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优待俘虏政策
作者:村中修狗   诸天从长津湖开始最新章节     
    志愿军对于凶恶的敌人是毫不留情的,但对于放下武器的敌官兵,一向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坚决实行他为我军制定的俘虏政策。
    不仅不杀不打不骂不搜腰包,而且实行宽大处理。
    连美国兵都不得不承认,志愿军是世界上最讲人道的最爱和平的军队。
    在敌人疯狂逃跑,甚至抛下大量伤员的情况下,志愿军收留了敌人的伤员,并未他们提供救治,就在野战医院的桥下,就躺着一群美军伤病员,不少医护人员对这些美国鬼子憎恨,但首长告诉他们:
    “我们仇恨的,是美帝国主义,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战士们给煮了点苞米粒送过去,这些美国少爷兵因为饿了好几天,看到苞米粒两眼放光,吃的可香了。
    除了给他们提供医疗救助外,还给他们抽烟,敌人飞机来了,还领着他们藏在防空洞,躲避敌人的飞机。
    有的美军士兵会感激他们,但也有的美军士兵更不知道感恩。
    夏远刚回来这天,和一连二排长聊完,拿着罐头去找周茂和大老刘,忽然瞧见野战医院骚动起来,接着听到山上传来枪响。
    伤员们纷纷抬起身子,负责警卫的战士们带着武器就向山上靠拢。
    夏远没有枪,但也跟着去了。
    他通过听声辨位,记住了开枪敌人的方向,很快在一块石头后发现了开枪的敌人,定睛一看,居然是个美军伤兵,还只有一个人。
    警卫排排长让战士们左右包夹过去,夏远跟着他们,待敌人想要开枪还击的时候,他捡起一块石头砸了过去。
    石头砸到那个敌人的脑壳,后者丢下枪,抱着脑袋惨叫起来。
    战士们一下子冲上去,就把他摁在地上。
    “同志,谢谢你。”警卫排排长瞧见刚刚那一幕,觉得有些惊奇,走上前感谢。
    “野战医院的位置是不是暴露了?”夏远问道。
    “没有,这小鬼子不老实,看他身上的绷带,还是我们给他包扎的。”警卫排排长走上前,指着这个美国鬼子伤口处的绷带。
    从警卫排排长口中,他了解到,这个美国鬼子,居然还是个美二师的排长,医护人员给他包扎好,趁着天还没亮,他偷偷的跑到山上,找到藏起来的卡宾枪,想要报复一下战士们,奈何这家伙的枪法太烂了。
    开了几枪都没有打到人。
    夏远说道:“对付这样的家伙,不能仁慈。”
    警卫排排长点头说道:“同志,请放心,我们会看好这家伙的。”
    除了这家伙,但也有通人性的美军士兵,在三所里战场,一一三师的战士抬下来七个受伤的美军俘虏,给他们上药,为他们找了防空洞,又供给他们吃的食物,抽的香烟。
    最后战士们要追击俘虏,告诉他们先在防空洞里待着,到时候会有人来接你们。
    美军的伤员就在洞口欢送志愿军战士,一个个竖起大拇指,称赞志愿军是世界上最能打仗,也是最人道的军队。
    把这个搞事情的美国鬼子排长抓到后,夏远来到医院,很顺利的就找到大老刘和周茂,他俩现在住在一块,大老刘的腿伤好了很多,就是需要拄着拐杖走路,肖和平伤的是手臂,目前用简陋的木板固定着,其次是腹部,是被敌人的弹片划伤。
    大老刘告诉他:“这小子今天动手术,要把弹片取出来。”
    周茂说道:“排长,你不用担心我,我好着呢。”
    夏远笑了笑,把罐头交给两人。
    又取出两块巧克力,一人一块,他点上一支烟,坐在地上抽了起来。
    这个时候,走来一个女护士,怀着抱着一堆待清洗的敷料:“嘿你这个小同志,没看到这里这么多伤员嘛。”
    夏远连忙把烟掐了:“抱歉抱歉。”
    女护士这才缓缓点头,抱着敷料离开。
    大老刘笑呵呵的说道:“老大不小了,该找个媳妇了。”
    夏远表情一凝:“打仗呢,哪有时间考虑这事儿。”
    大老刘道:“话不能这么说,先聊着,等战争结束了,我在医院认识了不少姑娘,给你介绍介绍,你现在可是大英雄。”
    “老班长,等以后战争结束吧,至少我现在没什么心情。”夏远坐在地上,屁股下面垫着一堆干草,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以及飘零的雪花。
    大老刘笑的勉强,拄着拐杖,带着夏远来到一边,点上一支烟。
    三连就剩下七个人的事情,周茂已经告诉他,其他人全部光荣战死。
    烟雾缭绕,一行清泪滚落下来。
    这些战士,都是吃着他做的饭,成长起来的,以前再苦再累的仗,都打过,怎么到了这里,都牺牲了呢。
    他擦了擦泪水,回想起熟悉的每一个战士,都离自己远去,万般话语憋在心头,最终汇成一句话:“好样的,完成任务就是好样的。”
    夏远靠着大树,心情莫名。
    在野战医院的日子比较安稳,夏远就开始练拳,难得闲下来。
    他不知道明天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
    是新的任务?
    还是回归的提示?
    在第二次战役,三十八军共毙伤美军军官26人,士兵3663人。伪军军官45人,士兵3241人。土耳其军官5人,士兵505人,共毙伤敌军官兵7458人。
    俘虏美军军官34人,士兵1008人。伪军军官80人,士兵2445人。土耳其军官2人,士兵45人,共计俘虏敌军官兵3613,包括其家属在内4000余人。
    俘虏敌人数量这么多,对于我军而言,也是个非常大的压力,军里加强了俘管大队的力量,由各单位抽调教导队、工兵连战士及文工团员进行管理。
    而文工团的同志则管理俘虏的敌军军官,在三十八军俘虏大队中有美军第二工兵营营长拉维尔中校、伪七师美军首席顾问坎普尔中校、美军航空中队长布朗中校等。
    这些战俘将在各师的俘管队待一段时间,然后往军里转,军收容一段,又要尽快往志愿军俘管营里转。
    因此,一一二师山头上的俘管队,只不过是暂时过渡的,等过一段时间,就要把这些俘虏送到军里。
    由于俘虏人数太多,加上语言不通,在俘管队出现过许多互相不理解的事情。
    这期间,在野战医院休整的,从前线撤退下来的战士,暂时参与了负责维持俘管队秩序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夏远一行几人。
    一一二师的俘管队住在一个山洞里,半里多长的洞子里,挤了几百名俘虏,管理人员都感到洞内空气有些知悉,便让俘虏分批出洞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而负责维持秩序的就是夏远他们这些从前线撤退下来的战士。
    哪曾想,就这样预设好的方案,居然引发了一阵骚乱。
    一名美军少校看到出来的人中,有黑人士兵,立即向俘管队的翻译人员提出抗议:
    “应当让白种人先出来,这是通常的规矩!”
    他们并不知晓,在中国以及志愿军的军队里,是不存在等级和贵贱,讲究官兵平等,更不可能有谁先谁后,大伙都是平等对待。
    翻译里年里最大的姓何,大伙都叫他老何,听到这个美军少校这样子讲,他心平气和的说:“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俘虏,什么人种,我们都是平等对待的。”
    这名美军少校不死心,说道:“但是在美国,都是白人优先,黑人生下来就是奴隶!”
    老何有些气愤,这让他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还是在新中国没有成立的时候。
    他忍着心头的愤怒,控制着自己,说道:“这里不是美国,不存在奴隶,你现在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俘管队里,要听从我们的安排,在我们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是平等的。”
    他的声音得到了一些黑人俘虏的高度赞扬,却不敢吭声。
    白人会打他们。
    美军少校无奈的耸耸肩。
    ......
    在野战医院待了两天,期间俘虏们基本登记完毕,俘管队的首长要把这批俘虏押送到军里,刚好军里的嘉奖令也下来,是给参与松骨峰战役的三连,但考虑到现在的战场情况还没有完全稳定,上级命令夏远等人随着俘管队一同前往军里。
    大老刘摇摇头道:“我就不去了,周茂这小子得去,这是他立的最大的功劳,可不能就这么没有了。”
    夏远瞧着大老刘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又问了一遍,他去不去。
    大老刘依旧摇摇头,笑着说:“无功不受禄,动不动,我又没参加松骨峰,自然不能去,周茂这小子去了,别把他落下了。”
    夏远叹一口气,周茂刚刚做完手术没多久,不便于行动。
    他就和洪吉文商量,他们几个人轮流抬着周茂,去军里,军那边也有医院,到时候直接把周茂安排在军医院里。
    就这样,大伙随着俘管队的同志一块出发。
    在转送俘虏的路上,每10个俘虏间夹着一名志愿军战士,夏远他们也在这一行列,俘管队的同志得知夏远他们是从松骨峰下来的英雄连队,非常高兴,提出帮助他们抬担架的请求,甚至不管夏远会不会同意。
    俘管队的同志,有不少都是工兵连、教导队和文工团员的同志,对于从前线下来的英雄们非常钦佩。
    夏远也参与到押送俘虏的过程之中,加上他懂得一些英语,俘管队的首长让他陪同文化教员戴景山一同押送12名军官。
    戴景山得知夏远的情况,很是钦佩:“松骨峰的战斗我是从师首长那儿了解到的,你们太了不起了,一个连阻挡了一个美军师的进攻,如果不是你们,我估计美二师已经从松骨峰那边逃跑了。”
    “没有我们,也会有下一支连队前去阻敌。”夏远很委婉的说道。
    两人聊了一路,戴景山作为文化教员,了解不少知识,眼前这个小战士,居然能跟得上自己的内容。
    夏远也从他口中,了解到优待俘虏政策背后的故事。
    夏远站在半山腰凝望出来散步的美军俘虏,优待俘虏的政策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政策。
    或许在未来,他不太理解,明明这些人手上沾满了自己人的鲜血,为什么还要优待他们。
    除了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源自于当时的敌情。
    优待俘虏的政策,是在红军时期提出来的,在一场战斗结束后,一些红军战士会抓着白军的衣领,要杀死对方,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那个时候已经有优待俘虏的政策,可是很多战士非常不理解。
    他意识到,要把优待俘虏的政策根源讲明白,于是就召集了大会。
    讲,这些白军士兵,本质上和他们一样,都是穷苦人出身,都是地主豪绅抓来的壮丁,你把他们杀了,也就逞一时之快,但是源头的那些地主豪绅眉头都不会皱一下,马上又会去抓新的壮丁。
    到头来还是穷苦百姓遭罪受难。
    白军士兵越是不了解我们,我们越要往回放,让他们替我们回去宣传,宣传我们的政策。
    一回不行就两回,两回不行就三回,总有一天他们会觉醒。
    而对那些不愿意留下来的俘虏,红军在释放他们之前,会召开欢送会,告诉他们天下穷人是一家,放下武器我们就是兄弟,希望他们回去之后,种田的种田,做工的做工,如果再到白军的队伍里去打仗,枪口不要对着同样是穷苦人的红军兄弟。
    等他们走的时候,还会发放路费给他们。
    而那个时候,白军的长官为了让自己的部下死心塌地的充当炮灰,故意对红军大肆污蔑,告诉自己的部下,红军见人就杀,被他们抓到,还会扒皮抽筋。
    因此每一场战役,这些白军士兵抱着对红军的恐惧,死也不愿意扔下武器,大大增加了红军歼敌的难度。
    可现在,这些被抓走的士兵并没有被红军杀死,甚至他们回来的时候,红军还给他们发放路费。
    就这样,他们长官的谎言就会不攻自破,一些人知道被红军抓到,愿意留下就留下,不愿意留下他们会发放路费,放他们回来,等他们再跟红军遇到,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宁死抵抗,他们知道,反抗一定会死,不反抗反而会被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