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李:这波好像可以碰?那就碰他!
作者:武剑仙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最新章节     
    第605章李:这波好像可以碰?那就碰他!
    “一点问题都没有?”
    摩根不愿意相信。
    可专家的话还是让摩根心情落入谷底。
    “一点问题都没有”
    专家顿了顿,缓缓开口。
    说出的话,甚至堪称二次补刀。
    “不仅没有问题,而且,其中所能延伸出来的学术内容相当庞大,也相当精密,甚至就连演员盔甲上的一些纹路都可以有不下十篇顶级,或者高级论文的支撑,以及考古成果,文物的佐证。”
    “整个架构浑然一体,在语言上也没有留下漏洞。”
    “我们唯一可以挑毛病的地方就只有一些绿幕内容了,不过那些绿幕内容,并不涉及什么学术内容。”
    摩根微微一愣,并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皱着眉,看向专家。
    “敦煌.河西走廊和咱们真没啥关系。”
    摩根已经明白。
    “理由?”
    摩根有点麻了。
    “摩根先生,我的建议是,我们得有我们自己的纪录片。”
    专家犹豫了一下,旋即开口说道。
    说到这里。
    更是满脸憋屈。
    “那该怎么办?”
    专家这么一提醒,摩根便瞬间想起了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文物归还事件。
    虽然敦煌是你们华夏的,但什么时候敦煌学术的定义能由你们来了?!
    这简直就是耻辱!
    “很容易达不成效果,还被反过来打击到。”
    也想起了这一系列风波的始作俑者.
    还是那个该死的李景霖。
    专家撇了撇嘴。
    “如果纠缠不休,或许人家可以拿历史问题说事,比方说文物方面的问题,带瑛的例子还在眼前呢。”
    想从这里搞出点事情,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了。
    专家稍加思索,便微笑开口道。
    “只需要在表现张力以及学术内容上足够支撑,我们的纪录片一样能在全世界引起反响,这样是可以压制一下对方风头的,并且,对咱们也有不小的好处。”
    “摩根先生,我劝你不要在这方面纠结太多了。”
    “.”
    “他们华夏人在一些表达上实在是过于内敛了,但情绪的张力显然不够,靠文化影响人,不如靠情绪去调动人。”
    “好主意!”
    摩根连连点头。
    在无法针对的情况下,那就只能搞对抗了。
    这样思维并不少见,典型太多。
    这世界有三种博弈。
    负合博弈,指的便是两者竞争一定会产生不可调节的冲突矛盾,双方利益都会受损,导致两败俱伤。
    这一般是极力避免的情况。
    而零和博弈的意思,便是双方的受益相加永远等于“零”,即我获得了利益,你一定要亏,我亏了,那肯定就是你赢了,即“你输我赢,我输你赢”的二极管博弈思维。
    要么黑,要么白。
    而正和博弈,正是追求一种双方利益都有所增加,产生双赢局面的一种博弈思维。
    显然。
    谁是正和博弈,谁是零和博弈。
    这实在是太清晰了。
    二极管的两面都是b,简称2b。
    中庸之道,共赢思维,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零和博弈思维的影响下。
    摩根便是这样想的。
    你作品产生了正面影响,那一定损害了我的利益,如果无法针对,那就必须要另起炉灶搞对抗。
    对抗的后果也只有两种。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那就搞一下吧。”
    摩根安排了下去。
    可是,听了这话。
    专家却面如苦瓜。
    不过,也不敢违背摩根的安排。
    毕竟,摩根才是大佬,掌握着一众人的生杀大权。
    能吃饭,就得靠他。
    只是相当后悔的问着自己“你为什么要跟摩根说这些”。
    搞一下?
    我搞什么啊?搞锤子啊?
    历史一共就那点,还尽都是一些不能说的.
    那就只能从屎里面挑点为数不多的金颗粒了。
    而鹰酱最光辉的时刻是什么呢?
    说点什么才能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学术足够硬气,还能足够调动情绪?
    那似乎也就只有1941到1945年这段时间,最能有点正面说法了。
    起码能有对黑暗面“避而不谈”的底气。
    比方说.
    我不谈正义是非,或者战局成效,我只谈当初咱超猛的工业,谈谈这些东西对当初的鹰酱们产生了怎样的正面作用。
    还可以凭借一些战争的内容,去令观众产生强烈的情绪。
    毕竟,作为鹰酱家的学者,钻研的还是文史这一方面的,对鹰酱家的历史种种可看的太清楚了,那比谁都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谈的。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摩根所代表的广播公司,进行了纪录片的立项。
    当然,盯上鹰酱内容的可不只是摩根自己。
    还有摩根心心念念的李景霖。
    都说“不要踩一捧一”,但踩一捧一在有时候还确实真踏马好用。
    并且,面对鹰酱的时候,那是真不用太去踩啊。
    只要说点真相,那就全是啪啪的大耳雷子。
    这种情况下,李景霖能不想着点?
    那是必不可能的。
    乘胜追击是常态。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打出了优势,就是要压缩对方的活动空间。
    这边起势了,那叫赢了。
    但如果这个时候,对面又恰巧的遭重了呢?
    那叫赢了两次!
    在纪录片《河西走廊》在全世界学术圈掀起浪潮后,李景霖便有了更多种多样的心思。
    这波,可以碰!
    只要语言更好理解,并且片子的内容更艺术化,更好看,具有一定娱乐性的话。
    那普通老百姓能看,爱看。
    而如果片子的内容又有十分强悍的学术支撑呢?
    也可以在学术上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具备双重属性的纪录片,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内容载体。
    于是。
    李景霖便写出了建议书与申请书。
    递交给了大老板。
    而这天,老板特意空出了一整天的时间,喊了李景霖来到自己办公室。
    待到李景霖到场后,老板笑吟吟的问道。
    “怎么?你这是有了更多的想法?”
    “嗯。”
    李景霖凝重的点点头。
    “真实的记录,且具备学术性质与娱乐性质,这一块我觉得值得大力推广,起码是做出扶持,《河西走廊》纪录片的影响力便是铁证。”
    “嗯!没错。”
    大老板点点头,旋即问道。
    “那你准备的题材是.”
    “感恩节的火鸡与头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