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二)顾梅望绸
作者:李蘅君   痴语录之十一惹最新章节     
    这场荒唐逼宫以失败而终,皇后娘娘像是一只袋子的束口,里头将陛下瞧着碍眼的都收拾尽了,一提这束口,便一网打尽。

    顾家是提前晓得消息的,顾四顾五留在昙城便是为了守住宫中安稳,自然,那帮叛军也并没有这样本事,自陛下携众臣而去,盘桓外城数日才动手,城门还未破开,皇后被禁足的消息便传来,一时军心涣散,不战自败。

    十一皇子尚在襁褓,陛下也并不少这么个儿子,昙珚大抵会随着母亲一同被锁入冷宫。皇后是安氏女,生为公主,嫁为皇后,怎堪落败?顾照卿之“失踪”,便是她一手促成。顾九小姐既敢随同,心中自是分明。阿照要提防的人太多,看似一片祥和,其实君臣夫妻兄弟亲族之间暗流涌动,她虽知晓一些人物所属派别,却也不知这些是否便是全貌,更不知他们是否暗中另外有所倚赖。

    顾九小姐知道自己比起普通的官家小姐,是有一些特别的用处的。小姑娘总是容易令人放下戒心,比之男子,在某些方面行事更为便利。她来此,不为玩乐,而为父兄分忧。说大一些,是为忠君爱国。是非曲直,人人各有衡量。内忧外患之下,她绝不会做个看客。前三日她骑射之处,莫不是绕着陛下与父兄周围,闲逛时也并非漫无目的——虽然看起来如此,然则非也。阿照与那些名单上臣子家中的小姐夫人们探听消息,在各处观察是否有异动。这些夫人小姐们大多并不知即将到来风雨,知道什么,也尽与她说了。偶尔碰到几个戒心十足的,阿照便会在心中记下,同收集来的消息一并写下,于嬉闹间隐蔽地递给兄长,兄长再传父亲,父亲呈与陛下。

    大概是第四日临近皇后起事时,独自驱马漫步,阿照透过冬日下的荆棘枯枝阿照远远的瞧见邱意远与颜杏并肩而立于白雪红梅前,好一对璧人。呆看片刻,勒马回身,皇后娘娘身旁的一个宫婢向她行礼,“请顾小姐安。天寒地冻的,您在外头呆了这么久,我们娘娘想请您过去饮杯热茶,叙叙家常。”

    顾家的高枝上,独有阿照一朵花,谁都想把她摘下来,令整个顾府为己所用。外人当她不学无术好拿捏,她也懒得辩解。如今皇后娘娘想以她为质牵制父兄,却是痴人说梦。阿照料想这宫婢不会只身行动,往后看果然有几个着盔甲佩刀剑的侍卫跟随。这位姨母的虚情假意未免太过不加修饰——来此几日皇后娘娘都不曾唤过自己,此时风声鹤唳,阿照猜她也许是被陛下的障眼法迷住了,错判形势,预备动手却要给自己留个后路。说她蠢,倒也不尽然。

    旁人看顾照卿,依旧是散漫。

    “也好。”顾九小姐不紧不慢地向皇后那儿去,路上见了一枝蜡梅,便自顾下马,从怀里掏出个指甲盖宽的流苏绸带,将其系在梅枝上,神色轻快,“这枝花绑上我的带子,便是我的了,待会儿回去我可要摘下来养在白瓷瓶里。”

    宫婢侍卫只见顾九小姐上马之后还是惦记那枝蜡梅,一步三回头地望,却不知她望的不是花,而是那段前几日从邱意远提来的绑缚点心的盒子上解下来的流苏绸带。那点心她放了数日舍不得吃,如今是再也吃不得了。这绸带她随身放着,虽也自鄙肖想有妇之夫,可这样卑微的欢喜也不碍着谁。可这样卑微的欢喜,如今也都抛却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