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院子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杨垣怡和杨垣希跑到院子来找杨元奇,对于她们这个堂哥,还是乐于相见的。
    杨元奇笑着说:“你们不用进学么?”
    开封杨家办了学堂,作为杨家的女子,自然得去读书,至于说进学也就一说,这样说女孩子要开心的多。当年杨垣紫这个老姐也是整天嚷嚷进学。
    杨垣怡果然眉开眼笑的说:“还是元奇哥哥好,他们都说我们就是去凑数,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这才是事实。
    杨垣希一个劲的点头:“祖母让我们可以寻寻你,说你虽然没有去举解试,一般的诗词歌赋还是通的。就是……”
    杨元奇笑着问:“就是什么?”
    杨垣希道:“就是你开了劳么子青楼,我们府这周边好多呢?!不过里面的姐妹儿却是漂亮的紧。那是男人寻欢作乐的地方?”
    杨元奇哈哈的说:“嗯!也要看男人们怎么玩。”
    杨垣怡嗤之以鼻:“妹妹,别听他胡说,那里的姑娘们都是取悦男人呢。最是信不得。”
    杨垣希显然更相信她的姐姐:“姐姐说是就是!不是说忠哥哥也去了个什么青楼,还被里面狐媚子迷了心智,还受罚了半个月呀。”
    杨元奇笑了:“你哥哥那是去得少了,其实里面有些女子也是不错。”
    杨垣怡怒了:“你这个堂哥也不见得是好,还说忠哥哥去少了。这话要是母亲和奶奶听到,指不定就要打你。忠哥哥也差点挨了打。”
    杨元奇不能在这事和两个堂妹争论,再说,哪有和妹妹说青楼好的道理。
    倒是杨垣希不依不饶:“那我也的确听说,有些好词好曲就是青楼传出来的呀。”
    杨垣怡一巴掌拍向杨垣希的脑袋:“你再乱听乱说我就不带你出来玩了。”
    杨元奇问:“你忠哥哥回来了吗?”
    杨垣怡道:“昨晚回来了,早上又出去了,说城外田庄有些事,今儿还要过去。我看到他可是带了弓箭,指不定就是去玩。”
    开封杨家最大的收入就是城外的一些田庄,城里商业寥寥无几,甚至地皮都卖得七七八八,这在黒水仙的资料里提及过。开封杨府能撑下去还就是靠卖地皮,只是这东西卖一处少一处,现在已经要山穷水尽。
    杨垣希关心的是另外的事:“元奇哥哥,听说你娶的嫂子是进士家大娘子,是不是文采斐然呀。”
    杨元奇道:“是进士家娘子不假,要说文采,可能和妹妹也相差不大,不过她在其他方面很有天赋,而且她可会武哦,最是合适我们将门了。”
    杨垣希哇了一声:“这门亲事可难说合的吧。难怪有些人说太原府杨家,家业兴旺呀。”
    杨元奇也不隐瞒:“当时我娶她的时候她爹爹还没中进士,不过中了她还是会嫁给我。你不是说哥哥开青楼的么,对于女人哥哥可是手到擒来的。”这就吹得有些没边。
    杨垣怡切了声:“你这叫登徒子吧,开封府这样的我可是见多了的。”
    杨元奇有些无语,见得多登徒子你也敢说,这杨家到哪都是将门,这门风还真不严谨。
    这时候,有嬷嬷过来传:“两位小娘子,哦,堂少爷。老太太喊你们一起过去陪她吃个饭。”
    “好!”“嗯!”
    ……
    今天陪着慕容氏吃饭只有他们三个,桌子上都是清淡为主。
    慕容氏说:“元奇,你今天陪着我们三个女人吃点淡食,元勇长身体,可就自个去了。”
    杨元奇点头,说真的,这段时间他消耗太大,船里伙食太过一般,也就昨天吃了顿好的,还不好多食。这又是清汤寡水还真是“盛情难却”。
    几个人吃着饭,慕容氏叹道:“你那个堂哥今儿又跑出去,元奇,有的时候,让着他点?”
    杨元奇放下碗筷,语气很轻话语却异常坚硬:“叔祖母,其实本就不是事。太原,现在侄孙就在你面前,大家虑的不在此,现在杨家并无傲娇的资本。两个妹妹都知道亲情,他和我还要不知么?”
    慕容氏不知道如何答这句,她是杨文广的未亡人,她一定要说话,哪怕太原也会有所顾忌,但她死了呢?她总要死的。年轻一辈也要长大,她要强压,这事将来会更糟。
    慕容氏说:“吃饭吃饭,也是不该这时候谈这些。老爷还没回来,这开封你是第一次来,让杨宏带着你好好逛逛这大宋精华所在。”
    “谢谢祖母!”杨元奇想了想还是说:“祖母见着元忠,也说一下他堂弟来了,好歹见着这面。”
    慕容氏轻叹不语。杨元奇不好再说,那就吃饭吧。
    她们也不是没说过,杨元忠平时也很紧着她们几个,就是这件事就魔怔了一样。她们甚至都开始恨那个青楼女子,怎么就这么狐媚?这就有点迁怒别人了。
    从开封来说,他们希望杨元奇能在开封多待时日,也希望小辈能放下心思交往,他们涉足的利益还不多,很多时候,亲情血缘是一定程度能弥合彼此的裂痕。而且,有了这段年轻时候的感情,将来也更好沟通。
    杨元奇都不明白杨元忠坚持什么?性子傲不是用在家人身上的。杨家的族长天然会是开封杨府,但家主呢?对于杨家这种将门,族长和家主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甚至于族长也不是那么稳当的。
    退一万步,族长也好,家主也罢,到他们这一代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了。其实有一点杨元奇没想透,杨元忠这么做,恰恰是因为这些事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他也就压根没在乎。
    杨元奇自己明白,他的心智已然成熟定型,但作为别人眼中的小辈,他可以说将来振兴杨家,却轮不到他来说带领杨家,因为他毕竟是小辈,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小辈。那杨元忠和他情况一样,他都不会去想带领杨家。
    你说振兴杨家代表着儿时的豪言壮语,你说带领杨家这话里头更多的是利益。
    ……
    回到院子,杨元奇喊白鹭和春梅:“晚上给我弄点什么汤点之类的。”他肚子实在有些饿。
    白鹭和春梅点头应承。
    杨元奇转头出去,这个时间刚好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