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秦家姑姑怀了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张近轻声一叹,做最后的努力,说道:“我是以一个伯父的身份问你了,你好好想过没,要不要和太原再沟通一下?”
    杨元奇摇头:“我真的想明白了,有些事太原有太原的想法,而且我担心一旦我坚持这个决定,我老爹也同意呢。那不如干脆点,我就是国子监学生,何必非要把所有人扯上。我不等这个商量,也是这样才更好说得清。”
    张近点头,如果杨元奇坚持,太原又同意了,那就是太原杨家也觉得可以告了,这事的确牵扯更大,现在好歹留下回旋余地,顶多把杨元奇打翻在地,太原没倒,他倒了他现在屁都不是,撑死发配充军那不刚好是将门。有的时候光棍很重要!
    张近:“你回去告诉他们吧,大理寺接了这个案子。”
    杨元奇点头。
    ……
    潘府比想象中的平静,事情一旦发生这时候闹什么都没用。
    潘易岭看着眼前这个佳婿,这真的是个佳婿,就是不太省心。人从来就是这样,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去做太勇敢的事,可他做了,你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他的亲人,甚至有点小骄傲。
    杨元奇看着有些泪水涟涟的潘金莲,倒是苦了她。杨元奇说:“你去找下封宜奴,一定不要让这事传开,特别是那些女子,什么都不能动,等着就好,这时候不能挟恩的。”潘金莲赶紧点头,这个都懂。
    潘易岭叹声:“案子本身不难理清,真正麻烦的是朝堂,是官家呀。”这事关朝廷脸面,也关乎皇家脸面,这甚至能引申出教坊很多不清不白的女子身份问题,这是大宋朝黑暗的一面。
    杨元奇道:“状纸都递上去了,等大理寺查了再说。大理寺也不可能一家担着。”
    潘易岭说:“这事完了你给我回西北,带着你的人,你老杨家想孙子都想疯了吧。”潘易岭觉得他这个岳丈搞不定这个女婿了,还是赶紧搞走,让他老爹来管他。
    杨元奇道:“那我在这里也可以生呀!”
    潘易岭怒了:“哪里有在岳丈家生小孩的?!你老杨家是没府邸么?!”
    杨元奇只得退去。
    ……
    没隔两天,潘易岭突然不怒了,又开心的把潘金莲和杨元奇找来,他现在走路都带飘,秦家姑姑有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高兴的。
    潘金莲看着秦家姑姑是满脸艳羡啊:“爹爹,这事得赶紧告诉太原,爷爷盼得头发都白了。”这都能联系有点随意了!
    秦家姑姑说:“应该是了,先等两个月吧,稳定了再说,他老人家年纪大了,经不得一惊一乍。”
    潘金莲听:“嗯!那秦姐这段时间不能出去了!”
    潘易岭连连点头:“嗯!嗯!得好好养着。”
    秦家姑姑说:“那怎么成,得多走动走动,不要累着就好。”
    杨元奇也道:“是这个道理。我让宋清过来一段时间,等你确定了,潘家人过来再说。”
    潘金莲一想道:“那就还是现在给太原说一声,开封缺点人手,让他们派来个一两个。这事给潘近柊大哥说就好。”
    潘易岭点头:“是这样,这段时间宋清过来帮帮忙也好,以后再说。”
    潘金莲把潘易岭和杨元奇打发出去,是左问右问秦姐的情况,就差床上动作了。这一起去的相国寺,这段时间杨元奇和她房事就没少,怎么就没点动静呢。
    秦家姑姑彻底气顺了:“你们就不能想这个事,我这段时间就整天想着两件事,一个陪老爷,一个是潘家的产业。然后突然发现月事没来了。”
    秦家姑姑想了想又道:“应该是这个理,这事你越是想越不行。”
    潘金莲点头,好像最近她是有点着急,只是想怀,身体都要跟不上了,她再丰润也敌不过杨元奇那股子劲。做爱这种事就应该顺其自然。
    ……
    外面,潘易岭看了眼杨元奇,那是非常的不屑,还年轻人呢,有个屁用!
    杨元奇尴尬了,这事不能他们两个人说,恼怒的道:“我出去一趟了。”
    潘易岭很是大气的挥手:“走吧走吧!唉,年轻人,干什么都不行!”
    杨元奇一头的黑线。
    ……
    杨垣怡这时候找了过来,开封杨府这段时间总算回了口气,朝廷把几个月薪水算好补了过来。
    杨垣怡说:“几个店面也处理完了,杨府这次只剩下一个店面了,这样倒也好,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了。”杨府只留下了最大的一个店面,的确收缩很多,但这样对于顔楼的投入会更从容,这把开封其实玩得也有点大。
    杨垣怡道:“最后这个店铺估摸着租约到期也会收回来,只有一个店铺,我觉得还是自己做点什么,杨府需要产业。”租金是安稳,但不可能挣很多,何况租金这种东西,对于杨家本来发展没什么效果,要培养人就得自己经营。
    杨元奇说:“你能有这个想法就好,坐吃山空,看别人脸色吃饭终究不是长久的事。”
    杨垣怡道:“我爹正在和临安沟通,临安如果实在麻烦,这里还能支撑一点。我的意思也是,缓了这口气,杨府开支还是必须省着,面子上虽然不好看,却是实在的东西。其实真要有所为,还是得顔楼开业。”
    在开封顔楼未开业前,那里都是个吞金兽,杨府现在家业很小,更是必须预留钱财以备不时之需。杨府除了慕容老太太那里的开支没减多少,其实各个地方都在收缩开支,杨垣怡甚至想放批人出去,不过这事最后没能执行,杨家刚刚袭爵,内部的人都知道撑过最难的时候,开封杨府好转可能性很大。这时候离开就可惜了。
    杨元奇道:“实在不行,城外看看能不能弄点什么?那里投入不大,开支也不大,可以缓解杨府人员问题。”开封杨府没有扩大,人却增多,家生子就不少,这是开封杨府的一个麻烦。
    杨垣怡说:“我回头和家里商量下。”
    杨垣怡说:“家里收到薪水,想大家聚一下,问你们过去吗?”
    杨元奇答应下来:“好的!你去帮我喊下宜奴,我和金莲一会过去。”
    杨垣怡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