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卖吆喝
作者:泡沫里的咸鱼   回档之1995最新章节     
    谭丰振找到钟长林,第一件事还是陪着应酬,推杯换盏一直到十点多钟。

    深夜的商都街头。

    送走客人,钟长林少有地过量了一些,站在路灯下抽着烟缓了一会儿,正要和谭丰振说话,恰好注意到另外一行人也从饭店出来。

    钟长林认出其中一个,连忙走过去,带着笑招呼道:“老张,这么巧啊,在这儿遇上。”

    谭丰振跟着上前,也认出来,钟长林招呼的‘老张’,名叫张群礼,是南郡市一位实力很强的书商,对方在南郡各县都有自己的图书商城。

    关键是,这人欠了博艺不少账款。

    钟长林上前,本来正在说话的几人也认出了他,纷纷热情地招呼寒暄,相互间好像一点龃龉都没有的模样。

    大家聊过几句,钟长林看向一张国字脸还戴着金丝眼镜外表文质彬彬的张群礼:“老张,既然见了,还是得说说,兄弟我最近不容易,你欠博艺的款子,上次可是说6月份就给的,这都要9月了,总也得见点影子吧?”

    钟长林这话出口,本来带笑的张群礼立刻也苦下脸:“老钟,不是兄弟不给啊,最近周转实在困难,现在这世道,大家都看钱,谁还看书啊。”

    钟长林拉住对方一只手:“这样,老张,算兄弟求你,先给10万,让博艺缓一缓?”

    张群礼反过来握住钟长林,表情真诚到无懈可击:“老钟,我要是有10万,就不会在这里了,这不……今天邀请哥几个,就是想借一些钱啊。”

    张群礼这么说,其他几人都是配合点头。

    脸上笑意却也明显。

    钟长林前段时间贷到了100万款项,但只是付给某个少年就有10万,再加上博艺上上下下一大摊子,还有近期要运作的《数不清的流年》,那笔钱,实在不怎么够花。

    因此,当下为了要债的诉苦,其实一点都不假。

    见张群礼不松口,钟长林只能加码,透露一些自己的底牌:“老张,说实话,我最近正在筹划一本好书,如果顺利做起来,几十万销量轻轻松松,你现在还我些钱,我到时候第一批给你发货,怎么样?”

    张群礼依旧无懈可击地苦着脸:“老钟,这就是你不厚道了,一本书没上市,谁知道好赖,还几十万销量,博艺这几年10万销量的书,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吧?这样,你先做,先把书做出来,别说几十万销量,有个10万的,我请你吃饭。”

    钟长林简直想打人。

    你这龟孙子欠我钱,还成我不厚道了!

    这么拉拉扯扯一番,到底无果,钟长林眼看着张群礼走向路边一辆价值四五十万的崭新奥迪轿车,还是只能微笑着目送。

    直到奥迪消失,钟长林才踢着路边垃圾桶狠狠地骂了一句:“真他妈无赖!”

    谭丰振站在一旁,不知道该如何劝慰。

    这件事,还是要从出版行业让人深恶痛绝却又根深蒂固的‘赊销制’说起。

    简单来说,就是先拿货,后付款。

    而且,相比其他行业的赊销,因为大家做的是文化生意,讲究一个体面,基本是连合约都不签,你来要书,我就给,最多留一个收据,等书卖完了,再结款。

    或者,卖不完,退书的同时,卖多少结多少。

    结果可以想见。

    下游的经销商从出版社这里拿了货,怎么可能会乖乖付款?有了资金,投资,放贷,炒股,买车,甚至养几个女人,这些不好吗?

    干嘛要还钱啊?

    因为整个行业都是如此,造成了全产业链从上到下的严重拖欠。

    当然,拖欠,不是不还。

    不然全崩了,大家都没得玩。

    那么,什么时候还呢?

    比如,一家出版社,如果有新书出版,下游经销商为了拿到货,往往会偿还一些之前的欠款。

    如果你的书畅销,那更不得了,这就是筹码,想要货,还钱!

    博艺的问题就在于此。

    已经好几年,博艺都没有推出过什么畅销书。

    因为每年出版的书籍质量一般,博艺在经销商面前简直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你不给货,人家也不稀罕,但,你给了,卖的一般,想要收回货款?

    等着吧!

    谭丰振大概知道,博艺说是净负债700万,实际上,对外欠了1100多万,另外还有400万,就是自家一直收不回来的各种账款。

    就像刚刚离开的张群礼,一个人就欠了博艺不下30万。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