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种师中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晁盖赶紧赶慢终于到了木波镇,他都没进环州。
    这是杨家这几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集结,晁盖带来差不多三十人,其中约二十个是杨家庄的精壮,剩下是从北水帮和太原招募的一些人,一大半还上过前线。
    这是杨元奇第一次召集杨家这么多家将开会,可以说这是杨家军队权利的一场移交,小一辈终究要当家了。
    杨元奇、晁盖、董平、杨志、武松、鲁智深,还有缺席的刘唐,未北上的燕青,这是杨元奇全部的家底,也是杨家一大半的家底,这些人要全折在这里,杨家就差不多只剩一口气了。
    杨元奇把情况大致说了一下,主要是他会要求木波镇留下一营的厢兵,组建禁军。
    晁盖道:“从厢军中抽调人员组建禁军,这是常有的事。指挥使可以和他们协商,所留厢兵不能出自一营,得各营抽调。这点哪怕厢兵领头的会同意,毕竟薪水要涨一大截,消息一旦出去,他也压不住手下的人有更好出路。”
    这是宋朝募兵制最大的一个好处,禁军组建往往抽调厢军,由于薪水差异,一般来说能拉过来的不会差。当然,很多地方其实已经烂掉,别说抽调,不吃空饷的都很少,但大西北四战之地,这一条保留得非常好。
    杨元奇点头,晁盖军旅十多年,他不来这很多事他倒真不清楚。
    杨元奇道:“这样,从明天开始,所有杨家的人开始晨练。晁叔,这个先按我的来。大家集体跑步,往木波镇四面八方选地方跑,保证一天至少40里,慢慢来。一来熟悉地形,二来让大家体力练上去。”
    晁盖微笑说:“是个好办法,军中多有体能训练,就是这么多跑,其他锻炼时间要少了。”这其实本就是一种方法,只是没那么重视,军中一般认为勇武和阵法最重要。杨元奇却是清楚,这种长途奔跑,只要要求得当,比如十人一组,按最后到达人算时间,这会培养更多的集体荣誉感。
    杨元奇道:“这次来的都是会点功夫的,不差那个时间。其他以后再说。人员现在不足,你们一人带5.6个,晁叔,我们以最后一个到的时间为全队时间。”
    所有在座的人一想,这是个好办法,自己跑得快不算事,得所有人。
    ……
    这几天,厢军军营剩余人员最好奇的就是新来的这支队伍,也就半都(一都100人)的人,他们做的最多的竟然是跑步,早上一趟30里,下午一趟30里,中间练的是阵列,关键阵列也太简单了,就是站立转身齐步走这些。难道他们不练武术,怎么上阵杀敌?!
    除了晁盖,其他人员全部按这个来,到了后面晁盖都跟着大家跑。
    晁盖边跑边对旁边杨元奇说:“你哪里学来的,最初我还不觉得,现在看,这不仅仅是体能啊,士气都凝聚不少。”
    杨元奇道:“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大家都清楚一条心才能挣命,其实很多时候不一定要上战场,训练也是可行的。”
    除了跑步,日常操练杨元奇倒没有一起,他在帐中绞尽脑汁的想着军中的条例,宋朝军中有现行的条例,但崛起的将门都有一些自己的引申,比如原来杨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吃饭排队,不允许抢食,现在杨元奇办的就是增加一些条例。
    ……
    木波镇的守备官终于巡视回来,杨元奇和晁盖一起过去的时候,官衙人很多,很多是当地商户农户,换防的消息传了开去,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件高兴的事。
    等官衙的人把大家劝了回去,杨元奇见到了木波镇的守卫官,这是一个比杨元奇大了十来岁的人。
    晁盖有些愕然,打招呼道:“可是小种将军。”
    来人也是愕然:“嗯?晁校尉?”晁盖在军中原来有个从九品校尉衔,几乎就是杨兴武的随身将官,见得人多。
    杨元奇见到了那个后世扬名的种师中。
    晁盖哈哈道:“已经不是校尉了,介绍杨兴武大人的儿子杨元奇给你认识一下。”
    种师中只知道有人来接防,不曾想会是杨家人。他参与了元丰伐夏,那个时候不过是个正九品校尉,战后和杨兴武有过几面之缘。
    种师中说:“哈哈,来,给你们介绍一个人,他叫朱应,山东人,在这里待了十多年。”朱应过来见礼(水浒里梁山管粮草的)。
    种师中把朱应介绍给杨元奇是有想法的,他不知道接防的是谁,作为种家将领,他最在意的是木波镇存放的粮草,木波镇可以丢掉,但木波镇的粮草一定不能丢,一点都不行,这里是几千人3个月的口粮,他自信自己能守个把月,却不知道后面续任者能撑多久,口粮不可能减,这关乎士气,但也绝不能留,真到事不可为,那就烧了,他实在不清楚后面的人有没有这个胆气,他需要朱应留下来,也需要讲清楚这事。
    种师中说:“晁老哥也在,恰好,这里可有粮食。”
    杨元奇道:“种将军,我懂!”关于接防这个镇子,杨元奇承认,种朴没有其他想法,这里本来是种家自己人守的,那把它移交给他,就是认为杨家守得住,这是杨兴武的名气,杨家总会配些人来,要是他这个大儿子这么不管用,环州还是环州,杨家就不再是杨家了。
    种师中哈哈道:“看到你们来,我也就提醒一下。朱应的一都兵就是干这个的,另算。其他我再留一个营给你。”
    杨元奇说:“我要的编制是禁军,种将军,叫你声小叔,我要抽调人出来。”
    种师中沉思一会道:“这里厢军和后方不一样,都是能战之人,不存在太差,我不知道你要怎么抽,我觉得没这个必要。”
    杨元奇说:“种将军答应就行,方法很简单,不会出大问题。明天将军一起来看就是。”
    种师中点头应承下来,将门之间这点帮忙要给,而且这种各营抽调,只会每个营出一点人,也不会影响这支厢军的战力,还能更好的完整保留基层都头。既然是杨家,他们打算抽人,就不会拉走太多底层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