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合同书利益相关
作者:尽行客   穿越古代养家日常最新章节     
    可孟舒珀确实担不起事,据说在京城就跟一些不干正事的官家子弟待在一起玩乐,养鸟斗蛐蛐什么的。
    虽也没干什么出格的坏事,但确实文不成武不就。
    就是家中突逢巨变,也被其他人保护得很好。回昭州的路上,就他一个人还带了花钱赎回来的贴身小厮。
    因为他是孟二爷的幼子,又是孟舒瑞这代里年纪最小的,从小全家都宠他,所以才养成了这么一副性子。
    对了,他娘跟丈夫感情甚笃,又出自武将家,性子彪悍。
    所以就包袱一拎,把儿子丢给大房,随着被流放的孟二爷到边城去了。
    可怜的孟舒珀,姐姐随姐夫外放,娘跟爹跑了,就一个人跟大房回老家。
    不过孟家其他人对他倒挺好的,就算二房只有他一个待着,也没亏待了去。
    吃穿用度跟孟舒瑞他们是一样的,甚至更好几分。
    何言信跟哄孩子似的,说:“你别急嘛,等到时候开工,不就能知道是做什么了吗?”
    孟舒珀却不傻。“你可别哄我,现在你告诉我,我不就知道了,为何偏要等到时候呢?”
    何言信不是不想告诉他,只是孟家知道要做什么的只有孟舒瑞跟孟老夫人。
    若太多人知晓,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更别提孟舒珀看着就挺不靠谱的。
    哄的不行,那就只能讲理了。诚实说,何言信并不讨厌他这个人。
    “舒珀,不是哥不告诉你,只是……”他凑近耳语。
    孟舒珀听完,满脸复杂的看着还没成型的地盘。
    就这?还机密?需要严密保护?
    不过既然何言信都说的这么严肃了,他也就不再追问。
    终于把人哄走的何言信舒了口气。
    开玩笑,做玻璃的厂在这个世界当然是机密咯。
    这个世界的本土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琉璃,只是由于技术不到位,色泽浑浊。
    而市面上透明度很高的琉璃都是舶来品,价格贵得不能再贵,都是上层人家才能用得起的奢侈品。
    可想而知,若他们做出了玻璃,得在大安引起怎么样的轰动。
    而何言信呢,不好意思,在现代他父母就是做玻璃制品起家的。
    虽然后来产业扩大,规模较小的玻璃厂已经交给职业经理人负责。
    但何言信小时候可以说是在厂里长大的,爸妈工作忙顾不上他时,他就在厂里窜来窜去。
    看那些老师傅加工刚出炉,黄橙橙的玻璃原料,把它变成各种各样形状的产品。
    那时候做这些基本还都是人工,后来就变成机器了。
    而制玻璃的原理在他长大后系统的学过,步骤都清楚。加上在厂里的所见所闻,可以说非常熟悉。
    所以当得知孟舒瑞在烦恼家里开支时,何言信觉得自己的想法可以提前实现,不用再等积累资金后慢慢来了。
    孟家有现成的地,何言信有技术,双方一拍即合。
    他们签了合同,各出一百五十两银子做启动资金。
    何言信的钱…好吧,又是宋叶箐赞助的,他本来要写欠条,但宋叶箐拒绝了。
    行呗,反正赚了钱都是要拿回去交给她的,都一样。
    而孟家在老宅估计是还藏了钱的,所以才拿得出来那么多现银。
    由于何言信还有技术入股,所以合同上定的是他家六分利,孟家四分。
    股份也一样,写着宋叶箐名字的合同上占百分之六十。
    何言信这是直接把现代公司的那一套搬过来了。
    拿合同给孟舒瑞看的时候,可让对方惊叹不已,认为这“合同书”巧妙绝伦,上边把所有事情写的明明白白。
    当然,为了合同效益,他们还请了代表何言信这方的里正跟孟氏家族威望最重的族老做公证。
    到分利益的时候就靠合同办事了,谁来说都不好使。
    而里正跟孟家宗族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
    厂里招人肯定得优先选他们家的人,而且是比较重要的技术工。
    何言信没打算全部由自己来,那不得累死?
    所以得培训一些技术工出来帮忙制作。
    而原料、配方那些自然是只有何言信一个人掌握着。
    至于方子的由来?又到了原主祖父出场的时候了。
    何言信跟孟舒瑞说的是,何祖父去过域外,偶然间得到了琉璃制作方法。
    可还没等用这个发家呢,就因为一场病去世了。
    后来他试着做了一次,发现这个方子竟然是真的。
    何言信给孟舒瑞看了宋叶箐空间里一面从化妆品上扣下来的小镜子,用来证明他是真的有能力制作出来。
    虽然是骗人的,但当然得这么说,毕竟人家也不是傻的。你空口无凭,谁能付出信任?
    何言信决定先制作较为简单的玻璃餐具,面积小。
    而且只要制作好模型压制就能出成品,比其他的方便很多。
    整片的玻璃窗的话,切割就是个大问题,暂时不考虑。
    因为原料是石英石,熔点很高,1300多度。
    所以炉子也是专门设计过的,尽量不让温度流失。
    煤炭在这世界已经开始小范围使用了,何言信去谈过一批,只是数量不尽人意。
    卖方说,他可以去仪州多进一些,但要等三个多月。
    其他货源也得找合适且稳定的,可谓是一环扣一环。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可有的忙,何言信得开荒种地,还得忙生意。
    今天是初一,宜动工,祭祀。
    家里,宋叶箐动手亲自做了供饭,然后带着兄弟俩进了内院的正房,也就是何言信住的那屋。
    房间大,分成了两部分。何言信睡右边,而左边摆了供桌。中间用柜子那些阻隔开。
    供桌上是何家宋家的牌位,以及两个无字牌。
    宋叶箐点香,让两个孩子跪下来磕头。
    尤其是无字牌位,更是让他俩重重磕了三个头。
    因为那是原主夫妻俩的。由于他们同名同姓,就没有特意写上名字。
    也担心今后兄弟俩识字后,会很奇怪怎么父母尚在,却立了灵牌。
    对于要不要告诉两个孩子,自己其实已经不是他们的父母这件事,宋叶箐跟何言信都没有想好。
    若不告知,确实对原主不公平。可告知,又觉得是在平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