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潘金莲定股权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潘金莲搬到杨府,搬家不是什么稀奇事,只是这大框小框嫁妆一样的东西,让人有点咋舌。
    折彦质有点慌,他现在觉得杨元奇说就他家小气,这不无道理。
    折彦质悄声问道:“潘家送东西还搭个女儿的?”
    这不怪他这么想,这又不是嫁女儿过门,哪有这么拿东西的?看看这抬过来的东西,明显东西比人贵嘛,这不就是顺便搭个人么。
    杨元奇龇牙咧嘴:“清个地方出来,分开放好,指不定以后还得抬来抬去,大家既然这么喜欢玩过家家,总得让大家尽兴了才好。”
    这话很有道理,潘金莲以后真的过门,潘家不会再出嫁妆了吧,这为了衬托气氛,不是得把东西抬走再抬来。
    杨垣紫喊人把她母亲陈氏的嫁妆放一边,简单隔开,总算是找了个地方。
    “刘唐,以后这里东西要是丢了,你也不用去见老爷了。”杨垣紫心有戚戚,以前不过剩下母亲的一点,现在实在有点多。
    春梅正在和白鹭一起整理房间,春梅就是金瓶梅里潘金莲那个大丫头。一些私人用品全部弄上去,折彦质一看,这是要常住啊。
    折彦质道:“这么一比,我这个房间就忒破了点吧。”
    杨元奇道:“我也这么认为的,要不,我俩换一间。”
    折彦质的房间是不怎么样,杨元奇的更差,杨垣紫思来想去,还是照顾客人,给了间稍微好点的给折彦质。
    折彦质义正言辞:“那怎么行,这可是垣紫妹妹安排的,我可是很维护她的。”
    杨元奇懒得理他,就凭这货这么不要脸的秉性,他现在完全确认,他老姐在劫难逃了。
    潘金莲这时候进了来,几个人过去迎上她。
    潘金莲盈盈行了一礼:“垣紫姐姐,元奇,折公子,小女子见礼了。”
    潘金莲要比杨元奇大两岁,这倒不是事,女大三抱金砖,现在这砖还磕了个口子呢。要潘金莲在元奇后面加个弟弟,她却是怎么都不愿意的。
    折彦质拱手问道:“潘姑娘,折家带来一笔银子,打算投入潘杨杂货,你才是大股东,这事得和你一起协商一下。”折彦质有点着急,顔楼就要成型,这潘杨杂货进度也很快,既然打算投银子进来,那就越早越好。
    潘金莲已经知晓这件事,这是潘毅掌柜和他说起。
    潘杨杂货资金是有缺口,问题其实已然不大,特别这次离开潘家,带走的嫁妆里面也有部分是银子。
    折家这笔银子完全是多出来的,最初杨家和潘金莲商量也没提到这出,这种涉及股权之事,潘毅自然不敢决定。日常他汇报杨家均有答复,这事恰恰杨家最不能开口。索性这几天潘金莲就过来,干脆就把这事留给她,由她来处理。
    潘金莲知道杨家有心接下这笔银子入股,她占有杂货八成股权,这已是绝对控股,那杨家这两成股份出售,就得经过她的首肯。
    潘金莲问杨垣紫:“姐姐是怎么思虑的?”
    杨垣紫道:“我们还是想卖出去,折家和杨家刚好各占一成股份,潘杨杂货不缺钱,顔楼不缺钱,女贞庵那块地缺钱。”
    女贞庵那块地肯定要建杨府,这笔钱会极其庞大,好在不着急,可以等杨家投入的产业开始回本。
    杨垣紫现在说女贞庵缺钱,这句话实际没有意义。对于杨家来说,女贞庵的杨府没建成以前,任何时候都是缺钱的,这和商业运营缺钱是两码事。
    潘金莲道:“姐姐,我想杨家的股份也不要退了,折家这一成股从我这里出吧。”
    潘金莲不让他们几个插话:“潘杨股份外面人看是潘家的,潘家一家占了八成股份,你们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潘家真要出事的时候呢?”
    杨元奇点头:“那就这样!折二哥,这事你得回报折府,你们收购的股份是从潘家这里出来的。”
    折彦质点头道谢:“那是的,这事折府欠了潘家一个情。”这点他懂,这事和杨家无关,折家想要入股,在潘杨杂货不缺资金的时候,潘家拿出了股份,那折府就要承情。
    潘金莲连忙回道:“谢谢折公子这么说。”
    折彦质道:“这样吧,折家以后也有货物要走潘杨杂货出去,府州比较穷,价格我就不做让步了,不过府州到太原,折家自己运输。”
    交易落成。
    杨元奇有些疑问:“折家有自家的运输?”
    折彦质道:“没有!不过府州和太原物资运送络绎不绝,太原运到府州的东西很多,有时候得空车回去。”
    杨元奇恍然大悟,府州位置特殊,那边物资匮乏,那自然是朝廷输送过去的东西多。
    话又说回来,你要真论,这也算是另外一种以公谋私。只是这事放到哪里,都不会有人过问。朝廷空车回来,府州给兄弟伙加点费用带点东西,对大家都有利。
    在家天下的时代,很多东西本就难以区分。最后就是这句话,多大的能耐干多大的事。真正害死人的是“能耐”这词,很多人无法认清自己,自以为很有能耐。
    杨元奇突然想起这点:“折二哥,现在潘家经不起任何折腾。那些货物怎么运送不要紧,反正你们折家罩得住。该交的税还是得交,这个得过潘杨杂货,搞不好就被人攀诬上。”
    折家物资回运,走的实际是朝廷的漕运,这才是最好走私的,压根就没人会查。
    折彦质哈哈大笑:“瞧你这个小心样,我还真就不交这税了。”
    杨元奇目瞪口呆,折家这么张狂么?!能干不能说啊,在太原府这么大声的?
    潘金莲长期在太原府经商,知道点端倪,说道:“元奇,府州穷困,处战事一线,且那里很多人均兵民两通,朝廷有恩典,免了那里的出入境税收。”
    潘金莲嘴里帮着解释,心里很甜,杨元奇心里放着她家呢。
    府州农业税是折家直接收的,除了税率参照,其他无需通过朝廷。
    免掉商业税,实际把府州和河东路的距离拉近,要是这里再收点税,跑这条山路的人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