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六只基金
作者:东人   我的1999最新章节     
    第734章六只基金
    “妈,嫂子,某人脸皮真薄,这么大了还不让人说。”
    “徐梦……。”
    徐良一声怒喝。
    “妈,嫂子保护我。”
    小丫头高呼一声,跟召唤奥特曼一样,丝毫没在怕的。
    看着虎视眈眈的老娘和怒目而视的媳妇。
    “得,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徐大郎小脸一扭,转身找自己老爹去了。
    别墅的活动室里,徐永培正跟徐良医疗团队的负责人周鸿运在下象棋。
    看他进来。
    “徐先生。”
    周鸿运连忙起身打招呼。
    朝他挥了挥手,示意不必多礼后。
    在旁边的小马扎上坐了下来。
    徐老爹看了他一眼,“你不是在客厅跟她们聊天吗,怎么跑过来了?”
    “想你了呗,过来看看。”
    “得了吧,老子还不知道你?肯定是被训了,在晓阳生孩子之前,你妈肯定不会给你好脸色。”
    “感情您早就知道?”
    “之前就提醒过你,可你非不听啊。偏要往她们脸前凑,现在吃亏了,知道找你老爹了?”
    “是啊,之前我怎么就没听您的呢。”
    说着,把棋盘一划拉。
    “哎哎,干嘛呢,我眼看就赢了。”
    徐永培不干了。
    “老周看在我面子上肯定不会真跟您下,咱爷俩来。”
    “就你这臭棋篓子,也好意思跟我下?”
    “老徐同志,吹牛也要打一下草稿。还臭棋篓子,我让你个马炮,你都未必能赢。”
    爷俩谁也不认输,很快杀在了一起。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过了元旦后,徐良又恢复了忙碌。
    旗下各个公司的年报都等着他批阅,公司的年会他虽然不参加,但线上的视频会议却不能少。
    所以元旦到春节这段时间是他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给。”
    姜晓阳递过来一叠文件。
    “公司今年到期的几支基金的营收报表。”
    徐良接了过来。
    04年底到期的基金有6支。
    火星1、5、6、7号基金。
    印度洋1号基金。
    青龙2号基金。
    火星1号基金募资15亿华夏币,以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为主要投资方向。
    火星5号基金是陈士骏负责,募资1.8亿美元。
    skype、myspace、领英等都是他的旗下。
    火星6号基金,原本是刘志平负责。
    后来他转到资金量更大的8号基金后,徐良挖来了沈男鹏。
    曾经的6号基金管理着1.7亿美元的资产。
    旗下有安踏、华夏银行、大同石化等企业。
    沈男鹏走马上任后,徐良分配给他15亿美元。
    这家伙确实厉害。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投了如家酒店、汉庭酒店、科沃斯、东易日盛、业之峰等潜力不错的企业。
    火星7号,原本是段勇平负责,募资1亿美元,旗下有服装和化妆品为主的垂直电商asos,车类垂直电商埃德蒙兹公司等等。
    四支基金里,盈利最丰厚的陈士骏管理的火星5号基金,别的不说,只是skype这一单,就让公司大赚一笔。
    目前,ebay已经正式跟skype签订了收购协议,31亿美元收购skype全部股份。
    这样一算,持股23%的火星5号基金,赚了7.13亿美元。
    近百倍的回报率也成了汉华北美风投部门目前为止的招牌案例。
    再加上领英、myspace,大数据公司palantir,类似大众点评的yelp等等。
    五号基金成立两年下来。
    虽然还没有公司上市,但至今为止投资的公司已经超过20家,退出了3家,最著名的案例便是skype。
    投资失败了4家。
    其余的公司大多数都被之前增值了。
    虽然这一块很难衡量,但只是skype的回报,就把火星5号的回报率拉到了每年200%。
    在风投界已经算是顶尖水准。
    “10亿美元,老陈申请了这么多钱?”
    姜晓阳道:“我跟陈士骏沟通过,他说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受风投公司的追捧,往往一个项目好几家公司竞标。
    之前一家初创公司a轮两三百万美元就能拿下10%的股份,现在5%,还要竞争。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资金。
    而且他也想要投资一些顶尖项目的c轮、d轮,需要更多的钱。”
    徐良点了点头。
    “现在不止美国互联网公司受热捧,国内的互联网初创公司也一样,而且以后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到了明年,说不定就是资金比公司多了。”
    “美国大放水,市场上的热钱太多了。”姜晓阳忍不住道。
    美联储已经把联邦储备利率降到了史无前例的1%左右,谁也不会傻的把钱存银行,或者买国债。
    滚滚洪流基本都进了资本市场。
    大水漫灌,深刻的影响了全球商业格局。
    “我们改变不了大势,汉华要做的就是顺着这股大势赚钱。”徐良道。
    姜晓阳附和着点头后。
    “卢炳云给1号基金申请8亿美元的风投额度,我感觉有点高了。
    目前国内的生物制药、医疗设备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8亿美元未必能投的出去。
    而且,她管理1号基金两年,投资回报率只有38%,堪堪达到行业平均水准。
    让我有些怀疑她的能力。”
    徐良看着1号基金的资料。
    卢炳云接手1号基金两年来,投资的企业有13家,再加上之前1号基金积累的企业。
    总计管理23家医疗、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公司。
    目前上市了三家。
    投资失败到没有。
    毕竟医疗、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公司,不是互联网,大多数都有实体资产的支撑。
    同样的,这类公司也没办法获得互联网公司那样的高估值。
    “你跟卢炳云聊过吗?”
    “当然,她看中了国内那些还没上市的大型药企,像华东医药、修正药业等。”
    “她有把握拿到这些企业的股份?”
    “当然免不了要借公司的能量,以及你这位世界级富豪的名头。”
    以徐良现在的地位,如果他是一家公司的股东,那么自然会为这支股票背书。
    大机构投资的股票,天然会让股民更信赖。
    “你是怎么想的?”
    “原本我打算拒绝的,这些大型药企虽然不错,但成长性远没有初创企业来的好,不过收购德隆后,公司会进军投行业务。
    这些大型企业将成为我们投行业务的基石。”
    对投行而言,企业上市会赚一波好处,将来这家企业发行债券,买卖看涨期权,增资扩股,并购和充足,都离不开投行。
    可以说,每一家大型企业都是投行的业务保障。
    “那就答应她,左右不过8亿美元而已。
    而且卢炳云是一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
    “你这么看好她?”姜晓阳道。
    徐良肯定的点了点头后笑道。
    “虽然她两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只有38%,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但你也别忘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在投资行业,能保持稳定盈利的人本身就非常难得。
    你之所以觉得她不出众,不过是被汉华本身影响了。
    你把我负责的那些基金从汉华摘出来,再复盘剩下的汉华所有基金的回报率,就会发现卢炳云做的很不错了。”
    姜晓阳愣了一下,略作思索后,便及时醒悟过来。
    “我好像真的被你这家伙影响了。”
    “这很正常。人的天性如此,本能的会关注那些更成功的人。
    你天天看着我一年百分之五百,甚至百分之一千的超高回报,时间久了,自然就觉得38%不高。
    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已经很优秀了。”
    姜晓阳点了点头,看着面前的男人。
    “人家都说‘少年得志便猖狂’,短短几年就赚到了别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怎么还能这么清醒?”
    徐良脸上露出骄傲,“因为你男人我是天才!”
    他一个两辈子加起来都快七十的人了,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心境早就打磨的不说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起码基本的冷静还是有的。
    而且他也很清楚自己现在成功的原因。
    自然不会傻的目空一切。
    不过在自己女人面前该吹逼的时候还是要吹逼。
    “嘁,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嘴上嫌弃,姜晓阳眼神中却透露出一抹崇拜。
    她也是豪门贵女,如果不是徐良的光芒过于耀眼,她又怎么可能委屈自己,对男人的花心视而不见?
    徐良算了一下,四支基金。
    1号基金8亿美元,5号基金10亿美元,6号基金15亿美元,7号基金1亿美元。
    汉华风投部门05年总共需要募资34亿美元。
    相比之下,汉华风投部门四支基金两年内赚的12.9亿美元,平均回报率38.9倍。
    主要是skype一下子把整个回报率拉高了。
    扣除15%的长期资本利得税和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再扣除15%的基金分红,再扣除50%的投资人分红后。
    汉华风投部门总计获得4.62亿美元的净盈利。
    对比其它风投公司,盈利还是颇为不菲。
    不过比起红杉和凯鹏华盈还是差了不少。
    今年他们仅从google的上市中就赚了不下15亿美元,而且他们持有的股票,因为google还在上市锁定期,并没有全部出手。
    等锁定期一过,按照现在google不断膨胀的市值,他们又能赚十几亿。
    看得让人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