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北水帮的近况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太原北水帮。
    张顺、戴宗和张青今天在北水帮的总坛守着,杨家大少奶奶潘金莲今天要过来。
    张顺和张青心里多少有些慌张,北水帮是整个杨府唯一需要贴钱的地方,事实上,戴宗鸿雁堂很多资金就是杨府另外拨付。特别张青在入北水帮前实际是杨府的掌柜,和潘金莲也打过一些交道,知道这个夫人在商业上的成就。潘金莲入杨府以后,整个杨府的经营方向可以说有杨元奇的想法,但经营体系的搭建几乎全出自潘金莲之手。
    北水帮的几个当家经常会跑去杨府,但杨府的几个少夫人来北水帮,这还是头一次。
    潘金莲进来,直接往主位就坐去,这是她在清风寨的习惯,她发现她这么做的时候,清风寨很多人倒与杨家关系处理更为自然。她这个很自然的举动让张顺几个脸上一样轻松下来。
    潘金莲随手翻了翻张青给来的账本,就丢一边。说道:“算了,有什么好看的?全是支出。”这让几个当家脸上都略显尴尬。
    潘金莲一想这话有些不妥当,笑了笑又道:“你们要是全是盈利,我才麻烦,得细细查实都做了些啥事。”北水帮被杨家限定了发展规模,又养了一大帮子打手,它要真去赚钱,这会让杨家发蒙。
    张顺问道:“金莲夫人怎么想到来这里的。”
    潘金莲说:“怎么我还不能来了啊。顔楼要在杭州开办,护院这些我想从北水帮抽调一部分人过去,那里有河靠海,这里的人合适。还有,那边也缺个大管事,你们推荐一个来吧。”北水帮被限制了发展,那里面人员流动就慢,真正有建树的人还是去军中的几个,潘金莲觉得杨家这点上做得不是很好。
    张顺、张青和戴宗都脸露欣喜,他们已是大管事级别,不能西面兄弟们就一直窝着。
    张顺道:“人员我先备着,至于大管事人选,有三个堂主都有资格,我回头先问问大家的想法,再报上来?”
    潘金莲说:“也行,北水帮人员我不熟悉,就知道你们几个,你把他们情况也说明下。”
    张顺应承下来。
    潘金莲又道:“杨家庄后山建了一个小村庄,那里有处茶园,杨林看顾不过来,那里缺个管事,也从你们这里要几个人去吧,都年纪大点的好。”
    张顺大喜道:“谢谢金莲夫人。”这个调人是把北水帮当自家人了,去那个茶园所谓看顾更有养老性质。
    潘金莲说:“谢我做什么,这事我和夫人商议过了。我那相公顾着在开封陪那几个新鲜的,也就我还想着太原。”
    这话让三个当家闭口不接,这不是他们能插嘴的事。
    潘金莲问道:“潘家和我堂兄岳家何家茶叶走向你们有没有什么消息?”这是潘金莲担忧的一件小事情,北水帮是太原地头蛇,下人要瞒着主家办事,他们最容易收到风声。
    戴宗答道:“潘家何家都有茶叶运往秦凤路,多是不多,至于最终去处,我们不清楚。”戴宗明白潘金莲要知道的是秦州茶马司相关。
    潘金莲拍了拍椅子,北水帮经营的线路除了河东路加定边,只有西夏和辽国。这几条线上的消息他们盯得更多。北水帮严格尊崇了杨家的要求。
    潘金莲最后说道:“张青你在杨家也算是一个有才能的掌柜,北水帮不出河东路,那这么多人在河东路经营点其他总行,你好歹拟个什么方略报上来,行与不行大家议过就是,缺经营人员给你们调就好。北水帮总会有些合适自己的行当。”这是潘金莲的想法,北水帮因为漕运在河东路各州府大部分都有设点,这实在可以利用起来。
    张顺和张青应了下来,当杨家不再另眼看待北水帮,那他们有什么计划多给弟兄们挣点钱花,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
    陈氏找来几个丫头麽麽,让潘金莲都有些插不上手。
    潘金莲看着杨忆苦开始学会在床上翻滚,心里很甜。就是这么宠下去,将来长大了得翻天。
    潘金莲小声的问陈氏:“母亲,这样不好吧,我可不想她成为骄横的大娘子。”
    陈氏道:“那会!?我宠我的,你们管你们的。我可是好奶奶!”
    潘金莲无语了,这事看来得赶紧自己的夫君回来,奶奶宠孙女,她都找不到理由说不行。
    谢姨娘这时候进来,又是一个烦心事。她问及杨元幸的事,想来讨个办法。杨元幸和陈桷一起,不得不说两个人有些差距。陈桷自制力很强,专心于读书,这让杨元幸看着怎么都是个纨绔,文不成武不就。
    陈氏大喇喇的说杨元奇还不一样文不成武不就,吊儿郎当现在也很好的嘛。
    潘金莲实在出不来什么主意:“要不,把杨元幸送去定边一段时日?那里军伍氛围很重,规矩又严。”
    陈氏旁边道:“这事我上次也说过,你谢姨又舍不得。”
    谢姨娘说:“老爷那边忙,怎么好送个人过去打搅的。”
    陈氏道:“现在夏荷也在那边,她和你一直和气,现在让她帮忙看顾不就得了。”
    谢姨娘还是犹豫,这也不是好主意,夏荷只会纵容杨元幸,一来她这个姨娘才刚刚打算抬,二来她那性子比她更不会拘着杨元幸。
    陈氏说:“实在不行丢到凤翔府让垣紫看着点。”
    谢姨娘想来想去还是道:“要不,送去开封?”开封有杨元奇,还有李师师和陈妙常,这个组合最好。
    陈氏道:“时机不对,元奇不是整天想着离开开封嘛?!”这又是个事。
    潘金莲想了很久说道:“元幸已是开始懂事,我们几个妇人也不好再多管什么。谢姨,要不要让他出来理事试试,杭州打算建顔楼,刚好让他独立试试手?只是担心他把武功耽搁下来。”
    这关乎杨元幸的未来走向,按说去定边是最好的选择,武事才是杨家最大的未来。至于科举,见过陈桷,杨家对这个已是绝望,他们家还真不出这块料。
    谢姨说:“那等元奇回信吧,如果他没好建议,就去杭州。”
    陈氏和潘金莲也不再多说,杨元奇别的没有,看人看事还是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