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双方的谋划
作者:笙歌迷乱   亮剑之无限后勤最新章节     
    “好,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按照计划来。”李云龙直起腰,长出了一口气。
    这次战斗结束后,榆社县的局势就大致稳定下来了。鬼子伪军挨了一顿胖揍之后就再也没敢出过城,任凭李云龙怎么挑衅,就是缩着当乌龟。依靠着公路源源不断运进物资,然后在城内外不停地修乌龟壳。
    现在光是城外,算上还没修好的,就足足有十六座碉堡,攻城难度比历史上难了数倍。虽然孟顾问表示明年会提供大量能用来攻坚的直射火炮,但毕竟现在炮没到手,看着这么大一块乌龟壳,李云龙多少感觉有点噎。
    不过鬼子当乌龟是好事。没了鬼子搞事,县政府的工作以极快的速度开展,再加上新一团在旁提供武力支持,几乎没有什么阻力,几天时间就步入了正轨。
    “区队和各村联防民兵的训练就交给我吧,咱们团离开前,肯定能具备战斗力。”张大彪自信地点头。李云龙大气的给他批了实弹训练的子弹,练完之后这些民兵的战斗力八成比一般的晋绥军都强。
    继张大彪之后,另一个精瘦的青年抬起头:“榆社县的鬼子,我会想尽一切办法逼他们出来。会议结束后,我立刻带着三营切断辽榆大道。只要鬼子敢出来,就给他迎头痛击!”
    说话这人名叫班文青,是三营的教导员。耿景山被送去医院后,三营的工作就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你什么都好,就是太急躁。这次没有老耿,你一个人带队,记得多加小心。”李云龙看了看地图,叮嘱道:“辽榆大道是联接平辽公路和白晋公路的通道,我们本来就占了武乡县城,现在又切断辽榆大道,我怕鬼子憋不住要发疯。”
    以李云龙的个性,把鬼子打成缩头乌龟,抽冷子碰一碰鬼子的重要目标,这是他擅长的。但切断鬼子交通线这么大的动作,李云龙可不敢单独做主。万一惹来大队联队级别的鬼子,他一个人真兜不住。
    “放心吧,教训我都记得。而且这次还有独立团从旁策应,就算撞上大股敌人,撤出来还是能做到的。”班文青迅速做出保证。
    李云龙接过电报看了看,眉头皱起,随后勃然大怒,直接将文件扔在桌上。
    “特娘的,真会挑时候,这是窝里斗的时候?!”
    李云龙点了点头:“老孔的独立团虽然是个新团,但战斗力我还是放心的。这小子够愣,他的部队也一样,韧性极强,关键时刻绝对靠得住。”
    毕竟新一团三营的兵力火力,放到哪里都能当半个团使了。
    八路军作战喜欢以老带新,一个老团带两个新团。这次也不例外,用新一团三营来带整个独立团,兵力火力综合来看也算得上合理。
    “那就这样吧,散――”
    “什么事情这么急?会议室都拦不住你……”
    “团长,旅部来电!”机要员喊了起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
    “三营的作战计划取消!改为监视榆社县日伪军,把鬼子给老子堵死在城内!”李云龙抬腿就朝门外走去。
    “团长,还开着会呢!”
    “都打不了了,开什么会?散了!我找旅长去!”李云龙大步跨出门外,声音越来越小,只留下一道背影。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张大彪伸了手,把李云龙扔下的文件拿到手里。映入眼帘的,是国府12日开大会的消息。
    ……
    因为和孟止戈较为熟悉,再加上一些来自异世界的其他原因,旅长已经成为了联络孟止戈的唯一人选,不管总部有什么决定,都是由旅长和孟止戈沟通交流。
    旅长将一支铅笔丢在桌上,孟止戈看着标注过的地图,眉头直皱。
    “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现在的大规模行动全部取消,优先等待局势发展。”旅长叹了一声:“我们不知道这群家伙现在想要什么,但这几个人打鬼子没什么建树,搞摩擦却是一把好手,不得不防。”
    “侯如墉和于珩的第四纵队八个团,已经向赞皇方向运动。姓朱的九十七军两个师从旁策应,还有乔部的几千民军。动作还真不小,会还没开完就先动起来了,看来结果已经很明了了。”
    孟止戈摇起头,侯如墉他不熟,但姓朱的可是鼎鼎大名――再过几个月,他九十七军的番号就被忍无可忍的八路作为顽军典型,一仗就打没了。这种就是又菜又爱作的典型。
    “八个团两个师,看着多,其实战斗力一般。但现在靠近赞皇地区的,就一支游击队和两个独立大队,此外附近还有三八五旅的独立一团,人少容易吃亏。总部已经决定,如果对方有搞摩擦的趋势,就先把七六九团从涉县调去冀西,和独立一团会和。到时候,我们旅肩上的担子又要加重。”
    这番话只涉及大致地区,还是可以向孟止戈透露的。旅长说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们不会主动挑事,但也不会忍气吞声。如果动手,必然是速战速决,绝不给顽军反应的机会。”
    “我尊重你们的决定。要多少物资给我个清单,我会尽力凑齐。实在不行,新一团现在没什么作战任务,就先从他们的预算里挪。”
    孟止戈毫不犹豫地一刀切向李云龙的蛋糕。反正李云龙只知道来这补充物资,不知道他给新一团预留了多少积分。
    旅长也没客气,立刻报上一串数字:“五十挺机枪,每挺配一千发子弹。二十门迫击炮,五十箱炮弹。另外需要一些米面和肉罐头,按新一团全团的伙食标准,先定三个月的。”
    “行,物资运到哪里?”
    孟止戈点了点头,拿起笔将这清单记了下来。但写了一半,笔速就逐渐放缓:“不对啊,这么多食品,老总他不会馋了吧?”
    “确实馋了,这些部队里有不少人是抓来的壮丁,平日里过得并不好。一旦这些人和我军接触,很快就会心生不满,开始认同咱们。两军接触时间越长,主动投奔咱们的人就越多。”旅长的嘴角微微上扬。
    以前物资不够,瓦解对方的战斗力需要用时间来磨,得告诉最底层的士兵两支队伍的本质有何不同,还要费心思打消对方的顾虑。
    但现在机枪迫击炮镇场子,大米白面管饱,锅里还炖着罐头肉……别说吃不饱的壮丁了,就是地主家少爷闻了也得流口水。
    “我懂了,这批军火就不是用来做战斗准备的,它就是用来镇场子的,让对方不敢轻易动手。但只要没有第一时间动手,以后他们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弱,这是个死循环。”孟止戈也笑起来:“八路是真狡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