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御用小贩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最新章节     
    随着太后谒陵的日期越来越近,整个京城都跟着陷入一种紧张的氛围。
    常小小去脂粉铺子时,都看到掌柜正在紧张地整理店面,还在货架上摆放些时新的玩意儿。
    就连皇帝出行的御道都有专人一遍遍检查、清理,务必保证道路平整,没有任何坑坑洼洼。
    听说在去东陵的路上,朝廷还征集了大量民夫,修建了便道、便桥,专供扈从随行所用。
    这几天晋王挑着担子去宫里卖饼,也混了个脸熟,进出宫门,只是随意地晃晃腰牌就可以自由出入。
    而且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结识的人果然也不一样。
    以前他在宫门外卖饼,不少官员连看都不看他一眼,毕竟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一个流动小贩,比草民还不如,估计只能算是不见天日的草根阶层,谁会搭理?
    但能在宫城里当小贩的,就不是普通人了,偌大的宫城唯有此人在做生意,定然是御用贩子,指不定后台硬得很,不看僧面看佛面,巴结还来不及呢。
    所以很多压根不饿的大臣,也会亲自来买两个饼子说说话、拉拉关系。
    花花轿子人抬人,官员对他越客气,禁军越不会怀疑其身份,就这样,在太后祭扫前,晋王安稳地在宫内做着生意,赚了不少银子,结识了许多官员。
    赚来的银子,晋王并没有藏私,而是给各人买了礼物,尤其是对常小小更是大方。
    “你咋又买首饰?”常小小到底是女人,看着漂亮的红宝石金簪爱不释手。
    “我看宫里最近都流行这个样式的,挺好看,”晋王还担心她不要,便道:“这东西可以保值啊,就算以后咱们逃出京去,也可以当了换银子。”
    没错,银票虽好,但到底是纸做的,遇到水、火灾害,难以保存,相对来说,黄金保存更为方便。
    就这样一根金簪,又好看、又好用,落难了至少能换一年的大白馒头,“不错,你想得真周到。”她不禁夸赞道。
    晋王乐得见牙不见眼,他果然猜对了,小小与一般姑娘不同,从来不以貌取人,更看重本身价值。
    常小小喜滋滋地将金簪插到头上,对镜晃了晃,而后又收了起来,“财不可露白,我去送肉啦!”
    此时丞相府里,下人们俱都喜气洋洋地忙碌着,她将肉送到厨房,好奇地问道:“怎么都这么高兴呢?发月钱了?”
    厨娘笑道:“过几天太后出宫,老爷、夫人都得陪着,咱们忙完这一阵子,就可以松快、松快了。”
    正好趁此机会,不当值的下人都可以趁机回家看看。
    相府的下人都是签过卖身契的,有的是自卖自身,有的却是家里活不下去,不得已卖了孩子,给孩子,或是全家,求条生路。
    但不管怎么样,在他们心里,家虽穷,但那才是真正的家,相府只是工作的地方。
    下人们会托人把月银带回去,帮着家里盖房子、买地、婚丧嫁娶,哪怕是自己在相府挨打受气,只要想想家中亲人不用再卖身而活,就不由自主地开心。
    这一次难得回家,自然得锦衣还乡,以实际情况告诉家人,自己过得很好,不用担心。
    当然也有不愿回去,或者回去了也没家的下人,依旧在府里做着打扫的活计。
    “那还要肉吗?”常小小每天送来的半扇肉,若是没人吃,岂不坏掉.
    厨娘点头,“府里还有人,自然是要的,少送些来就成。”
    常小小心里暗暗思量着下一步行动,返程回家,推开院门,却见一黄脸汉子在家,她退回去看了看,没走错啊,“你是哪位?来我家有何贵干?”
    “小娘子,我倾慕你许久,不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啊~”黄脸汉子瞬时飞了出去,抬头便见一个拳头越来越大,只来得及大喊,“别打脸!”
    “哎哟~”福公公看得眼角抽搐,慌忙上前扶他起来,“我看看妆花了没?还好,还好。”
    猴子啧啧几声,谴责道:“太暴力了,这样不好。”
    “他谁啊?”常小小怎么不认识这号油腔滑调的人物。
    黄脸汉子扶着腰站起来,委屈极了,“是我啊,你怎么连我的声音都认不出来?”
    只不过是调戏了一句,差点被活活打死,那未免死得太冤。
    常小小仔细上下、前后打量了他一番,吃惊不已,“这化妆术也太绝了吧,我都没认出来。”
    福公公矜持地笑笑,“曾经侍候过一个小主,凭着我的化妆术,一时宠冠后宫啊。”
    皇帝也是男人,是男人就会有喜新厌旧的毛病,若是身边每天都是新面孔,岂不是大大的满足。
    猴子好奇地问道:“那小主得脸后,有没有提携你?”不过看福公公混得这么惨,应该是没提拔他。
    福公公懊悔道:“嘶~她因甚得帝心,被殉葬了!”
    这也是他最后悔的一件事,本来好好的小主当着,以后皇帝一驾崩,她不是太嫔,就是太妃,眼瞅着好日子就在后面呢。
    可惜啊,命运弄人,皇帝的喜爱往往很致命。
    “都多少年过去了,想必那位小主早已投胎转世。”常小小把注意力放在晋王身上,“不错,贴上络腮胡就是卖饼的,取下就是正经的宫人。”
    只要禁军检查不是特别严格,或许真能蒙混过关。
    时间弹指而过,很快就到了太后谒陵的日子。
    京城的百姓早早跑到御道两旁围观,仪仗、禁军、銮驾,长长的队伍看不见头,先头候驾的都已经出城了,后面銮驾还没出宫。
    此次太后谒陵,陪着的人可不少,不仅有宫中众人,还有各部大臣。
    就连常小小送肉去丞相府,都没遇上行人,大伙都跑去看热闹,真正的万人空巷。
    丞相府的厨娘已经收拾好行李,她对常小小道:“明天你只送后腿来便可,有人会接手。”
    “哦~好,”常小小不放心地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厨娘算了算,“怎么也得七、八天吧,祭扫倒是只需两天,但车驾走得慢,这段时间足够我回家了。”
    说罢,她便提着行李,出了院门,骑着毛驴,一溜烟跑回了家。
    当晚,无风无月,常小小对众人道:“我看相府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今晚正好夜探丞相府。”
    “不是宵禁吗?”福公公担心道:“要不,明早再去?”
    常小小选在今晚的原因,正是因为禁军调走大半人手,如今街上巡查人手不够,方便 他们行事。
    当下几人商定,由福公公守家,其他人沿着墙根摸到丞相府。
    头狼作为斥候,先行观察一路是否有巡检,而后引着众人避开巡逻的士兵,顺利来到相府后门。
    常小小低声说道:“让我先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