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收税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村姑和王爷的奋斗史最新章节     
    常记肉铺的生意果如猴子所料,变得越来越好,附近的街坊听说她家的肉更便宜,都宁愿多绕些路来购买。
    常小小也从原本每天杀一头猪,渐渐增加至两、三头,生意走上了正轨,就连马记肉铺的掌柜也来请她加入行会。
    行会的存在本就有实际意义,主要是协商定价,有时候官府征收物资,行首便会安排每家轮着来,或是一家凑一点,以免被官府逮着一只羊使劲薅。
    常小小虽然加了行会,但从未被要求上交银钱或猪肉。
    用马掌柜警告其它掌柜的话说:“别欺负常家娘子啊,自古至今,你们打听打听,哪家娘们出来干这行。”
    也有屠夫表达不满,“可官府那边怎么办?难道她的份额落到咱们头上?”
    都是开门做生意的,她的生意好,别人的生意自然差些,而官府摊派只会增加,哪会减少?这不等于自家吃亏了吗?
    “呸~这点东西值当什么,她家的份额都算我头上!”马掌柜大包大揽。
    常小小和晋王的成长经历,使得两人在某一方面很迟钝,马掌柜在后面默默支持,他们都没感觉到。
    两人只知道闷头做买卖,却并不知道这背后,还有那么多门道。
    甚至当税课司局的官吏来收税时,常记肉铺的几人都是一脸懵,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常小小纳闷,“收税?不是已经收过了吗?”
    她转头又问猴子,“你赶猪进城没交税?”
    猴子也是懵逼树上的懵逼果,“交了啊,不交税怎么能进城?”
    税官不禁翻了白眼,“那是过税,你们进城开店,还得交住税呢。”
    常小小疑惑地看向晋王,“开店也要交税,你知道吗?”
    晋王虽然在户部待过,但税收是一门大学问,里面涉及的税种多了去,他点了点头,“交是要交的,但不知道具体要交什么名目的税。”
    税官无奈地道:“要交官店钱、塌房税、门摊税、落地税、牙税……”
    “不是三十税一吗?”晋王大吃一惊,他是知道有税,但主要看中矿税、盐税、茶税等大头,却不知道小小商税为何有如此多的条目。
    税官见他质疑自己的专业性,怒道:“你个刁民,不交税,谁来保家卫国,谁来赋济灾民……”
    一通大帽子扣下来,晋王连连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只是不想交税是吧,”税官对身后的官差下令道:“不交银子,就把他们带走!”
    常小小忙拦在两人中间,她笑着告饶,“误会啊,咱都是良民,税肯定会交的,只是不知交多少罢了。”
    “账本拿来看一看。”
    常小小一头雾水,她开店的目的从来都不为赚钱,哪里 有什么账本。
    税官双眼一瞪,“你们每天卖多少都不知道?”
    “回差爷的话,咱们每天只杀一、两头猪,具体卖了多少却没记。”常小小干脆直说。
    税官当即拿出算盘,“那就算每天两头猪,每只猪三百斤,每斤十五文,那就是……”
    税官噼哩啪啦地拨着算盘珠子,急得晋王拦住他,“不对,每头猪只有一百斤出头,每斤也只实价十三文。”
    这些猪都是从外县农户处,一头一头收来的,都只吃猪草长大,而且还多是放养,能长到二百斤已经很罕有了,怎么可能有三百斤。
    税官却冷哼了一声,“爷说多少就是多少,这还只是交易税,其它税还没算呢,急什么?”
    真是隔行如隔山,怎么开个店还有那么多事呢,常小小见过掌柜如何打发泼皮无赖,却不知如何应付税官。
    正急得抓耳挠腮之时,却有一人恰巧上门。
    “咋这么热闹呢?”白管家今天终于得闲来到常记肉铺,却被院外围着的人群吓了一跳,没想到肉铺的生意竟这么好。
    税官抬头一看,立马满脸堆笑,“白管家,你怎么还亲自过来采买呢?”
    丞相府的管家,虽然只是一个下人,但京城谁敢不给他面子,税官在内城一带收税,岂能不识白管家真容。
    白管家矜持地点点头,“是啊,她家的肉挺好,过来再买上一些,你这是来收税?”
    税官赶紧把算盘一收,“可不是嘛,这倒是巧了。”
    他对常小小说道:“既然每天只卖一头猪,那每月只需交五分银税钱便是。”
    猴子当下从钱柜里掏出一钱串,“这是税钱,多的请差爷喝茶。”
    税官笑眯眯收下后,还不忘和白管家扯闲篇,“白管家这段时间辛苦了吧。”
    “可不是嘛,太后祭扫这种大事,各家都得陪着呢,出不得丝毫差错。”
    “是啊,连带着我们都多了许多杂事,”税官很懂分寸,略聊了几句,便借故收税要离开。
    临走时,还对常小小等人道:“谅你们不懂规矩,以后记得每月按时去衙门交五分税银。”
    这个纳税额度还好,若按税官之前的算法,不知道三两银子能不能交差,现在这么便宜,完全是看在丞相府的面子。
    税官一走,路过围观的人群便也慢慢散了。
    白管家跟着常小小进屋,“今儿我来,可是上门要钱来的呢。”
    “早给你老准备好了,”常小小从里屋拿出三个大银锭子摆在桌上,“白管家,你看看可对?”
    白管家笑了笑,“多了,你若是这样算账,怕是会亏本。”
    多,肯定是多了,半扇肉才多少斤,但常小小正愁和白管家拉不上关系呢,便道:“刚才幸好你来了,要不然可不好办啊。”
    白管家挺有自知之明,自嘲一笑,“哪里是看我的面子,那是有丞相在后面撑腰呢。”
    只不过他运气好,正好有丞相府提供的平台,若是换其它官家,税官也会如此对待。
    常小小夸他,“丞相府再厉害,不是还得靠您打理嘛,对了,太后祭扫,咋你老还忙上了?”
    白管家来都来了,也不急走,便缓缓将太后祭扫一事说了。
    本来祭祀帝陵都是皇帝亲去,实在不行也由亲王、大臣代为祭扫,今年不知怎地,宫里早早传出太后要亲去祭扫。
    太后都去了,那作为儿子的皇帝肯定要陪着,届时不仅禁军护卫,各大臣也得出京相送。
    人多行程慢,在哪吃饭,在哪住宿,都有规定,管家自然得配合着把林相的吃喝拉撒打理明白。
    晋王以前也曾经代为祭扫过,一路所行,花费巨大,比如御道得整修吧,那么多人马出行,搭帐篷,少不得占用农田,还得赔偿农户损失。
    白管家和常小小闲聊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晋王关上房门,兴奋道:“机会来了啊,祭扫之日,不管是丞相府,还是宫中,彼时禁卫松懈,正好方便我们下手。”
    常小小摸了摸下巴,“这事倒是可行,咱们好好谋划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