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苏府的门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黒水仙和王婆带来了好消息,苏轼家门子会把帖子递进里面,要杨元奇下午过去等着,他们也不知道苏学士什么时候回来。
    王婆忍不住就说:“少爷,你还是把字练练吧,你那字让我们多花了好多钱。”
    杨元奇有些恼了,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谁都得说他几句。
    黒水仙笑了:“王婆,不用说少爷,两房少奶奶都随便他,我们起个什么劲。”
    杨元奇道:“那叫特色,独此一份。”
    ……
    独此一份的特色就被苏轼随手丢到一旁。
    苏轼差点要喊人打门口的佣人,这是什么玩意,七扭八歪的字,就这种帖子他们竟敢送进来。太什么楼少东家,这是哪家老板这么有钱,这得打点多少人才把这帖子递进来。
    王朝云笑着问:“谁呀?惹你这么大火气?”
    苏轼说:“也不知道是不是谁来求字,帖子上字就像鬼画符,我都看不懂。”
    王朝云说:“那也别乱扔啊,退回去就是。”
    王朝云捡起帖子准备送外面,脚步却停了下来,帖子上字也没那么难认的嘛“太原顔楼杨元奇”。
    王朝云拿着帖子又坐到苏轼旁边:“现在哪家艺伎风头最盛?”这话问得?说明苏轼很懂。虽然他这个身份也不可能乱去青楼,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偶尔聚会也还是会在青楼,何况这种事本来大家就最爱谈起。
    苏轼说:“这我哪里知道?徐婆惜、封宜奴、安娘?哦,听说那个封宜奴北上一趟,小唱更上一层楼,倒不清楚是不是,也没去过。”
    王朝云道:“是哩,封宜奴去了趟顔楼,顔楼集各楼章台之力帮她调试唱腔,听说还加了几个和声,名声提高不少。不过,顔楼《送别》这首半阙词有曲谱,只是封宜奴以未最后定曲为由,极少演唱。但有人听到过,是首妙曲。”
    苏轼有些奇怪的问:“你怎么这么清楚,你现在很少关心这些。”
    王朝云笑着说:“我是有段时间听说过顔楼,特意去了解一下它。我出自乐籍,自会关心3年一签的顔楼呀。”
    苏4轼说道:“这事应该真的,听说合约都在官府备案。太原来的更说顔楼能媲美开封顶尖青楼。开封杨家声势日下,好好的事不做,跑去太原开个青楼倒是有声有色的。也不知道算不算有辱老祖宗威名。”
    王朝云说:“这哪会有假。你这段时间也不顺心,想不想听听这个顔楼?”
    苏轼一听开心了:“我们偷偷一起去青楼转转?”要打听顔楼,自是去开封青楼,最好就是封宜奴那里。他的帖子封宜奴总要接。
    王朝云轻轻拍了苏轼一下:“才不去!”然后摇了摇手中的帖子“你认真看看?”
    苏轼一脸嫌弃的又看了过去,眼神聚集一下“嗯?太原顔楼杨元奇。”
    “哟嚯,上门来了啊。”苏轼说:“快快,让他进来看看。哈哈……有意思。送别一词贵在情真意切,不过看着这手字的确也就半阙的水平,还非要弄个别人补半阙。”关于词的评价,反正他怎么说都有理。王朝云也很想看看这个顔楼少东家,一个开了青楼都能挣到名声的人,怎么都要见见。再说,她亦然出身乐籍,怎么会对这种人没好感。
    苏轼正想喊人通传,王朝云却起身道:“我去迎一下吧,我是章台人出身,传言是真,为了那些人,我怎么都要出去一下的。况且,他也等得有点久了。”
    苏轼点头,王朝云十多岁就被他从青楼带走,是青楼中的幸运儿,但太多青楼人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他贬谪的那段日子,她一直陪着自己。
    门内门子也好,门外杨元奇也罢,帖子进去没个回应,这都什么事。杨元奇怀疑是不是门子骗钱了。
    王朝云出来,门子都傻了眼,这个钱不好收啊。
    王朝云是苏轼的姬妾,但谁都知道她在苏府的份量,苏轼夫人已过世,后院几乎都是她在打理。她更是陪伴了苏轼贬谪的全程。
    杨元奇看着眼前的美人,都不用她报名就猜到哪个。
    杨元奇行礼,王朝云赶紧回了个礼:“好教杨公子久等,恕罪则个,只是你那字也太让人难以认清。”
    杨元奇大窘,跟着王朝云一起进去。
    ……
    杨元奇拜见苏轼,用得却不是顔楼的头衔:“家岳xx科进士潘易岭,小子代他问好。”以这个身份送上礼物最是恰当。
    苏轼一愣神:“那你怎么不用这个拜帖。”
    杨元奇又是大窘:“这手字估计进不来,说不得家岳还得被学士说道了。”
    苏轼哈哈大笑,王朝云都抿嘴笑出声来。
    这是实话,他以进士女婿进来,这手字苏轼都懒得问他才学,帖子直接丢出去,不骂潘易岭都好,怎么弄出这么个女婿来。
    苏轼叹道:“我还是想你以顔楼东家身份进来,顔楼主人来我这讨教风月,这才是雅事嘛。”
    王朝云却是说:“杨公子,你报潘进士的名头,说不得有事,只是你也暂且别问,我们还是先聊聊顔楼的好。说不得学士帮不上你忙,你也不说顔楼的事了。”
    杨元奇上杆子就说:“那我们要聊得好,我那点小事学士也得帮忙。”
    苏轼哈哈笑:“你这小子有趣,我办得到?”
    “很容易!”杨元奇答。他要入国子监,不过是哪届而已,身为翰林学士的苏轼直接都能把他名字圈进去。他本来就管着这些。
    都还没说顔楼,苏轼点了点他就说:“哦!你这手破字要进国子监还真得我帮忙呀。朝廷开恩荫这事传出去了咯。”这事大家都清楚,高太后的寿辰怎么都会开一届。
    他这一下猜到,杨元奇赶紧接口:“谢谢学士!”就得这么来,顺杆子上爬,一把敲定先。
    王朝云再次笑出声来:“相公,这下你可入了套咯。”
    苏轼摇头笑道:“你们这些小辈开始这么打主意了啊。”他也不再收回,这事的确太小,小辈都进了门,聊得还欢,那帮他入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