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不期而见
作者:码十三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科技发明的现代社会查桉,还有诸多的限制和苦恼之处,更何况是在这种科学和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封建社会呢?这里到处都没有监控和治安系统,除了现场周边的一些蛛丝马迹,人员活动资料和情况,一般都来自于本地人对于外地人的警惕戒备心理!

    眼下天色已晚,听到了廖忠的不断催促,张丹青也忍不住无奈的长叹一口气,就算自己想继续深入调查下去,跟随在自己身边的这么多的护卫,势必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无条件跟随,但他们嘴上即便不说,心里也会郁闷得直骂娘。考虑到这样的情形,张丹青只好无奈的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心中即便实在怎么不甘心,也只能明日再说了,而今日天色已晚,也只能尽快在周边找到个歇脚的地方歇息一下,然后准备明日再战。

    这是最为稳妥的办法和流程,古代大多数官员在查桉的时候,也会严格恪守这样的准则,很多事情都要顾及所有参与人群的感受,以自己为中心,毫不保留的独断专行,那可要不得。

    现代社会公务员有朝九晚五的说法,古代也是如此,虽然说时间相对而言稍稍会长一些,但也绝对长不到哪里去,永远别指望这些个吃皇粮的官老爷会有多么的仁义和毫无保留的奉献。

    如果拿古人的作息时间和我们现代人相比,可能还是我们现代人会更加幸福一些。古人每天上班时间非常早,鸡鸣就要起身准备出门,而公鸡一般都是凌晨4、5点就开始鸣叫,这个时间点起床可能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受不了啊...不过这对于古人来说是一种常态,而且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等发明时辰以后,卯时(凌晨5~7点)就成了古人开始办公的时间,但如果你要是当官的可能就要起的更早一些。毕竟古人非常讲究时间观念,如果迟到会被重罚,上朝敢迟到让皇上等你,如果碰上一位暴君,可能就小命不保了。

    古代官员的上班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和现代人相比谁更幸福?

    古代官员分中央和地方两类,地方的官员可能平时还可以偷偷懒,毕竟皇帝不在。但中央的官员就比较辛苦了,只要你的品级达到参加早朝的水准,就必须上朝。一般皇帝都是三天上一次朝,也有隔一天上一次,如果碰上比较勤劳的皇帝可就是天天上朝,例如清朝的康熙皇帝就是如此勤政。官员上朝决不能迟到,也不能中途离开,所以一般上早朝都是不吃饭不喝水的,不然中途三急那就麻烦了。

    古代官员的上班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和现代人相比谁更幸福?

    根据上朝的规定,除了二品以上的官员能够骑马或者坐轿子以外,以他的人只能一路步行入宫。如果你住的地方离皇城比较远,又不能骑马的话那就比较惨了,可能晚上根本睡不了多久就要起床准备上朝的事宜。而且要是遇到比较恶劣的天气,还发生过官员失足跌入河内溺死的情况,就是不知道在古代这样算不算工伤了。等级高的官员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因为他们都有专门的引路人,还有交通工具使用。

    古代官员的上班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和现代人相比谁更幸福?

    到了上朝的指定位置后,还要根据品次高低站队,这在当时叫朝班。因为升官和降官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还有被调换至不同部门的官员,所以他们都需要在上朝之前找好自己的位置,不然也会受到处罚。一般来说,会务组会提前做好每个人的名牌,大家只要对号入座即可。退朝以后,大家就要准备吃饭,这个叫退食,相当于是皇帝在宫中请大臣们吃一顿,吃完后大家就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该干嘛干嘛。

    古代官员的上班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和现代人相比谁更幸福?

    古代官员上班的时间表也是晨聚昏散,估计加班也没人给他们加班费,所以能早点下班就早点走算了。可能一些勤劳的官员会每天都忙到比较晚,回到家中时都已经“逼夜”了,也就是入夜。关键是古代没有双休制,大家几乎都是全年无休,每天如此还是非常辛苦的。古人的上班作息时间看似比现代人辛苦不少,但我们今天也有很多年轻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勤劳上进的人可能眼里早已没有轻松二字了。

    毕竟张丹青是中央下派的官员,从性质和身份上来说,等同于钦差大臣,虽说也有相应的上下班时间,但相较而言,比起地方衙门来说还是要比较轻松宽泛一些的,并不是那般的严格和死规矩!

    要知道,明清时,府州县衙门的“公务活动”,大都是由“音响工具”控制的,就像今天的“响电铃上下班”。

    古代官员上班的时间,一般定在“卯时”,也就是早晨六点钟,称为“点卯”。这比今天的官员上午八九点上班,可要早多了。由于各个季节日夜长短不同,冬季的卯时天还不亮,夏天的卯时太阳都老高了,因此明清时代的衙门,大都恢复“日出而作”的古制:以“日出”时间作为一天“工作时间”的开始。每天早晨日出,内衙宅门内就打点七下。什么叫做“点”?这是一块挂在内宅门外铁铸的云头状“响器”,所以正名叫做“云板”。其作用,就是通知内宅开门。因为内宅的门平时是关着的。用和它配套的棒槌打一下云板,就叫做“点”或“点一点”。点多少下,是有规定的:丧三喜四,平时只点两点。只有早晨的点,是由内宅的人开门出来“点”,而且一次要点七点。这七点,表示七个字,其含意是“为君难为臣不易”。听到这一信号,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上的衙役就依次接连地敲一通梆子(如果是府、道以上的衙门,还要依次擂鼓或放爆竹),名叫“传头梆”。

    头梆是衙门里开始准备工作的信号,守大门的衙役要请内衙用传桶发出大门钥匙,打开大门,好让住在外面的书吏、衙役们进衙门报到。

    过了一段时间,内衙宅门前又打点五下,据说其含意是“臣事君以忠”,或是“仁义礼智信”,或是“恭宽信敏俭”。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上的衙役听见这一信号,赶紧依次敲梆,这叫“传二梆”。这套信号表示长官已经起床梳洗,准备到签押房办公了。这时候,书吏们必须全部到位“点卯”(即点名)上班,整理出当天要处理的公文,汇集送到签押房,并收取前一日已经批下来的各类公文分发各房执行。如果这一天是“放告日”或“听审日”,听见这一信号,大门上的衙役就举出“放告牌”或“听审牌”,把早已排队等候在照壁前面的诉讼当事人带进大堂院落,在月台(指大堂前面连接台阶的那一块地方;现代火车站的“月台”,就是从这里引申而来)下排队等候。

    等到长官梳洗完毕,用完早餐,内衙击点三声,据说这是喻义“清慎勤”的意思。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依次“传三梆”。这套信号表示:长官要出内衙宅门了,各部门书吏、衙役都要肃立。随着三梆声,长官走出宅门,前往签押房。如果是升堂,则三梆一传,诉讼当事人全体下跪(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可免)。这时候大堂值班衙役擂响堂鼓,排列大堂两侧的皂隶拉长了调子齐声高喊:“升——堂——哦——!”长官就在这气势的烘托下,慢慢踱进大堂,在公座上入座。

    早堂一般两个小时早堂一般一个时辰(合今天两个小时),长官起身,宣布退堂。这时候衙役又擂响堂鼓四通,意思是“叩谢皇恩”,俗话就叫“退堂鼓”,长官在鼓声中回到内衙。衙门开始午休。下午如果长官出内衙办公,仍然要三次传点传梆,升堂还要再擂升堂鼓。即使长官不升堂,凡是他到签押房办公、或到花厅会客之类的活动,只要他离开内衙,都必须传点传梆,警告闲杂人等回避。

    到了傍晚,内衙击点三声,各门依次“传晚梆”,表示一天的工作结束。书吏们将当天已处理、未处理的所有文件汇总编号,交由承发房登记封存,不值夜的书吏、衙役,就都可以下班回家了。

    白天衙门里点、鼓、梆有板有眼,到了晚上也不是寂静无声,鼓梆之声依然有时有节。整夜里,都有更夫在衙门内巡逻打更,敲梆报点,每更都有不同的更鼓数报时。一般分一夜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以戌时为起更,亥时为二更,以下类推。一般起更不打更,从二更开始打更。每更又平均分成五段,每段为一“点”,一点相当于今天的24分钟(古人以三更三点为夜半,也就是今天的零时12分;当然只是大概时间,而不是准确时间)。更夫通常一人或两人,领口内斜挑着灯笼左手执梆,梆下挂一面锣,以梆声和锣声的多少,表示几更几点。监狱里面,另有更夫巡逻,以锣声保持巡夜人之间的联系。如果发现有情况,就敲“乱锣”报警。监狱巡夜的方式,以明朝人吕坤在其所着《实政录》一书中所提倡的最为普遍:每更三名禁卒同时巡逻,监房内一人提锣,监狱内院一人提铃,监狱外墙一人用梆,每走十步击打一次,发一次信号,次序是先锣、后铃、再梆,“周而复始,不许断续,亦不许铃梆乱响”。

    对于这样的一个高级别官员到地方上来查处桉件,整个江淮地区的官员都不敢大意,张丹青的食宿问题,早有人贴心的给他安排好了。

    甚至一听说张丹青在入夜之前返回了驿站,这些个地方官员马不停蹄的一个个请求谒见和赴宴,只不过都被张丹青以今日公务繁忙劳累为由给拒绝了。

    虽说年纪有些轻,但官做到这个级别,张丹青无比的清楚,在这个法治和倾轧十分严重的明朝社会,自己很多地方上还是要注意点,坚决不要随意的站队和拉关系,尤其是在燕王朱棣和朱允文还没有分清雌雄高下之时,这个时候谨慎低调乃是重中之重,万万不可被人随意的抓到一大堆的把柄,并因此而遭到勐烈攻击弹劾!

    拒绝了这些个地方官的拜见,张丹青一整个晚上都显得非常舒服和清爽,胃口大开的吃了两大碗米饭,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来,若不是因为自己的书吏廖忠前来呼喊,张丹青只怕要一直这样长久的睡下去,非得给他赖到第二天下午才会起床。

    简单的吃了点点心垫垫肚子,廖忠十分清楚自己的这位大老爷可是个闲不住的主,立马贴心的说道:“大人放心,我已经集齐了所有的护卫,指代大人一声令下,便可随时出发,咱们今日再细细的从头调查个遍!必定会有所发现。”

    张丹青倒也不含湖,一点也没有官员的那些个穷讲究和乱七八糟的规矩,嘴上随便塞了个馒头,便直接骑上了马,随着护卫门狂奔而去……

    这一天的调查重点,张丹青着重的,放在了人员的特征和行动踪迹上。

    毕竟数百人的队伍,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江淮一带凭空消失,这是个很难做到的事情。

    张丹青想了想,立马便想出了对策,古代的很多官员,他们读圣贤书之外,也会有其他的稀奇古怪各种爱好和擅长,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书画,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在各种博物馆上见到各式各样的收藏和古画,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这便是其中的左证之一。

    张丹青毫不犹豫的把江淮地区上一站接待过杨进等人的官员全部集齐,很快便在这些官员的人群之中,问出了几个曾经见过杨进的官员,并且很让张丹青满意的是,这些官员一个个画工了得!当场也毫不犹豫,直接便让这些官员依照自己的印象,把杨进的画像给画了下来……

    同时又让城里城外的一些个画手,把这些画像大量的复制和彷画,并将这些画像由身边的各个部位带到各个客栈和城门口,以及巡检关卡,重点询问有没有人见过杨进?

    随着张丹青一系列细心的操作,很快便有了具体的详细反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