有其他人吗?”
    刚端起碗,就望见对面的淑贞,正贼贼的盯着自己。
    “妾身拜见陛下。”
    实际上,
    容嬷嬷对于她们还是客气的,主要是身份不同。对于女乐团的那些姑娘才是动则打骂,招招狠辣。
    战略方向、军队扩编、新兵训练、饷银后勤、工业发展,还有交朋友,数不清的事在等着自己。
    大约又过了小半个时辰,
    桌上的饭菜被撤下去,之后丫鬟婆子们会在厨房里说说笑笑的全部吃光。
    何况在物资方面,主子待下人尚属慷慨。所以日常伺候的标准要求高点,也是情理当中。
    争霸,是一条只能向前的道路。
    洗完神清气爽,换上干净的棉袍。
    ……
    李郁才醒,见一小狐狸在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
    大家都是赵府出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万万没有出卖主子的道理。
    ……
    先是两个粗使婆子抬着硕大的木桶进来。然后又来回多趟拎着热水加满,撒入一些芬芳干花瓣,并确认水温合适。
    赵淑洁连忙轻声说道:
    “陛下军务繁忙,不必陪伴我们姐妹。”
    从这一套熟悉的流程,可以推断出2女在出阁之前每天就是过这样的生活。
    门外的丫鬟婆子们就忙碌了起来。
    “饱了,不吃了。你们分了吧。”
    “看你气色很好,好像~”
    几个丫鬟背后吐槽,这老货年轻时候肯定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赵淑贞一推碗:
    望着出门时那帅气的背影,
    “嗯,你们慢慢吃。”
    “姐姐你看我干嘛?”
    李郁一顿风卷残云,连喝2碗鹿茸鸡汤。之后又吃了一些点心,搁下碗筷拿毛巾擦嘴。
    众丫鬟婆子微笑,对此很认同。
    屋内穿梭忙碌的奴婢们很淡定神情,并无任何异样。
    都是好东西!
    哪怕是白粥,也是用上等新米熬的。
    清炒时蔬更是没动几筷。
    还有那些精致的点心,除了陛下吃了2个包子1碗豆腐脑,其余的原封不动,
    那半锅鸡汤更是美味,丫鬟们叽叽喳喳盯着分的碗里要公平公正。
    在这个物质并不充裕的时代,
    主子给下人分自己的食物衣服,都是体恤下人的善意举动。如果有人嫌弃不卫生、伤自尊,那一定是个穿越者。
    赵淑贞吃的很少,这是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为了保持体形。
    她走路的时候,突然哎哟一声,轻微皱了眉。
    然后,她就望见淑洁盯着自己,视线往下。眼神里充满“焕然大悟,你也是如此”的意义。
    ……
    “肿了?”
    “嗯。”
    一旁的贴身丫鬟,连忙献宝一般的取来药膏,打开瓷瓶,一股浓郁的草药味扑鼻。
    “这是?”
    丫鬟笑嘻嘻的低声耳语了几句。
    却被赵淑贞一把揪住耳朵,嗔怪道:
    “你个死妮子,哪儿学的这些?”
    丫鬟连忙讨饶:
    “奴婢哪儿敢呐。是容嬷嬷说的。”
    “哼。”
    俩人夺过瓷瓶,心照不宣的接受了好意。虽然看不惯容嬷嬷,但是并不影响同处一个战壕的立场。
    今日阳光灿烂,北风清冷。
    俩人裹着狐皮大氅在院落散步,身后跟着一大群丫鬟。
    淑贞突然幽幽的感叹道:
    “从今日起我们姐妹就是真正的吴国妃子了。”
    “姐姐,怕是有一件事我们必须要做了。”
    “什么?”
    “去拜见王后,还有杨妃。莫要亏了礼数~”
    李郁在办公间隙听下人请示此事,自是赞许,随即令亲卫营调动2艘快船。这是从府城到西山岛,最方便最舒适最安全的方式!
    ……
    胡灵儿身穿暗红礼服,头戴凤冠,端坐上首。旁边是丫鬟抱着儿子李元贞。
    左侧下方是略施粉黛,面带疲惫,稍显浮肿的杨云娇!
    接受了赵淑贞、赵淑洁的奉茶,还有礼物。
    娘家豪富,自然出手不凡。珠宝皆为精品,纵使胡、杨二女自小家庭优渥,也颇为意外。
    “二位妹妹,请起吧。”
    胡灵儿很满意眼前俩侧妃的恭顺。
    一番并无深入的聊天后,留下2人共同吃饭。而杨云娇由于诞女不久,告罪提前离开歇息了。
    ……
    离开西山岛前,
    胡灵儿令丫鬟白沐代她送行。
    人至码头,赵淑洁悄悄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
    “白妹妹,初次见面没有准备,莫要嫌弃。”
    白欢喜又很纠结,犹豫了好一会才收下。
    快船离开后,她偷偷打开盒子,望见了一颗闪耀着光泽的猫眼宝石!心中自是对赵氏姐妹充满好感。
    冰冷璀璨的宝石,世上哪个女人能不爱呢!
    她决定用自己的例银配个银链子做成项链,下次侍寝戴上,给陛下看。
    而在正月15之后,
    经过胡灵儿点头,她正式获得了名号――白夫人!位列杨云娇、赵氏姐妹,韦妃之后。
    未曾得到妃的称号,而是稍低一级的“夫人”。
    不过,她也很满意了。
    从奴婢一跃成为了正经主子,拥有了单独的宅子,丫鬟婆子。若是将来再诞下一儿半女,母凭子贵,就能世享这吴国的富贵。
    而她的上位,最受刺激的莫过于胡筝了。
    望着曾经身份相似的姐妹成功上位,这比自己堕落还要难受!胡筝心中之酸楚,岂是一瓶火碱能够中和的。
    ……
    女人的战场在宫墙之内,也在床笫之上。
    男人的战场在千里之外,也在酒桌之中!
    大年三十,
    吴国朝堂一大半的核心骨干齐聚苏州府城。
    虽同属一国,但其中派系纷杂:
    有堂口帮、淮西帮,有绍兴师爷帮,有义子帮,有西山帮,有江浙商帮,有降官帮,还有漕帮!
    只能说,
    吴国不愧是在江苏这块土地成长起来的雏形帝国,完美吸收了本省热衷内斗、热衷分彼此的不良文化。
    同时,
    各派系小团体之间也有重叠!
    比如淮西帮郑河安,和引荐自己进入造反序列的义子帮李二狗私交不错。。
    比如堂口帮杜仁,和绍兴师爷帮大佬胡雪余关系很好。当年,一个是讼师,一个是刑名师爷,常打交道。
    而漕帮大佬谭沐光,和绍兴师爷帮关系不错,因为参谋本部充斥着大量的绍兴籍文人。
    ……
    总之其中关系十分复杂。
    除了堂口帮全是大佬,没有领头羊。
    另外每一派都有一至两人,属于公认的派系领头羊!
    如果举着显微镜观察这些派系的话,又会发现其中还能再区分出若干微型团体。
    例如西山帮:
    都是追随李郁较早的技术匠人,可以说西山帮撑起了吴国的军工业。
    但内部照样有亲疏远近。钢铁厂陈氏家族和枪炮厂老张家就不太对付。除了竞争关系,还有地域的排斥。
    例如江浙商帮:
    江是江,浙是浙,互相之间虽有合作,更有警惕。商业文化、行事方式差异颇大。
    大体来说,浙商小团体更团结!苏商略松散!
    ……
    而最为团结、内部分歧最少的派系是:漕帮,绍兴师爷帮。
    原因很简单,
    这2派系都是:大哥坐堂,底下全是小弟!
    而其他派系,内部陆续崛起了一些“颇具大哥气质的小弟”。每有一个小弟混出头,裂缝就多一道。
    派系林立之外,
    也有一些孤零零没有山头归属的主,比如第3军团副总指挥韦俊!比如水师总指挥刘武!比如被边缘化的王六!
    苗有林逐渐也有类似的趋势!
    刘千,一直孤零零。
    如果非要贴一个标签的话,他应该是堂口帮。
    可堂口帮范京,杜仁,哪个也不会和这个阴狠的情报头子走太近,不是忌惮,而是怕陛下误会。
    身居高位的大臣和特务头子来往过密,作死~
    ……
    总之,这个除夕很温馨。
    江南社会秩序稳定,物价稳定,加上官府甚少滋扰,百姓们的日子过的很舒心。
    人人都说吴王是个好人!
    希望吴王能改朝换代,坐稳龙椅。
    江南百姓普遍有很强烈的过安稳日子的意愿。太平,安宁,不折腾就是最好的!
    说的诛心些,谁踏马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他能护住长江下游这块广义上的“江南区域”,税赋轻一些。
    如此而已!
    而宣传署则是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从江南人治江南的概念大做文章,大肆宣传,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对此,李郁的批复是:
    在当前阶段可多做文章,凝聚江南的民心。一旦地盘急剧扩大和清廷分庭抗议,就须逐渐淡化“江南色彩”。
    否则,对大一统无益。
    贾笑真反复研读批复,佩服的五体投地。直呼“陛下才是3000年一出的天降英主”。
    ……
    大年三十,
    自然是团圆的日子,处处喜气洋洋。
    傍晚,李郁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家庭时光,自是温馨祥和。
    “诸位爱妃,寡人不喜那些繁冗的宫廷礼数。在宅内可自在些,都是自家人嘛。”
    “谢陛下。”
    菜式不算很多,但样式精致。
    和紫禁城乾隆的御膳比起来显的很寒酸,仅仅是20几个菜而已。
    吴国臣子皆知,陛下平日饮酒很是谨慎,极少超过3杯。主要是为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胡灵儿饮了1杯,浅尝辄止,笑道:
    “贞妃,洁妃,还有白夫人,可陪陛下多饮几杯。今日不比寻常,醉了也无妨。”
    “是。”
    作为王后,她需要确立自己的权威。
    “杨妃妹妹身体如何?”
    “谢王后关心,妾身恢复的稍慢。”
    胡灵儿凑近,低声说道:
    “本宫那有几样不错的药材,对妇人滋补康复极好,待会让人给送去。”
    “谢王后。”
    杨云娇因为坐月子不宜饮酒。因而以茶代酒,先敬了胡灵儿一杯,之后又和李郁象征性的敬了一杯。
    ……
    李郁今日心情大好,诸事顺利。
    又有新人劝酒,自然就开戒多饮了几杯。以这个时代酒水常见度数,也就是微醺罢了。
    纵观历史两千年,
    酿造黄酒都是文人墨客的杯中好。
    白酒相对不登大雅之堂,属于贫苦百姓为了能廉价快速的摄入酒精才催生的廉价粮食酒。即使有了蒸馏技术,也不能摆脱其本质。
    “陛下,尝尝这酒。”
    李郁端起一杯,只见酒体金黄,入口只觉酸甜适中,香气浓郁,顺滑清爽,酒精含量略低。
    笑道:
    “洁妃,这是何酒。”
    “西湖雪!”
    “倒是适合女眷饮用。将此酒送一瓶给太湖酒厂,让他们增加产品线。”
    赵氏姐妹心中窃喜,她们知道郁酒是陛下的私产,很希望能接受管理这个产业。
    会跳舞的女人,腰板必软!
    能赚钱的女人,腰板才硬!
    ……
    容嬷嬷颠颠的溜进来,凑到胡灵儿跟前,笑靥如菊花般绽放:
    “王后,女乐团已准备就绪~”
    “那就开始吧。”
    “奴婢遵命。”
    李郁捏着酒杯,欣赏歌舞。
    6名女乐师在隔壁房间伴奏,只闻其声,不见其人。18个舞姬翩翩出场,上下翻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姿妙兮。
    一个好的舞者除了身段柔软外,往往还具备极强的瞬间爆发力。
    舞姿刚柔并济,艺术含量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