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达园会意
作者:东人   我的1999最新章节     
    第750章达园会意
    众人看在眼里,心里隐隐生出一股不安。
    很快他们的不安得到了证实。
    直起身的唐万新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
    “截止到现在。
    德隆金融板块的债务已经堆积到了340亿华夏币,实业板块的债务堆积到了230亿华夏币。
    德隆集团总负债570亿华夏币。
    德隆的实际资产只有400亿华夏币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170亿华夏币的债务无法填补。”
    此言一出,会议室中瞬间哗然一片。
    所有人都明白德隆的财务状况很糟糕,但绝没想到已经糟糕到了这种地步!
    更让他们不解的是,在德隆处于困境的时候,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极力隐藏真实的财务状况,方便引入战略投资者。
    所有之前跟德隆谈判的资本,要么退缩,要么条件会更苛刻。
    议论声瞬间塞满了整个会议室。
    张业光放下资料,神色凝重的看向唐万新。
    但这不妨碍唐万新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其他人也纷纷看了过来,眼神中透着询问。
    基本上人手一份。
    汇源、三维矿业、jj迪厅等等,都是徐良旗下的资本收购。
    深深吸了口气。
    张业光暗道一声‘果然’。
    带着金丝眼镜的肖阳正色道:“我向各位保证,这份资料中的每一个数字都经过我们财务部的反复核算,绝对不会出现半点错漏。”
    但知道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主动暴露,不能不让人好奇其中的原因。
    唐万新挥了挥手,站在他身后的秘书站起身,把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发了下去。
    说话的人脸型瘦长,带着一双金丝眼镜,较高的眉骨搭配狭长的双目,眼神显得格外犀利。
    “唐总,德隆的财务状况真有你说的这么糟糕?”
    这话一出,仿佛一颗炸弹,震得德隆所有股东脸色大变。
    唐万新沉声道:“我明白你们的困惑。我之所以把德隆的资产负债表告诉你们,主要基于两点。
    其实汉华资本的基金份额是徐良为了收购顺利,给德隆集团董事们的一点甜头。
    “汉华资本和徐良先生的条件很简单,他们全面接手德隆集团的所有债务,让各位可以安全退出。
    再加上徐良和汉华拥有的庞大资本,放眼全国也只有他们能收购资不抵债,而且净负债高达170亿华夏币的德隆集团。
    第一,杜绝那些滥竽充数,或者只想着趁机占便宜,对解决德隆困境毫无帮助的投资机构。
    张业光的话也是所有人想问的。
    “唐总,您的意思是说,徐良和汉华不会给我们一分钱,就想拿走整个德隆集团?”
    第二,我已经找到了愿意接手德隆的投资机构。”
    “这是老肖做好的整个德隆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你们可以看一看。”
    现在唐万新主动暴露,可以肯定,只要今天的会议一散,明天德隆的真实财务状况就会传出去。
    张业光作为德隆老人,当即忍不住问道。
    作为德隆国际首席财务官,这是他必须拿出的保证。
    “新勇,你觉得以德隆现在的处境,除了徐先生,谁还会接手这烂摊子?”唐万新平静道。
    嗡嗡……。
    张业光目光迅速从唐万里、唐万平等人身上扫过,看着他们平静的样子,显然唐氏家族内部已经达成了一致。
    他之所以主动暴露德隆集团的资产负债表,就是打消公司内部其它董事的侥幸心理。
    唐万新平静道:“收购德隆集团的机构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汉华资本’,以及福布斯全球第三大富豪徐良先生。”
    双方合作很愉快。
    这么高的负债下,愿意接手德隆集团的机构少之又少。
    他们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财富,带不来半点好处。
    众人翻了翻,一行行欠款和债务,看得人触目惊心。
    “唐总,不知道是哪家机构愿意接手德隆集团?条件如何?”
    “唐总,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和智慧,肯定很清楚,在这种关键时刻拿出这份资料,对德隆接下来的融资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但你依然这么做了,我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
    唐万新作为德隆领头人,不会不知道这种情况。
    另外,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徐良先生同意,汉华资本旗下的私募股权基金,会给各位留下一定的份额。”
    德隆集团之前就有多次跟汉华和徐良之间的交易。
    甚至可能只有资本雄厚的徐良。
    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就算他们愿意把德隆卖给徐良,其他人不同意,他们的决定依然通不过。
    “这可不一定。目前跟我们接触的企业当中,不管是jp摩根,还是美国国际集团实力都在汉华资本之上。
    他们未必不愿意接手德隆。
    而且,德隆负债虽然严重,但我们的资产却具备稀缺性,就算要卖给汉华和徐良,也要争取更好的条件。”
    聂鑫勇目前是老三股之一湘火炬的董事长、法人代表和总经理。
    京城总府置业法人代表,株洲火炬活塞销有限公司法人,魔都和达汽配公司法人。
    京城汇科盈高新技术公司法人,株洲湘火炬环保科技公司法人,京城基正禹人水务有限公司法人。
    从这一长串的头衔便可以看出,他是德隆集团内部的核心高层。
    “我觉得聂总说的没错,汉华的投资应该慎重!”
    一个穿着西装的胖子开口道。
    他叫郑荣鑫,是湘火炬监事。
    “我们应该先跟摩根和aig谈一谈,如果他们确实拿不出更好的条件,再跟汉华谈也不迟。”
    一时间,六七人都附和起来。
    唐万新看在眼里,眉头微皱。
    跟所有大型集团一样,德隆内部也少不了权力斗争。
    了解德隆的人都知道‘达园会意’。
    那就是1997年5月,德隆董事局在京城达园饭店召开会议。
    通过这次会议,德隆确立了‘产业整合的战略路线’。
    唐氏兄弟一直把“达园会议”吹捧为“德隆发展史上的遵义会议”。
    而参与达园会议的二十七人,也被称为德隆内外戏称为‘达园二十七将’。
    这二十七个人是德隆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
    但这二十七个人又因为地域、管理理念等因素的不同,分为两大派。
    第一大派是德隆起家时,跟着唐万新从疆省走出来的老兄弟。
    他们资格老,权力大,虽然后期跟不上德隆发展的需要,但颇念旧情的唐万新仍然让他们占据高位,可以称为‘守旧派’或者‘西域派’。
    非疆省的德隆‘老战士’多是后期加入,虽然也有些良莠不齐,但总体上比德隆起家时的人更优秀一些,这部分人可以称为‘革新派’或者‘关内派’。
    那些德隆发展起来后,加入进来的高端人才,无疑更青睐‘关内派’。
    守旧派的核心就是张业光。
    而革新派的代表则是聂鑫勇。
    需要说的是,德隆内部还有一个中间派,他们不结党,一心做企业。
    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各个能力出众。
    其中的代表就是德隆元老‘黄平’。
    现在聂鑫勇竖起反对的大旗,自然得到了不少‘关内派’的拥护。
    “新勇,我们跟摩根和aig接触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些洋人心里打着什么主意谁不清楚?
    在德隆资产负债表没有公布之前,他们就一个劲的压价,等今天这份资产负债表公布出去,你觉得他们还会冒着承担570亿亏损的风险,收购德隆集团?”唐万新冷笑道。
    聂鑫勇脸色微变。
    摩根和aig最近的表现,确实不是能承担损失的样子。
    更何况德隆的债务窟窿也太大了。
    下意识的想提一下国企,但话到嘴边又停下了。
    他这样随意转换目标,又拿不出让人信服的证据,很容易给人留下故意阻拦收购,以满足私人目的的印象。
    目光一转,一个眼色使过去。
    郑荣鑫看在眼里,立即开口道:“唐总,即便摩根和aig不行,我们还有国企。”
    “国企?哪家国企愿意承担德隆570亿华夏币的债务窟窿?
    宁镐凝还是李耀贤?
    他们愿意为了德隆赌上自己的政的治前途?
    民营企业就更不用说了,它们手里的流动资金全加起来,还不如德隆债务总额的十分之一。”唐万新淡然道。
    他的话让会议室内的氛围静默下来。
    是啊。
    现在能够承担德隆集团570亿华夏币窟窿的机构少之又少。
    拥有大量现金流的汉华,可能是唯一的一个。
    “唐总,德隆集团的债务总额真的有570亿?”
    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问道。
    唐万新脸色一冷,随着德隆的逐渐崩溃,他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公司内部的威信大不如前了。
    换在之前,谁敢这么公开质疑他的决定?
    首席财务官肖阳刚要开口,被唐万新拦住了。
    对方的枪口明显就是冲着他来的,没必要让老部下给自己挡枪。
    “付忠,怀疑我捏造德隆的财务信息?”
    身为沈阳合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付忠,是铁杆的‘关内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