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定边的郁闷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环庆路,经略安抚司。
    章楶这次回来,心里要快意很多,局面比原来好,起码他能在环州多经营一个寨子,他现在要做的是让路内禁军有前出能力,机动兵力越多越好。而虾蛤寨的存在,让他少了一处需要四处屯兵的面宽防御。
    环州和庆州现在局面好得非常多,西夏要从环庆路南下,那虾蛤寨就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点。环州前方就有了一个重要支撑,庆州成为了真正意义的内线。
    定边的方案章楶是赞同的,守住定边,让定边成为一个点,前方那些面宽地方不要了,这种收缩其实更像把力量集中成拳头。
    ……
    定边杨兴武却是郁闷的可以,前方是有一些堡垒的,定边前出回来以后,走了一圈没能在前方建点,倒让经略司顺水推舟把这笔钱省了下来,以定边为点,后面清风寨前出援定边,这是他们原定的方略,但当时是临时决定,没办法的事。现在这倒成了环庆路经略司定边的防御策略。
    杨兴武更想在定边前方建寨,这样定边作为精锐禁军屯兵之地,那样他就能腾出手来发展定边和清风寨。
    这点,通判定边的余深也不会同意,这已经不是银子问题,定边北边地势宽阔,你要建寨就得往前平推到西夏眼皮子顶下,那里才更有合适的位置,这是再起战端的做法。
    这事上杨兴武也争不过余深,杨兴武的理由是定边屯兵,清风寨发展才能无忧,现在定边为点,清风寨屯兵,那清风寨就不好发展。余深的理由是清风寨现在朝堂也没打算要如何发展,你发展总得钱进来,没钱怎么个发展,他们的功业也不在这里,还不如守着就好。
    杨兴武和余深两个人的立场有本质区别。余深要的是守住定边,杨兴武要的是发展定边。
    作为杨兴武这种将门,他是希望定边之于杨家,诸如府州之于折家,这想法没什么大错,战事发展成这样,大宋都会容忍,仅永兴军路就是约二十个州,大宋控制将门的权势,不代表它不想边防战力不提升,这点容忍度还是有的。大宋本质上也不是不想将门没个好出路好结果。经营一州之地,为宋守国门,何乐不为。
    大宋文官们还担心武将去朝堂跟他抢权势呢,至于这么偏远一个地方?你只要做这么小的一个土皇帝?实际当时将门最后的发展也是往更大地方去,因为这么个战事州你也做不来土皇帝,所谓土皇帝那得有钱才是啊,自己穷得叮当响,还要各州送钱来维持军备,你也不是土皇帝。
    杨兴武现在抓着余深还有个原因,既然经略司把前方堡垒的钱省了,那能不能给清风寨开条路,虽然那点钱不够,好歹聊胜于无呀。余深这个枢密院副承旨职位就很重要了,他是能影响到枢密院决策的,这事光经略司同意都没用,章楶也是穷人。
    余深晕了:“杨大人,你就不能消停一点,你守住定边就是大功。非得搞点事么?!”
    杨兴武也直接了:“清风寨寨主和我是亲家,清风寨在定边州算是风水宝地了,我这都不想方设法发展一下?”
    余深道:“定边没稳住,枢密院是不可能同意的。那也得把定边经营好了再说。”这又回到了原点,定边要算稳住经营好,在朝堂眼中就得这里成为后方,前面还有地方守。定边这个州城直面西夏兵锋,朝堂不会认为这叫稳住了,这个防御体系这都叫外线。
    杨兴武说:“那余大人通判定边,我们总得给地方弄点东西啊。”
    余深这个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回道:“杨大人,你是防御使知定边,我是枢密院副承旨通判定边,守住就是大功就是为朝廷尽力,这才是根本。你从这个任职也得搞清楚朝堂的想法啊。”
    余深问道:“我通判这里,没给你多少掣肘吧。”
    杨兴武只得说:“那经略司这笔维护前方堡垒的钱,你总得帮我一起去章楶大人那里拿回来,我说他是不肯听了,你也得去沟通啊。”这是杨兴武最后的一点小九九。
    余深郁闷了:“这个我去庆州试试,弄不弄得到不怪我了吧。”
    杨兴武道:“余大人你尽力就行。”余深是元丰年间的进士,他说话比杨兴武要管用。
    ……
    潘金莲和扈三娘现在不怎么出去了,就在清寨里面走走。肚子显怀到这个份上,她们想的都是给老杨家生个儿子再说。
    潘金莲对于杨元奇很是无语,信件来往,他竟然想要女儿,说什么女儿和父亲才亲,这都什么鬼脑回路,儿子就不亲了?!那儿子还和我亲呢。这事自己来,不能听他的。潘金莲摸了摸自己的嘴,最近牙齿有点软,吃酸的太多了。
    潘金莲对扈三娘更无语,她竟然吃辣的了,说什么夫君喜欢女儿,那就给他生女儿。
    潘金莲觉得这小妮子是没救了,扈三娘要生个儿子,她觉得清风寨以后就是老杨家的了,她立马回太原。至于扈庄主说得要不要姓扈,做梦!老杨家的人能姓其他吗?姓赵都不行!官家都不能这么赐名!他姓杨,血统上和横山族有关系,那只是有关系,老杨家的血更浓!
    潘金莲对扈三娘生女儿还有个最大的担忧,别和她一样,眼珠子碧绿的,那就太勾魂了!老杨家的女儿不能像她,太勾魂了可不行!
    李师师最合潘金莲的胃口,关于开封她干的事,李师师的出发点就是太原杨家,就是杨元奇,这有什么不好的?!至于李师师干的对不对?她都干了,那就是太原老杨家干的,还能说什么。
    至于那场逃婚,开封责罚应该是杨垣怡受着,杨元奇和李师师不过帮她而已,还不让人帮了?!潘金莲在开封住的都是潘家,她和李师师一样这点分得很灵清,杨元忠是比以前好,那她不是认这门亲戚么?!那太原就是太原,开封还是开封。杨元奇又不是开封的,凭什么你们想打就打想跪就跪的。打出问题了谁给太原生儿子,靠她们几个女的行么?!
    潘金莲觉得这点得给扈三娘多灌输一点,现在说多了,以后她就能认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