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定边军成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定边府衙。
    这是定边军第一次全体军事会议,这也是这段时间定边众人商讨很久的结果。定边将以该份编制最终在经略司和枢密院备案。
    杨兴武权知定边,设立定边军司,下辖厢军5个军,禁军2个军(加两营),番军1个军。
    定边厢军1军:军指挥使晁盖,满编2000人。
    定边厢军2军:军指挥使武松,满编2000人。
    定边厢军3军:军指挥使索超,满编2000人。(原定边军留任)
    定边厢军4军:军指挥使杨雄,满编2000人。
    定边厢军5军:军指挥使朱应,满编2000人。(定边军司后勤军)
    满编定边厢军总计1万人。
    番军1军:军指挥使扈成,满编2000人。(实则是番军2个营宋军3个营)
    满编番军总计2千人。
    军司监军营:监军参军箫让,满编800人。
    定边禁军1军:军指挥使杨元奇,副指挥使吴用,满编3000人。(5营+1神臂弓营)
    定边禁军2军:军指挥使扈三娘,副指挥使朱武,满编3000人。(5营+1神臂弓营)
    定边禁军总计6千人,以杨元奇为将,扈三娘为副。监军裴宣,受军司监军参军节制。军司虞候燕小乙。
    以上所有人员挂定边军录事参军,为军司幕府。
    这个会报给经略司和枢密院记录在册,方便他们指挥和计算兵力。杨兴武在奏章中会注明,定边两个禁军会以将为单位训练,1军2军编制战时会打乱。既命令不要分开发给两个军。直接发给将,同属副就行。
    定边禁军编制杨兴武和杨元奇商量,按杨元奇的意思来,统一编组。
    ……
    定边禁军1军2军指挥体系编组为一个军。
    定边禁军将杨元奇、将副扈三娘、参军吴用、参军朱武、虞候燕小乙、监军裴宣。这几个人也是入定边军司幕府的。
    定边禁军1营:营指挥使董平,20都,满编1000人。
    定边禁军2营:营指挥使杨志,20都,满编1000人。
    定边禁军3营:营指挥使刘唐,20都,满编1000人。
    定边禁军4营:营指挥使鲁智深,20都,满编1000人。
    定边禁军5营:营指挥使花荣,20都,满编1000人。(神臂弓营)
    定边禁军护卫营:营指挥使朱武(兼),10都,满编500人。
    定边禁军哨营:营指挥使燕小乙(兼),8都,满编400人。(轻骑兵)
    定边禁军监军营:营指挥使裴宣(兼),4都,满编200人。
    这就是朝廷最终给定的定边军6000满编人员。
    ……
    杨兴武将定边厢军1军2军由晁盖节制,布置在前方关卡,3军4军由杨雄节制,放在定边。3个月他们进行轮换。5军朱应的后勤军常驻定边。承担包括禁军的整个军司的后勤工作。番军扈成布置在清风寨。
    禁军不承担日常防守任务,不过训练的任务比较重。
    杨兴武请扈庄主帮忙,和扈刀一起与周边横山族商议,看能否召集一些部族人来。杨兴武主要是想把扈成的番军彻底做实成军,然后能再组一个厢军。这一带受战事所扰,民风彪悍,要不是番军里面太多不通汉语,他觉得假以时日,用军规整顿他们,不失为一支强军。
    定边作为一线战事州,目前集1万2厢军6千禁军,这个编制在朝堂上看其实稍有不足。但军队,与其把数字放大,不如扎实把军队素质提升。按照定边军现在的原则,以老卒带新兵。有这个规模已是极限,要不就太损战力。
    杨兴武内心还有点小九九,这个编制情况,定边禁军调走的可能性没那么大。
    ……
    ……
    杨再兴,这个临安的小少爷,现在正在老老实实的做书记员。
    杨兴武认为他年纪还小,把他带在身边做记录最好,这样他能近距离接触战事,又不用现在就参加战争,而且他最缺的还是笔墨。
    杨再兴做书记员是因为他被扈三娘打下了马来,最后的回马枪在扈三娘这里没用。杨家小子靠的都是这个了?
    杨再兴那个悔恨啊,扈三娘是嫂子,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呢?!他那会也是昏了头。杨兴武惩罚的也是这点,他年纪尚小,臂力经验武艺都会成长,脑子犯这种错误那就不该。
    更让杨再兴郁郁的是,扈三娘最近不和他比划了,说要陪另外一个金莲嫂子。他觉得没多久就能把扈三娘挑落马下,找回场子。
    扈三娘会和杨再兴交流,但真是不和他打了,杨再兴的感觉没错,这么打下去她觉得迟早她得输,他还在成长,她很大程度已经定了性。嫁进杨家这段时日更是觉得自己退步了不少。扈三娘很想揍杨元奇,却又没用,晚上他肯定加倍找回来。
    扈三娘现在很懂一点,战场的选择。杨元奇这点说得很对,天时地利人和一切说的就是选择战场。如果感觉这场战事很多意外,不是你想打的,那就不打做好后撤的准备。只有你觉得战事很多是你安排到的,那才一试。木波镇打得辛苦就是因为没得选。但反过来她那个反击偷袭打得好,也是因为选择了合适的时间打那场战。
    扈三娘想了想唉得回府衙了,她和潘金莲骑马,潘金莲要她写字。以为潘金莲来了会好,哪里知道扈三娘最近更惨,潘金莲就是要她来写,说得还多,这是个要命的事。不过这事她也愿意做,潘金莲会陪着她看信件,里面有些话语她以前不一定认得全,也读不懂,有潘金莲在没了问题。就是她要求有点多,说她没在身边以后就得自己说自己写了。
    扈三娘现在真的很喜欢杨家,太原如此,从开封过来的潘金莲也是如此,现在她有点想看看那个李师师,很多信就是她那里过来的,是不是也和潘金莲陈妙常一样漂亮,她们是真的漂亮哩,不过她们都说我这种山野丫头才好,相公其实最喜欢我这款!
    另外几个地方的女子,还在寻思,这话好像是潘金莲的啊,怎么看着这字是越来越不成样了,被杨元奇带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