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杨建国才华初显
作者:作者沧海一粟   民国乡村往事最新章节     
    第二天,杨明瑞和荷叶就带着女儿兰韵返玉屏寨,刚会说话的小兰韵自从回了一趟兰溪河老家后,就天天念着要回家去找哥哥姐姐。
    他们在玉屏寨又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兰溪河公社辖区内的一个叫山后村的村子里,发生了集体中毒事情。
    那天,山后村的一个老人去世了,村里的人都赶来给他家帮忙,大家在他家吃了饭之后,就一个个的上吐下泻,他们村的一个生产队长症状比较轻,他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紧拼着命跑到公社卫生院求救。
    可是,卫生院里水平好点的医生都不在,只有两个来卫生院实习的赤脚医生在里面,队长一见到穿白大褂的,就大声的对他们说道:“医生,医生,救命啊!”
    那两个赤脚医生看着惊慌失措的生产队长问道:“同志,你怎么了?”
    生产队长说:“医生,山后村发生了集体中毒事情,很多村民都中毒了,你们赶紧去救救他们吧。”两位赤脚医生对视了一眼,意识到事态紧急,他们对生产队长说:“同志,不瞒你说,我们两个都是来卫生院实习的赤脚医生,我们的水平有限,这样吧,我们两个先赶到你们山后村去。你赶紧到公社去找书记和主任,让他们赶紧想办法去把医术好的医生找来。”
    两个赤脚医生把话说完,立刻拿起医疗箱,向山后村赶去。
    到达山后村后,他们发现许多村民脸色苍白,痛苦地呻吟着。两个赤脚医生迅速展开救治,然而,这俩个赤脚医生因为水平有限,经过他们治疗的病人并没有明显的好转。
    与此同时,山后村发生集体中毒的消息,被生产队长在第一时间报告到公社领导耳中,他们马上派人骑着马到玉屏寨去通知杨明瑞。让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山后村救人,杨明瑞接到通知后,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他一刻也没敢耽误,背着药箱翻身骑上了来通知他的人骑来的那匹马上,对来人说道:“老李,你这匹马我先骑走了,你自己慢慢走着回去吧。”
    杨明瑞没等对方回答,随着他“驾。”的一声,就打马朝着山后村飞奔而去了。
    杨明瑞赶到山后村后,马上就动手救治中毒的病人,并调查中毒原因。
    经过调查,杨明瑞发现是食物中的四季豆没有煮熟,而导致了这次事故。杨明瑞调查清楚了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之后,就附近找来了一些草药,用主人家办事用的大锅熬了一大锅药水,让中毒的村民每人喝了一碗下去。过了半个小时后,所有人都渐渐恢复过来了。
    杨明瑞借此机会,向村民们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提醒他们注意饮食卫生。
    通过这件事之后,公社领导又把杨明瑞重新调回了卫生所,杨明瑞调走了之后,荷叶也跟着他从玉屏寨回到了兰溪河家里。
    荷叶回到家里之后,还是和以前一样,每天去生产队参加劳动。这个时候,他家建国已经不上学了,因为他家成分不好,他家的孩子只能读完小学,就不能再继续升学了。
    虽然不能继续上学了,但建国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你拿一块布给他,他就能把它缝成衣服,他自己会设计款式,自己裁剪,自己缝。
    他拿着个马灯,就能制作出幻灯片来,引得一大群和他年龄相仿的大姑娘小伙子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让他放幻灯片给他们看。
    前些日子,公社要把电线通到辖区内的各个村寨里,别人都干不了这个活,他一去就干成了,可以说整个兰溪河公社的电灯线都是他给接通的。
    那天,铁路局设在兰溪河车站的机务段的机器坏了,他们单位的那些专业人士怎么也修不好,这个机器不能及时修好,影响是很大的,兰溪河机务段的领导听人说,杨明瑞家的大儿子杨建国是个能人,就亲自到家里来请他去帮忙看看。
    杨明瑞听人家说明来意之后,说道:“你们怕是找错人了,我儿子从来都没有见过你们那个机器,你们自己专业的师傅都修不了的,你们来找他一个小毛孩子去修,怕是不靠谱。”
    机务段的领导说:“杨医生,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了,才来找他过去帮忙的,你就让他跟我们去试试吧,能修好最好,就算不能修好,我们也不怪他。”
    杨明瑞没有办法,就让他跟着去了,结果,杨建国去到机务段,到出了毛病的那台机器旁边,把机器打开拨弄了几下,这台机器就恢复正常了。
    这一下子,杨建国的名声在这一带就传开了,在他们这一带,提起杨明瑞没有不认识的,现在杨建国的名声也和他爸差不到哪去了。
    杨建国成了兰溪河公社的技术人才,公社的领导很看重他。
    他现在主要负责兰溪河公社的水,电,还有关于各种机器维修这一块的工作。
    荷叶和杨明瑞因为大儿子在公社里上班,那些人也不敢再像以前一样陷害他们了,所以,他们的日子也过得相对平静了一些。
    家里的日子好过了一些,过年的时候,荷叶就对杨明瑞说:“明瑞,现在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了,你写封信去叫明娟和明慧回家来过年嘛,阿爹年纪大了,明娟明慧也是他的孩子,几年都没有见面了,阿爹会想她们姐妹俩个的。”
    杨明瑞听了荷叶的话,说道:“好的,我这就去写。”
    杨明娟和杨明慧接到她们二哥写来的信,过年的时候,两个人都赶回来了,明娟的丈夫李明华因为身居要职,加上离得远,这次就没有和她一起回来,只有明娟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回来。明慧两年前也结婚了,还暂时没有孩子。她的丈夫姓赵,大名叫赵大江。老家就在邻县,也是部队上的,这回也跟着她一起回来了。
    赵大江一进门就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绍,他们还给全家人,包括九老祖都买了礼物。
    明慧把带来的礼物从包里拿出来,对荷叶说:“二嫂,这些东西,我们家里的人每人都有份,我还给九奶奶也买了一双鞋子,我们等会给她送过去吧。”
    荷叶说:“不用送,我现在就去把她接过来和我们一起吃饭,你们不知道,九奶奶这些年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我家的这几个孩子都是她帮忙给带的。这些年要是没有她帮忙,我们这日子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荷叶说着就出去接孩子们的九老祖去了,她去到九老祖家的时候,正好九老祖的兄弟也在,九老祖的这个兄弟,就是前几年和李二狗家买了她家原来关马的那个房子住的那家。
    荷叶对他们姐弟俩叫道:“三爷爷,您也在这边啊,我家的俩个妹妹今天回来了,我过来接九奶奶过去吃饭,三爷爷,您也和我们一起去我家随便吃点吧。”
    三爷爷说:“我就不去了吧。”
    荷叶说:“三爷爷,没事的,一起去吧,就是加一副碗筷的事,人多热闹。”
    三爷见荷叶真心邀请,就跟着她们一起过来了,荷叶把三爷爷和九奶奶接到家后,让公爹和杨明瑞陪着他们,就到厨房里忙着做饭去了。
    堂屋里,三爷爷对杨明瑞父子说:“那个李二狗家,会有这么不要脸说,他家那个房子解放前是卖给你们家的。到解放后,你们家挨斗的时候,他家就趁机来要回去了。他家在里面住了一年多还是两年,吃伙食团的时候,又说是在兰溪河这边吃不饱肚子,他家要搬到他岳父家那边去住,要把这个房子卖掉。你们知道我家弟兄多,房子少,弟兄几个挤在半间房子里,实在是住不开了,就花钱和他家把这个房子买下来了。当时问他家要房契,他说没有,现在的房子都是没有房契的,现找人来写一个收据就行了。我就去找人来写了一个收据,把他家的房子买下来了。”
    三爷爷喝了一口水,又接着说:“他家现在又搬回来了,他昨天一回到兰溪河,就跑到公社去找革委会的人说,他家现在好可怜,上无一片瓦,下无一寸地,让革委会的人来和我家说说,想让我家把这个房子还给他家住嗦。把我给差点气死了。”
    杨明瑞听了三爷爷的话后,说道:“你问问他,他家这个房子他想卖几回?”
    杨劲松说:“三叔,你家的成分是贫农,你没有必要怕他,不管他怎么说,你都不要还他,如果他找公社的人来说,你就说,你家也是贫农,如果把这个房子让给他住了,你们家就没有地方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