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西夏求和?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高太后召见杨家陈氏,这不过是开封的一个小水花。
    开封有些骚动,因为收到西夏遣使来大宋。
    自环庆路几战之后,西夏彻底消停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大宋断了给西夏的税赐,加之商路几欲断绝,西夏这几年很难熬,要不是旁边大辽伸出了援手,西夏政权都有崩溃的可能。
    西夏这次遣使是打算和大宋修好,恢复边境贸易,姿态放得非常低。
    对于大宋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消息。政事堂和枢密院均认为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将西夏和大宋的关系调整与大辽相似,恢复长久的和平。
    这个时候,环庆路经略使章楶的声音就有些另类。章楶的折子认为西夏并无和大宋和议之心,与西夏接壤的几路,西夏依然是在厉兵秣马,职方司和皇城司的情报相互佐证都能证明这点。
    政事堂在商议这事的时候,大家都有些犹豫,章楶的这个理由在其他西北各路边帅那里是认同的,只是对于这事的解析不一样。大部分人认为不管合议能否成,西夏都会做长期的战争准备,要彼此取得信任本来就是长久的事。
    章楶的折子却是明确指出,如果西夏有意议和,那起码边境应该有个息兵的态度。再说,防御毕竟比进攻来的容易,不需要边境依旧动员,西夏这点上和以前并无不同。
    枢密院使韩忠彦最后的态度还是议和,这个在旧党当政不会有争议,关键是陕西各路的钱粮,如果和议大家均认同,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减少西北的开支,让户部缓一口气。
    范纯仁在这事上持反对态度,认为哪怕裁减费用也应该是和议谈成以后。
    吕大防最后采取了折中之策,粮草日常训练开支先行拨付,其他的可以缓一缓。大宋朝政事堂的弊端又一次显现,专权的人的确没有,但事情落定下来往往是缺斤短两。
    苏辙最后提议让枢密院或者鸿胪寺派人去边境迎西夏人,倒不是因为礼节,主要可以探探风声。
    ……
    太原城外潘家庄子。
    杨元奇收到一个差遣,会同枢密院主事张孝纯北上接西夏人。杨元奇实在郁闷得很,他这都才休息一个多月,早知道散官官阶都不要了。杨元奇又不能不去,因为收到李格非的来信说明原委。
    这事原本落定是张孝纯,不过张孝纯又举荐杨元奇同往,一来他参与过和西夏战事,对那边情况熟悉;二来他有过鸿胪寺的经历。既然鸿胪寺不打算派人去,这事由枢密院操作,那杨元奇最是恰当不过。
    张孝纯还聪明的紧,知道杨元奇现在是辞官,他是可以不接这个任职的,又找上李格非,请他帮忙说合。李格非向来看好这个官途后进,也知道些张孝纯和杨元奇之间的事,就写了这封函来。
    潘金莲脸色就非常不好:“一个劳么子职官都不是,就一个差遣,开封那群官爷也好意思?”她其实在意的不是杨元奇的官职,而是杨元奇好不容易两个人甜甜蜜蜜卿卿我我的一起过日子,还没有几个妹妹掺和,这下又得出去办事。
    潘易岭斥责自己的女儿:“你爷爷去世,元奇作为孙女婿辞官归家已是不妥当。现在朝堂有召让他办事,哪有拖拖拉拉的。没看到李格非李大人还来了封信函么?!要我,以后见李格非都不好意思,哪有我爹的事扯到杨元奇的。”
    潘金莲哼哼唧唧:“那我和相公一起北上,西夏蛮子走环庆路?”
    潘易岭怒了:“胡闹!杨家把你宠坏了?公事带着妻妾上路成何体统?再说,太原杨府你走得开?!”
    潘金莲恼怒不语,她现在一门大妇做的舒爽,也就潘易岭这个老爹会骂她。
    秦可儿说:“金莲你也是,不还有几天么?再说,接个西夏使臣也花不来多久。差事办完元奇回来就是,朝堂不也没有其他差事给他么。”
    杨元奇皱眉闭目沉思。
    潘易岭看着他问:“怎么?你想什么了?”
    杨元奇说道:“西夏使臣来大宋议和?怎么弄得人尽皆知?!”这是定边都有线报过来,敌对双方对于议和这种事,在没谈成前应该偷偷摸摸才是啊,这太容易引发下面的动乱。
    潘易岭神色一凛,说:“难怪朝堂最后决定还是枢密院遣人北上,看来也是想顺路了解一下边境情形。那这事你怎么都得应下,西夏蛮子那边你还是熟悉。”
    杨元奇叹气,这事他的确推脱不得。
    ……
    张孝纯见到杨元奇已是几日后,张孝纯非常光棍,直接就告诉杨元奇这差事是他邀来的,他的事也是他推荐的。甚至还说他完成了当时的承诺,想办法给杨元奇在西北谋个职位,杨元奇帮折腾武经的事,这就有点不要脸了。
    杨元奇说:“张大人,你比我还痴长几岁,都能和李格非李大人平辈论交了。你这么晃点我,不是道理吧。我这能叫职位,这不就一个临时差事么?!”
    张孝纯道:“那总得一步一步来,这事办成后不就可以继续干事,职官不就有了。”
    杨元奇这次是真被这货打败了,他现在要职官犯不着张孝纯帮忙吧,何况张孝纯也帮不上多大忙。事情办完他都能跑去环庆路求章楶举荐个职位去,十有八九就是定边禁军指挥使。
    张孝纯也明白这道理:“总之你起码有个由头请复吧。”
    杨元奇问:“西夏使臣到了哪里?”
    张孝纯答:“马上到庆州,听说他们打算顺路去拜见下章帅。”
    杨元奇道:“那我们赶紧过去,这事怎么看都有些蹊跷。”
    张孝纯想想也是:“按说他们直接去往开封就是,章楶主战不主和,西夏蛮子找他是没这个必要,难道还能有好脸色?!”
    杨元奇道:“也不知道开封大佬们心里怎么想的?!西夏蛮子不打服了就不会消停,就该当时趁着西夏元气未复要它命。”
    张孝纯这个却不完全认同:“有和谈机会好过连年征战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