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封侯
作者:夹樱桃   三个男人躁我一个爽公交车上最新章节     
    经过王诚解释,李墨才知道,原来接圣旨是有个流程的。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着急慌忙全家乱成一团那种场景。

    圣旨发出后,会先和承旨人做个事前沟通。如果是久在官场的老手,当然就简单的多。要是碰到像李墨这种完全没接触过官场礼节的生手,那还得先跟礼部派员好好学一学接旨的礼仪才行。

    什么叫礼仪之邦,何谓天朝风采?就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排场来展示的。

    国朝六部,礼部可是排在第一位的!

    事关朝廷形象,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一般情况下,演礼的时间少则三天,多则九天。就是要确保宣旨时,承旨人不会出什么差错。

    毕竟宣旨也是朝廷政治活动中,最严肃的场合之一。要是乱了节奏,可没人笑话承旨人,只会嘲笑礼部,继而讽刺朝廷。

    所以王诚带着礼部随员先一步来李宅,要和李墨先做个私下沟通,问一问这个封赏满不满意,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要求等等。可别闹出宣旨后甩脸色的事情,那难堪的可不只是钦差,只怕相关人员都免不了受一顿瓜落。

    主要沟通结束,达成一致。再由礼部随员出面,指点李墨接旨时如何应对。

    一听介绍,李墨头大无比。

    好家伙,提前三天就得沐浴更衣,而且这三天还得保持肃穆,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甚至这三天里,连邻居往来都要小心谨慎。

    还要什么清水洒街,黄土垫道。最要紧是和街坊邻居打个招呼,到时候请主动回避,万一不长眼冲撞了宣旨队伍,被打死不算还要带累家人……总之要确保宣旨队伍顺利通过。

    而接旨当天,则要大开中门,当庭摆香案。听到唱名击锣时,踱着官步踩着锣点,先宣旨官员数步提前到香案前迎接……

    先不说爵位大小,光是听这个烦琐劲,李墨就想拒旨不受。

    礼部官员笑眯眯告诉他,就算要抗旨,那也得走流程听完圣旨内容,然后当众讲述抗旨原因。由宣旨钦差记录之后,回报朝廷。不然旁人不明其中缘由,对朝廷闹出什么误会可就不好了。

    李墨冲着王诚直翻白眼,但王诚这种中官,深受皇权光环笼罩,丝毫不觉得这个流程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是个人生涯的最高荣誉,完全不能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还是凑热闹的陈庆最理解李墨,他也不避人,直接向李墨解释:“李兄啊,你可别以为这是有意折腾你。事实是越长的流程,才越能显出你的高贵不凡。

    也就是你身在道门,一意清修,不晓得这其中的缘由。这多少人十年寒窗,沥血两榜,拼个出身捞顶官帽,辛辛苦苦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有这么一回机会呢。

    这宣旨夸官,可不仅仅是给你自己看,那也是给天下人看的。要是冷冷清清的没个响动,叫世人怎么看朝廷,怎么看你!”

    李墨咂咂嘴,这么说就理解了,但还是感觉走这样的流程很尴尬。

    礼仪之邦,就这?

    幸好不管是事先演礼,还是接旨当天,都会有礼部随员全程引导陪同。否则真要李墨自己一个人那样搞独角戏,他还真的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出演。

    接下来几天,礼部随员直接入住李宅。每天带着李墨和明心现场走几遍流程,务必要让这爷俩尽快熟悉。

    整个李宅上下,除了李墨自己稍觉尴尬,其他人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别说陈丰府这种止步场外的不第举子,就连无心仕途的林锴老夫子,都老怀大慰,直接给明心放了几天假,让他用心演礼,等接完旨再补课不迟。

    至于清街告谕这些事,自有陈庆和王诚出面打理。

    几天下来,李墨被那个笑眯眯的礼部随员磨的一点脾气没有,无论李墨怎么甩脸色,翻白眼,他都不为所动,只管陪着笑脸指点,然后不时的夸一夸明心,希望李墨主动惭愧。李墨想腆着脸假装不理解,可惜悟性太高,脸皮又不够厚,还当着徒弟的面,最终只能怂心就范。

    李墨在不知不觉间掌握了官步的几种节奏,时间也来到了七月初二,这是林锴老夫子挑选的黄道吉日。为啥要让老夫子挑日子?主打的就是一个参与感!还别说,老头得知就用了他选的日子,高兴的胃口都好了许多,眼瞅着又能再活个几十年。

    一大早,李墨和明心换上全新的天蓝儒衫,这是白身百姓受封官身时的标准穿着。这种服饰和道袍很接按,对李墨来说都一样。

    钦差队伍从泉州知府衙门出发,浩浩荡荡往李宅而来。

    一路上,旗牌林立,锣鼓喧天,这么大动静,就是为了吸引大家关注。

    距离李宅还有百来步,三声锣响,李墨在礼部随员陪同下,迈着官步走到香案前。此时,宣旨队伍也恰好到了门前。

    “圣旨到!”一声高亢悠扬的声音响起:“归化唐人李墨接旨!”

    李墨听着这声音有点耳熟,纳闷的嘀咕:“这声像是王嬷嬷,这事还犯得着他来?”

    那礼部随员轻哼道:“禁声!”随之朗声回答:“草民李墨率侄男李明接旨!”

    这种面子工程,根本就不会让他们这种生手上场。怕的就是万一怯场,喊不出声,岂不让人笑话。

    李墨和明心只能乖乖跟着他拱手行礼,这几天训练的成果,是时候验收了。难怪接旨的人都那么高兴,被折磨这么久,总算要解脱了,换谁不高兴!

    宣旨队伍流水般进院,迅速排成两排,高举“回避”“肃静”等禁牌,更有书写着一长串官名的认牌,其中甚至还有陈庆他爹的泉州防御使牌子。这些陪同围观众,是给钦差烘托气氛,也是给承旨人脸上增光。显得就是这个气派!

    一众人员各自站位,钦差手捧圣旨越众而出,身后左右各跟着一名黄衣中官,两人手中捧着御赐之物。

    钦差展旨诵读:“门下:朕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开篇就是自古以来,天下都是皇帝的地盘。然后又吹一通太祖太宗的功绩,证明大宋文治武功远迈唐汉,直追三代。

    接下来才是夸赞李墨蹈海归化,携佳禾解民饥,献盐铁术充盈国库等等贡献。

    最后经过大宋君臣廷议,大家一致认为,这么大的功劳,应该封个爵位才行。

    “……册封李墨为靖海侯,食邑千户,实封六百户。侄男李明为伏波侯,食邑千户,实封四百户……

    “诏布四海,咸使闻之。钦此!”

    好家伙,一门双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