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一个家族的影响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杨兴武去定边只带了一个人,曲婷。顔楼寻梦楼的原楼主,她有个妹妹叫曲宁,还在顔楼。
    曲婷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三年合约期满离开顔楼的人,她宁肯交出顔楼的股份也离开了顔楼,转头加入杨家。外人看她这个举动,认为她完全是为了妹妹将来有个更好的出路,杨家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曲婷给出股份的条件就是她加入杨家做外事。别人分不清杨家内事外事的区别,她看得清。
    陈氏直接给了她一个外管事,这是一个很有见识的女子。她在顔楼加股份的分成收入,这不是杨家一个管事给得起的,顔楼这几年赚的盆满钵满,那个股份比大家原本想象的要值钱得多。事实上,让太原顔楼女子能安心呆着股份一样是个大原因,在没有找到合意的男人之间,谁都不愿离开。
    曲婷毅然决然的把股份丢出来,没想办法过给她妹妹,而是要换来杨家一个外管事,杨家就一定会重用这个人,从经济层面上来看,她是吃了一个大亏。她这是极度看好杨家,因为哪怕她呆在顔楼也是有可能成为顔楼管事的。但从顔楼和杨家发展,她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杨家不是顔楼。
    杨元奇把晁盖、朱武和朱应几个参军全先派去了定边,花荣、武松和刘唐也带着三营先去。太原杨家也抽调不出人来了,只能这里人先过去。
    杨元奇找来裴宣:“你回趟太原,顺便也探下亲,另外你找下秦家,让他们帮忙建立一条西夏的走私商路,可以去职方司备个案。另外,要张顺和戴宗北水帮可以打通定州到太原他们的商路,也背一条到西夏的私路。”没有官员敢和西夏走私,这也根本是亏本买卖,只要定边愿意分享这份情报,职方司一样不会拒绝。
    裴宣笑着说:“张大当家肯定很愿亏这笔钱。”北水帮的私路显然也是为了情报,不是为了赚钱。
    杨元奇道:“可以和张顺戴宗商量,操作一下职方司备案能不能用北水帮名义。这个你们自己看怎么弄好,最好是北水帮,要不你可能就不好回军营了。”
    裴宣有官身,太原张顺还是有点力量,他们需要的是和太原职方司的人沟通。如果以北水帮的名义,那太原杨家就不要去出面。
    裴宣说:“那我自己和他们多跑也得把这事搞定。”
    杨元奇嗯了声,他也希望这事最后是戴宗来管,裴宣也和秦伯翰熟悉,西夏那边要能跑通需要秦家帮忙。
    ……
    临安杨家。
    杨兴实打定主意要杨再兴去定边,他才十三岁,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他母亲李氏和妻子王氏。
    杨兴实说:“母亲、娘子,我们不是还有存儿吗?让他读书也行呀。再兴自幼就喜武,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做长辈的得给他铺路啊。我这方面不行,兴武大哥就在定边,这是他最好的机会。”
    王氏最担心的就是在定边,要是太原还好,那里……
    李氏想着自己亡夫杨文广,也在西北拼过命,以为儿子孙子可以安宁了,临安这两年让她有些觉得自己搞错了,将门是不是就该去挣命!?
    杨兴实道:“杨元奇已经起来了,将来杨兴武大哥一定能恩荫杨元幸。我们临安有什么?就有一个喜欢武事的再兴啊。”
    李氏彻底放了手,不能拘着了,再拘下去临安杨家可能真的就三代了,那还不如死了。
    王氏一看连婆婆李氏都同意了,她知道再多说也没办法了,只得垂泪。
    杨兴实心里也忐忑了,来说的时候一把信心,现在可以了心里又上上下下,不行,得赶紧写信送走。
    ……
    开封杨府,杨兴真和杨元忠两个人的父子局。
    这个时候,开封杨府已经知晓是杨兴武自己要去边境。
    杨兴真听到这个消息是有些颓废的,他认为自己当年确实走马章台浪费了。他比杨兴武小了就一岁。他不认为自己这个从五品的虚爵比杨兴武那个正六品的文职好到哪去。
    杨兴真道:“我会去找你弟妹潘金莲,让潘家帮忙,你进入国子监,得赶紧把课业结掉。”这是这个爵位最大的收获,入学的时段总要跑一下。
    杨元忠点头:“父亲,弟妹那里我会去找的。你不用担心,我会努力一年内出来的。”
    杨兴真说:“父亲当年……”
    杨元忠打断杨兴真道:“不说以前了,那我也得说很多了,我出去了。”杨元忠听到那两战浴血不会不内心震动,杨元奇其实比他的路好走,他不用去前线搏命都有很多机会。
    一个家族里面,有一系崛起,必然会影响整个家族,大家走得近看得清,很多时候,只有切身在旁边近距离体会,才会悟出很多道理。
    ……
    潘金莲送走杨元忠,觉得这个堂大哥也是,这不是多大的事,他自己跑来潘府一趟,不如让他妹妹杨垣怡跑去李家找李清照玩,杨垣怡和李清照两个人关系好得很。
    潘金莲写了封信,要丫头带去杨府杨垣怡,让她找去李清照,顺便把这个信给她。杨元忠的恩荫都在这里,他年纪还大些,于情于理都会让他赶紧入学。小辈去求下长辈就好,哪里要她老爹去写这个信。
    至于为什么不是潘金莲自己去找李清照,她才懒得搭理那个小丫头片子,又是喝酒又是蹴鞠还要牌九,还说什么她夫君答应她的,她夫君不在她陪也行。哪有这种论道理的。
    ……
    杨垣怡从李家回来那个气愤啊,杨元忠和李氏还以为出了问题。杨垣怡心里还是忿忿不平:“办了办了!她都带我见她爹去了。”
    李氏说:“那你有个什么好气的?”
    杨垣怡道:“我是她姐姐,我现在欠了她一堆银子,她可比我有钱多了。说得拿金莲嫂子的东西来还,说金莲嫂子给她信,人都不去,她不是天天拿着封什么破信看嘛,得看看是个什么东西。”
    李氏又问:“那是封什么信?”
    杨垣怡说:“我哪知道,反正去找了看看,得她满意才行。”
    潘金莲有段时间在四处寻杨元奇写给她的那封长信,几天后才在桌子一个角落看到,她还奇怪好几天,难道我哪天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