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四章:南征!
作者:凑要饭的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最新章节     
    一个个本来没有什么身份格调的,一下子得势,暴发户心态免不了。

    本来没什么讲究的东西,都得让这些弄出讲究来。

    不为别的。

    就是为了彰显自己那点地位。

    正黑旗内的一个个杀才也免不了俗。

    随着各族在城内分区而居,但又混迹于城内各个市场之中,文化的冲击与交融就开始了。

    其中汉人文化不出意外的保持了绝对的优势。

    在大明商人的主导下,文化潮流尽在汉人之手。

    “六必居的酱菜啊,想不到在这儿也能吃到,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没有六必居的酱菜啊!那就开不了门!”

    “讲究!”

    “小辫儿就得怎么绑,这才跟王爷的一模一样呢。”

    “地道!”

    当然,目前正黑旗中搞这些骚操作的只是第一批通过战功晋升且获赏家底丰厚的一批。

    只要军制依旧,那么对战力影响不大。

    毕竟军队的腐坏从来就不是讲究崩了的。

    是从军备,军制,官制全方面一起崩。

    所以同样在京师讲究的满清京营八旗还是能够展现出应有的强悍战力。

    满清豫亲王多铎率先领兵脱离陕南战场,在正黑旗秋收的功夫直奔山海关,中途因为正黑旗退却所以转向大同。

    加入了济尔哈朗对大同的围困。

    本来在此之前大同总兵姜瓖已经开始尝试反攻,且因为地方势力的支持与满清兵力不足所以颇有成效,顺道趁此机会抢收了一部分大同一带的粮食。

    但在多铎抵达后,他又不得不退回大同,死守城池。

    随后阿济格也折返回到京师,稍做修整后就引兵奔赴山海关,沿途征用大量人力,要火速修缮山海关防线,并在山海关前后都挖掘战壕。

    同时满清内部调整兵力配比,将吴三桂,孔友德等汉臣都派遣到南方与明军对抗,清军专注于平叛,守护京师与山海关。

    大清已经在京师扎根。

    再无退路。

    所以对于剃发的汉臣,当百分百的信任,方能度过即将到来的危机。

    这是多尔衮在只召见了满人宗室勋贵的王大臣会议之中作出的决断。

    而远在潼关。

    郑成功部终于缓过一口气。

    只不过这缓过一口气的过程是在揪心。

    本地粮草是供应上来一些,但漕运才是供粮草主力。

    漕运供不上来,大军驻守还好,想要动起来,郑成功这个总督大将就得自己去想办法给手下兵将寻饭辙。

    毕竟‘送十到七’的事儿到郑成功这儿,已经变成‘送十到五’了。

    就这,还是水运的部分。

    转为陆运之后,还要再少一成。

    毕竟漂没可不只是存在于水运。

    在陆地上。

    也会被大水冲走。

    满清处境越是艰难,受正黑旗冲击致使其秋收损失越大。

    大水冲走的就越多,地方能供应郑成功的粮秣也渐渐稀少。

    好在王承恩站了出来。

    开始让宝船厂向郑成功部供应粮草。

    但也因此,动了漕运的蛋糕。

    朝堂之内‘王阉’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了。

    至于郑成功为什么不动用自己的力量

    因为也很简单。

    从进入南京之前,郑芝龙就对麾下核心将领与儿子说的明明白白。

    “南京大权!当入我手!”

    当时隆武召见他的时候他便把一切都盘算好了。

    入京挟天子以令诸侯,多是一件美事啊。

    青史留名或改天换日,都可以运作嘛!

    但进入南京后,隆武对郑森一阵封赏加赐名赐姓,赐下的权柄让郑芝龙这个当爹的都有些眼红,更是委以重任。

    随后,原本打算要一家人里应外合,一人执掌军务,一人以锦衣卫都指挥使身份操弄朝政的郑鸿逵也不是很配合。

    一进入南京,家底嫡系被儿子分走一小部分。

    弟弟反而在努力的维护皇权。

    和原历史他仗兵拥立隆武可不一样,如今的隆武奉诏得位,合法正统,天下遵从。

    这就导致他带来的兵力反而成了给隆武壮声势的了。

    跑一趟除了先是南安侯,然后又得南安王爵位后,再无所获,自身势力还被分割出去了一部分。

    没错。

    如今的郑成功,已经和郑芝龙分割开了。

    此时的他算是单独领导着一支势力,一支集团,一支军队,能从郑家获得的帮助并不多。

    指望一心要当土皇帝的人豁出去匡扶社稷。

    难。

    所以郑成功正等着王承恩送来粮草,好让麾下兵力有腾挪征战的能力。

    朝堂之中的隆武也派了都察院监察御史要管束漕运。

    就是不知道这御史什么时候被自杀。

    这里顺道提一嘴四川之中的大西。

    与羌人,藏人土司的对抗还算顺利,镇压屠杀过后,蜀中又宁静了许多,而大西也将筹备出川征战作为国中第一要务,准备年关一过就奔着湖广而去。

    “走了啊!”

    “聚兵咯!”

    “南征的日子来的快啊!在家好好呆着,爹要是没回来,那就去找你浑图叔,让他帮你把旗丁身份先继承下来!”

    “爹!”

    “哭甚!给老子憋回去!晦气玩意儿!”

    秋收后飞速降温的辽东,一名名黑衣人身上裹着厚棉衣棉帽,提溜着自己吃饭的家伙,抱团搭伙向各自的牛录报道,随后在牛录章京的率领下逐步向上级汇拢。

    “哟?手笼子?上头不是发手闷子了吗?”

    “懂个屁,闷子加笼子,打起仗来手一点不带僵的!学着点吧!现在去买一个还来得及!”

    “再说一遍啊!手闷子!帽兜子!棉鞋!缺的赶紧报上来!咱们还有剩下的给配发!等配发的没有了!那可就只能自己城里买了啊!一个时辰内买不到!过阵子冻手冻脚可都是自找的!”

    “嘿!瞧瞧!咱这皮子做的可比棉布做的穿着舒坦,瞧瞧这毛,一吹一个旋儿。”

    “巴牙喇营先行,至锦州后,与厄济根麾下黑旗蒙古共往宁远。”

    “各军军备若有严重欠缺,可抽调兵丁促成临时牛录先行,后续兵力补齐后,与第一批粮草辎重同行。”

    按照计划下达将令,催使第一批兵员动身。

    说着朱由检却又稍稍迟疑,随后转向依旧是戎装打扮,但平添了些首饰,还在腰间佩上了博多克什进献的一柄华丽短刀的女儿。

    “我儿当真要随军出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