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拖沓,谨慎和成本考量
作者:盛世散言   今生今世,为卿狂最新章节     
    2010年10月13日,中午12:10分。
    “老大,公司账户上又到账50亿,这老板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啊,家里是印钱的吗?昨天到账的几十亿还趴在账上呢,又打钱?”
    从青城招聘的财务总监杜雨菲敲了两下从青城的办公室门后,也不等回应,推门进来就对从青城汇报公司又进账了。
    “叫总裁,以后进来前要敲门。”从青城从匆匆吃着的盒饭中抬起头,不轻不重的点了一句。
    “我敲了,只是看你门没关,这才直接进来的。”杜雨菲是沈顾的闺蜜,以前是一家龙国百强企业的财务经理。
    在沈顾出面,拜托她要帮忙看着自己眼看就要飞黄腾达的老公,这才屈就到这个刚刚成立的投资公司来任职财务总监。
    业务上是没问题,只是对从青城只有亲近没有敬畏之心罢了。
    “你啊,算了,以后注意。以后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这些细节还是要注意。”从青城是一个讲规矩的人,自然不能让其他人看到杜雨菲的这种“随意”和对自己的“亲近”。
    现在公司在初创期间,人员不多,还好;可是以后规模大了,杜雨菲的表现传到凌夜北的耳朵中,那就是从青城的问题了,不是任人唯亲就是个人道德品性有问题。
    “是,总裁,我以后会注意,不给你添麻烦。”
    杜雨菲在职场打拼这么多年,也不是小白,自然知道从青城在顾忌什么。毕竟都是打工的,上面还有老板。哪怕现在是从青城在抓总,但要换人,还不是老板一句话的事情?
    况且,在见识了连续两笔50亿的现金打进公司账户后,杜雨菲已经不敢小看这个新成立的投资公司了。
    她以前工作的单位,虽然跻身龙国百强,员工数万,但账面上的现金可从来没有超过15亿的时候。
    说是提高资金的流动性,让钱转起来才是生意。
    可是,这何尝不是实力不足,资金链紧绷的表现。
    在看到这百业投资把50亿放账上几天,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资金成本的情况,她自然是深受刺激。
    本来还在想着怎么办一点短期理财什么来增加公司收入,结果今天又毫无征兆的进账50亿资金。
    关键是,现在公司根本就没有什么要支付的到期账单,这些资金进来就只能安静的趴着。这种情况,在一个常年面对资金链紧绷的财务人员眼中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她才有些失态的找到了从青城,试图了解为什么会这样。
    看着杜雨菲欲言又止的模样,从青城说:
    “说吧,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呵呵,总裁,这公司账面资金已经近百亿,放在账上太可惜了,我们是不是做一些短期理财,也算是为公司创收?”
    “行吧,但只能是按当日结算的。”从青城略一沉吟也就答应了。
    毕竟这种短期理财风险不大,而且是为公司在创收,自己没有理由不同意。
    “按当日结算,这收益太少了,不说七天,来个三天也是好的。那第一笔50亿,算上今天,已经躺了两天了,太可惜了。”
    “哎。”
    从青城叹了一口气。犹豫了一会后,还是和杜雨菲交了底:
    “雨菲啊,你是自己人,我就不瞒着你,其实是我耽误了这些钱的使用效率。这第一笔50亿,要是按照老板的效率,今天就应该花出去一大半了;刚进来的50亿,下周一就会花掉至少10亿以上。
    没花出去只是我工作效率太低。
    还什么三天、七天,呵呵,那都够老板收购一家上市公司了。”
    “这么玄乎?老板厉害。”
    杜雨菲感慨了一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虽然他是好心,但若是需要用钱的时候,钱却拿去理财了。为了那一点点高额利息,耽误了老板的大计划,那才是一个笑话。
    “你先去忙吧,我这里吃完盒饭也有好多事忙的。”从青城指了一下自己办公桌上的盒饭,示意杜雨菲可以出去了。
    “好,你注意身体,不然沈顾要着急了。”杜雨菲关心了一句,看到从青城已经埋头吃饭,自己就推门出去了。
    这也不怪从青城这么拼命,今天他和罗不同通了一个电话,才知道那天他陪凌夜北去星城证券是凌夜北要收购港股公司。
    而且,就四天,哦,不。
    准确的说,满打满算就三天,就已经拿下目标公司的控股权。现在,星城证券正在扩大战果,意图取得绝对控股权。
    这是什么效率?
    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由不得从青城不多想,为什么凌夜北不等两天用百业投资的名义收购?而是在这之前用自己个人名义采取收购举措?
    这是给自己表演一次,在给自己打样吗?
    凌夜北直接安排,三天就拿下港股公司控制权,可是自己呢?
    在凌夜北明确交代目标公司整整一天后,还没有确定操盘的证券公司。这是谨慎吗?
    从青城在检讨,凌夜北交代任务的时候,说的很清楚,只要不选星城证券,其他的公司他都没意见。
    那自己为什么在两家证券公司的选择上纠结来去的浪费时间?
    两家公司的实力差不多,条件也差不多,几十亿的收购战,成本多或者少几千万上亿的又有什么关系?
    达成目标,完成收购才是最关键的。
    凌夜北在布置任务的同时就打过来了所需资金,并强调资金需求量上不封顶,那就说明凌夜北的态度:
    不惜代价拿下目标公司。
    那自己自以为是的谨慎和成本考虑其实就是拖沓的一种表现。
    若是错过时机,让对方有了准备,随便一点股价波动,凌夜北损失的就不止那一点点操盘佣金了。
    这样一对比,从青城对自己以往引以为傲的工作方式产生了极度的怀疑。
    好在,从青城经历过人生的高低起落,心理素质非常好,自我纠错能力也很强。
    和罗不同通完电话后,就进行了仔细检讨,立即就纠正了自己的做事方法,把以前控制过程为主改为现在目标导向,过程控制为辅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