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还是被弹劾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李清照和杨垣怡把杨元奇从陈留衙门扯回了朱仙镇,今儿她们两个以姐姐身份带着一众弟弟妹妹来踏青。
    陈妙常和张小娘一起去了宫里,孟婵也不全是为了身体,更是她们两个过去,孟婵感觉自己轻松很多。
    李清照跟过去一次,后面这次却是不愿了,张小娘既然进去了,就非常认真,李清照关于怀孕之类的事,实在听不下去。陈妙常和孟婵却是交流顺畅,她脑子里想着的就是这事。
    李清照嘴都要翘天上了:“元奇哥哥,女人是不是结亲以后就会变。妙常姐姐现在脑子里全部转着给你养孩子去了。”
    杨元奇晕了,这他哪里答得上来,只得话题岔开:“你怎么不去跑跑,他们玩得高兴呢。”
    李清照嗨的道:“我弟弟妹妹那是拘严了,这个还是你们杨家好。”
    杨元奇不敢说杨元幸现在也不好熬,说道:“有你这个小姐姐,他们不是蛮好的嘛。再说,别人还说你不带好呢。”
    李清照又把话题扯回来:“你说我长大了,要找个什么样的?”
    杨元奇这话是真不敢答了,他想说他这样的最好,或者直接说他好了,却是清楚这时候这话出口,更多只是调戏,那就有点半亵渎了,今天这话她问的有点正式,不能调笑。
    杨元奇想了想道:“总得自己看着顺眼,李叔这个还是愿意的。”
    李清照叹息,顺眼的就没几个。以前那个赵明诚还算顺眼,现在怎么大了大了就疏远了的。
    杨元奇摸了一下她头,比划了一下:“等你到我下巴这里,我们再来谈?”
    李清照无奈了,她心里有种担忧,她觉得杨元奇性子才是她合适的,但他都有那么多夫人了,这是不得行的。
    李清照说:“等我过了14岁,家里可不会让我这么自在出来玩了。”这个她还是懂,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杨元奇道:“李叔没那么迂腐,他愿意你自己行路就是知道你有分寸。”这个得认,没分寸的是杨元奇,也只有杨元奇,这种情况还一脑门子打她主意。
    李清照不语。
    杨元奇轻声道:“很多时候,时光才会是最后的答案,对于你元奇哥哥来说,时光已经给了我答案。”这是一句非常没名堂的话,杨元奇却就是这么认为,他穿越千年回到这里,很多事就已经有了答案。
    李清照侧头想了想,嫣然一笑,她的时光还在未来,或许那时候她心中亦然有了答案。现在的时光对于她来说很好,她并没有被锁在家里,她认识了这么多姐姐,还有杨元奇,她觉得这样子已是很好。她认的那几个姐姐,可没过她这样的年少时光。
    看着李清照,杨元奇有点恍神,这妮子越来越勾魂夺魄了,再大点真会是个祸水。
    杨元奇说:“你赶紧去陪弟弟妹妹玩会吧,我去趟衙门,回头陪你们吃饭。”
    李清照点头道:“好!可记得回来的……”
    杨元奇晕:“我知道的!”
    ……
    陈妙常和张娘子来宫里,孟皇后心情就会很好。她也许最后不会听张娘子的一些建议,但她们两个说的却是她们心中所想,这让孟皇后在这皇宫惬意很多,她听得太多其他奉承。
    高太后喜欢这个张娘子,毕竟她将养的方法已成体系。
    对于陈妙常她有些不知所谓,她更认为李师师才应该更多进宫和孟婵聊聊,可惜李师师被罚回太原。陈妙常和孟婵太像,她们在一起更不适合在宫里,孟婵不缺温婉大度,她缺的是爪子!当然,关于杨家这点她还是认,杨元奇这几房夫人看皇室更为平和,这似乎源自于杨元奇,也源自于她们内心的淡然。
    高太后现在身体不好,她撑着自己,她想看到孟皇后的儿子,她觉得就应该儿子,这样她会走得安然很多。哪怕赵煦再宠那个刘婕妤,她知道孟皇后只要有儿子,大宋朝外面那班臣子都不会让这个皇后受过多委屈,赵煦本人也会如此,宋太宗这一系关于血脉是个悲剧。
    ……
    高太后想到了那个杨元奇,有时候她都有些奇怪,这个让她“厌烦”的人和皇亲国戚关系蛮深,但杨家本来不是皇亲国戚。
    她收到了一份弹劾,御史董敦逸弹劾杨元奇无心公事,不务正业。这事值不得弹劾,关键是后面他认为杨元奇攀附,这个攀附是指孟皇后,杨家几个夫人和孟皇后关系亲密一点不要紧,但他本人还荐外医入宫,这就说不过去了。
    高太后觉得作为外官,董敦逸这个弹劾不能说没道理,但这次她竟然提不起劲折腾杨元奇了,她觉得她是看了杨元奇几房夫人的面子,她们和孟皇后相交,高太后是清楚的,她不认为这就是攀附,攀附不需要说那些话。作为杨家,攀附孟皇后完全没这个必要,政治前程上无从说起,皇后在大宋朝没什么实质的政治地位,这个她太懂了。难道杨家还能认为几十年后孟婵和她一样?!
    高太后只能认为董敦逸也不仅仅是想弹劾杨元奇,董敦逸对苏轼几兄弟就没什么好感,他这个攀附也暗自杨元奇和苏家的关系吧。人这个时候判断非常主观,董敦逸弹劾苏轼是另外的事,和这事没关系。
    高太后想是不是要外放董敦逸,不过关于杨元奇不热心公事,她还是看得到,这个常平仓他倒不是没管,只是在高太后眼中,他跑西北不是都会搞点事的嘛,现在却没生什么事啊,都有点像其他木头人了,倒是把时间花女人身上去了。
    高太后觉得她有办法了,罚过杨元奇,算是有个回应,然后赶紧把董敦逸也外放,起码他不该道听途说论皇宫的事,这不是他该管的事。那样董敦逸也不会因为弹劾苏轼,大家又去朝堂吵一架。
    高太后清楚,事情一上朝堂,她更必须处理,这样她更烦。她身体是越来越差了,再也没那么大精神去和朝堂一堆人勾心斗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