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急了
作者:月下果子酒   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最新章节     
    许靖州扒饭的手停住,他凝视杨束,扬起嘴角,“还是王上高!”
    “我现在就去办。”
    许靖州顾不上吃饭,筷子一放就要走。
    “不急一时半刻,先把饭吃了。”杨束喊住他,“身体才是根本,你要有个好歹,月瑶不得怨上我?”
    “声势需大些。”许靖州缓缓出声,接着端起碗,飞速扒饭。
    杨束瞧着他高高鼓起的腮帮子,默默竖大拇指,这才是父母官。
    为百姓谋福比娶妻都积极。
    摸着下巴,杨束瞥许靖州,年龄不小了,是不是该给他找个媳妇?
    现在有许月瑶看着,衣食妥当,但许月瑶总不能一辈子待在刺史府。
    “大舅兄,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许靖州眼睛盯着面前的饭,眸色不停变换,一看就是陷入沉思。
    杨束摇了摇头,起身走了。
    第二天一早,会宁县就传遍了:王上要立碑,刻下此次捐银人的名字,供世人瞻仰。
    “听说了吗,捐银最多的,刻大字。”
    大街上,到处都是谈话声。
    “刻大字?也不知道会是哪家。”
    “反正不可能是裘家,我表哥在衙门干活,他跟我说,裘家就捐十万两,还是几家里高的。”
    “十万两也不少了啊。”有人出声。
    “是不少,但半年前,裘族长过寿,光宴席就不下这个数。”说话的人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千两?”
    “是一万两。”
    众人吸了口凉气,光宴席就一万两?那整场寿宴多少钱?
    简直不敢想。
    “裘家子弟在外,可没寒碜过,一掷千金是常事,也就你们信裘家的说辞。”
    “算了,不能强求太多。”有人说道,说完低低叹了声,也只有王上,会大把大把的在他们身上花银子。
    其他人,不过是为了名声。
    得知裘家的不情不愿,众人感激的心淡了不少。
    “还有个消息,秦州要建五所善堂,收留孤寡无依者,东记绸缎铺的薛老板已放出话,捐出自己所有的家财,据说有五十万两。”
    “这岂不是要超过……”心直口快的人,急忙止声。
    他旁边的汉子笑,“别乱说,我可是数了,还差些呢。”
    “不聊了,再说下去,咱们可得成没心肝的。”
    “对,捐多少是他们的心意,与咱们无关。”
    “出摊了。”
    人群三三两两散去。
    裘川安急步往院子走,“忠叔,爷爷可醒了?”
    “刚起。”衣着讲究的老仆笑着回,领裘川安进去。
    “爷爷。”
    “何事慌慌张张的。”裘管微蹙眉,脸上有不悦。
    裘川安平息了下呼吸,“杨束要立碑,将捐银人的名字刻上去。”
    “最上面的,刻大字。”
    “我收到急信,河东闵氏送了三十万两白银到秦王府。”
    裘管面色变了,“刻了?”
    “还没,说是午时开始。”
    “现在什么时辰?”
    “辰时一刻。”
    裘管踱了两步,一张脸青红交加,河东闵氏子孙不成器,近些年已颓败了下去。
    他们都能拿出三十万两,名字一上去,谁还信裘家囊中艰难。
    只会讥讽他们虚伪,假模假样。
    “爷爷,事情已经在往外传,石碑上的名字势必人尽皆知。”
    “若还是十万两……,裘家往后恐抬不起头了。”裘川安神情凝重。
    “真是一盘好棋!”裘管胸口直起伏,气恼的很。
    “去各家传话,让他们过来商议。”
    裘管话落,仆役小跑进院子,“老太爷,潘家族长来了。”
    “将人带去堂屋。”
    裘管大步往外走,裘川安在一旁扶着,防止裘管走太急,摔了。
    小厮的话还没传过去,各家重要人物已经到了。
    “这可如何是好?”殷家族长一脸怒色,拍了拍桌子,“这小儿,实在阴险!”
    几大家族里,数殷家捐的银子最少,这要刻上去,往后他们稍微奢侈,都得被戳脊梁骨。
    在之前的传言里,捐银建桥可是他们提出的,结果就几万两,这哪是怜惜百姓,分明是挑衅。
    要知道杨束会立碑,且这般宣扬,殷家族长怎么都不至于五万两。
    世家靠的可就是名声。
    “得往上加,绝不能比闵氏少。”潘家族长沉声道。
    “加,必须加。”其他人附和,脸上都是急切。
    “加到多少?”
    裘管这话一出,堂屋静了静,众人眼睛往旁边斜,彼此打量。
    杨束摆明了要大肆宣扬,不出意外,这块碑会长久流传,史书上必定记载。
    万古流芳,谁不想要?
    一时间,众人都没有开口。
    裘川安瞧着这一幕,暗赞杨束高明,不光让人掏钱,还生怕比别人掏少了。
    “行了,都这种时候了,就别整弯弯绕绕的了。”裘管看着他们,凝声道。
    “各自回去吧,想捐多少就捐多少。”
    潘家族长蹙了蹙眉,“不商量商量?”
    “怎么商量?都是狐狸,哪个纯粹?这边说好捐三十万,最后送过去的,绝对不止三十万。”
    “到最后,反而伤和气。”
    裘管有些疲惫,懒得再多说,让裘川安扶他回去。
    “爷爷。”裘川安把热茶捧给裘管,“人都走了。”
    “嗯。”
    裘川安捏着额头,低缓出声:“川儿,依你看,裘家捐多少?”
    裘川安思索片刻,张了张嘴,“越多越好。”
    “世家互为依靠,却也竞争,裘家底蕴深,他们未必不想压一头,这次就是最好的机会。”
    “博得美名,士子会蜂拥到他们的地界。”
    “裘家向来有仁善之名,又是百年世家,要无法排在他们上面,受的影响会是最大的。”
    裘管点头,幽幽开口:“我小看了他。”
    裘川安知道这个他,是说杨束,看了看秦王府的方向,裘川安沉吟了会,正在脑海里组织语言,就见裘管问他:
    “川儿,你看杨束如何?”
    “天纵之才,胆识、魄力、谋略,都非常人可比。”裘川安回道。
    “爷爷,对待他,只能软,不能硬。”
    “他根本不在意会不会得罪我们。”
    “从他的行事看,他不是不顾后果之人,只能是有底牌,完全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