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雨天
作者:肖肖的鱼   开局就送狗熊岭?末世,不带怕的最新章节     
    成亲这天,天上就飘起了细雨。
    虽然不大,但是也影响什么。
    黎可坐在牛车上,伸手接了接雨水。
    冰冰凉凉的感觉,让她皱了皱眉头。
    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特别讨厌这一场雨。
    牛车摇摇晃晃的,很快就到了宋家。
    她也见到了自己的公婆,以及傻乎乎的丈夫。
    看到她,宋陈氏笑着迎了过来。
    “这就是小可吧,真是委屈你了。”
    黎朗担忧的看了黎可一眼,“可可,这以后就是你的爹娘了。”
    说完,他转头也对着宋陈氏和宋老汉鞠了一躬,“爹娘,我来接走娘子。”
    宋陈氏笑着把黎可领进了一间屋子,然后又去了另外一间屋子,从里面牵出来了一个穿着红嫁衣的女子。
    “我家燕子就交给你了。”
    宋燕虽然长得不算特别美,但是也算清秀的。
    黎朗这也是第一次见到女方。
    “爹娘放心,我会对娘子好的,还请你们对我妹妹多照顾些。”
    “放心吧,她嫁到我们家来,就是我们家的人,会对她好的。”
    黎朗牵着宋燕上了牛车,就转身离开了。
    黎可坐在床边,开始打量起了这个屋子。
    和她之前住的屋子很不一样。
    没一会儿,门被推开了。
    “小可,来吃点东西,以后都是一家人,以前在娘家怎么样,现在在这里就怎么样。”
    对于这个媳妇,宋陈氏是很满意的。
    反应慢好啊,又不是真的傻,反应慢他们家的秘密才不会被说出去。
    本来之前还担心,长得太差,配不上自家儿子。
    现在看来,也不错,算起来,嫁到他们家还是委屈她了。
    这么一想,她看着黎可的目光,又多了一些怜爱。
    黎可不明白她为何用这么奇怪的眼神看着她,不过她确实饿了,这段时间她时不时去木屋里面捡点吃的出来,他们三兄妹也没饿着肚子。
    只是今天出嫁,早上起来,家里就没给她和姐姐准备吃的。
    在黎家人看来,她和黎丫丫是要嫁出去的人了,哪还能吃娘家的粮食呢。
    所以她接过了宋陈氏递过来的碗。
    看到碗里的东西,她还诧异的看了一眼宋陈氏。
    “小可,你也别听外面说的,清哥儿也不是外面传的那样,我们……我们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这些你以后就知道了,快吃吧。”
    宋陈氏怜爱的拍了拍她的手。
    这让黎可更加觉得奇怪了。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觉得这个婆母还挺好的,在娘家奶奶和二婶根本舍不得给她和姐姐吃鸡蛋。
    就连哥哥也吃不着,现在才到宋家,婆母就给她端了一碗荷包蛋,打眼一看也有四五个。
    虽然她这段时间也不缺鸡蛋吃,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的善意,还是让她很感动。
    “娘,这都给我吃?”
    “都是你的,吃吧,喜欢吃,以后天天给你煮。”
    好好的一个清白人家的姑娘,进了他们这样的家里,也是他们对不起她。
    就吃点鸡蛋,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黎可反应慢,但是对于吃的,她反应一点都不慢。
    既然让她吃,那她就吃呗。
    吃完,宋陈氏还把碗给端了出去。
    没一会儿,刚刚只有一面之缘的丈夫就走了进来。
    两人呆呆的看着对方,都有些不知所措。
    “咳咳,你睡里面,我睡外面就好。”
    宋清手握拳头,抵在唇边低咳了两声。
    黎可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脑子死机,让她一时半会儿也没想明白是哪儿不对劲。
    乖乖的照着他说的做了,褪了外衣,躺在里面,直到宋清吹灭了蜡烛,她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个丈夫,好像也不傻啊?
    日子就这么平静的过了两三天,她就算反应再慢,也反应过来,自己这丈夫并非是外面说的傻子。
    但是为什么还要在外人面前装傻呢?
    不过,她现在不想去想这些,也没时间去想这些。
    从她成亲那天,就下雨,这都过去几天了,雨是越下越大,一点要停的样子都没有。
    宋陈氏在她成亲第二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就突然病了。
    躺床上咳咳咳的,这几天她又要照顾婆母,又要给家里两大一小三个男人做饭。
    “娘,喝药了。”
    “咳咳,我没事儿,怎么又去抓药了,咳咳,这多费钱啊,咳咳……”
    黎可给她拍了拍背,“娘,你先别说话了,先喝药吧。”
    宋陈氏端起药碗喝了药,一脸担忧的看着外面。
    “这雨,怎么还不停?”
    这个问题,黎可也不知道,端起碗,站了起来,“娘,你先休息吧,我去把碗洗了。”
    这几天,她也算是摸清了这个家里的一些情况。
    公公是有文化的,平时就在镇上给人写些家书,信之类的挣点铜板。
    之前宋燕还没出嫁的时候,家里一切都是宋燕和宋陈氏支撑起来的。
    宋陈氏平时就从镇上的绣坊接点绣活儿回来。
    家里置办了一亩薄田,还养了一些鸡,这些都是宋燕和宋清在经营。
    在外宋清虽然是个傻子,可是他也是要下地干活儿的。
    现在顶梁柱的宋燕嫁人了,宋陈氏又生病了,外面下雨公公又没法去镇上摆摊。
    一家子的生计好像就断了。
    公公宋飞也觉得这不是办法,在这么下去,迟早会坐吃山空的。
    “清哥儿,明天我和你一块下地去,清哥儿媳妇,家里就靠你了,你在家照顾好你娘。”
    说完,又看向一旁只有十岁的宋海,“海哥儿以后也跟我们一块下地去。”
    “知道了,父亲。”
    一家人好像都心事重重的,就只有黎可反应慢一拍,该吃吃,该喝喝。
    分配给自己的事情,她就好好做。
    第二天,依旧下着雨,可是宋清三父子也不得不冒雨出门。
    要是再不去地里看看,地里的庄稼就真的没了。
    黎可送他们离开之后,就先去给宋陈氏煎了药,趁着煎药的功夫,她又去把鸡舍给打理了。
    完了之后,她就坐在炉子前,望着外面的雨发呆。
    给宋陈氏把药端进去,服侍她喝下之后,又开始无事可做了。
    绣帕子吧,她也不会。
    想了一会儿,她决定去木屋。
    既然公爹他们都担心粮食,那她去木屋多收点粮食。
    经过她这段时间偷摸的摸索,她知道里面的时间和外面是不一样的。
    在里面过一天,外面才过没多会。
    外面一天,里面就过去了二十天。
    所以,她现在放心大胆的在里面折腾。
    先是捡蛋,这些蛋虽然下得到处都是,但是很多都有母鸡母鸭在抱窝。
    这些蛋她就不管,只管没抱窝的。
    她还想着,等天晴了,她就偷摸的去一趟镇上,用蛋换点银钱,到时候给兄长和姐姐送去。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拥有这个神奇小木屋的事情,她并没有跟兄长他们说。
    可能是姐姐说的,是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秘密,不能什么都给别人说,人心难测。
    捡完了蛋,她就去仓库找了一把镰刀。
    周围好几个仓库,放着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她也不认识,也就没去动。
    拿着镰刀,就去了最近的地里,这是一片麦子地。
    麦子长得稀稀拉拉的,一看就是很久没人打理了。
    不过,黎可还是觉得,这麦子就算没人打理,也比地主老爷家地里的长得好。
    一穗穗黄灿灿,被压弯了腰的麦穗,看着就喜人。
    从小就没怎么吃饱过的黎可,那看着这些,自然是干劲十足。
    不知不觉,在里面一天就过去了,她就抽了个空,出去了一趟。
    看了看宋陈氏,发现没什么事情,她又进去了。
    就这么反反复复,收了好多的粮食,直到宋家父子三人回来。
    看到她从屋里出来,几人都没有怀疑什么,只以为她在屋里休息。
    “爹你们回来了,我去做饭。”
    宋飞点点头,“你娘怎么样了?”
    “吃了药就躺下休息了。”
    宋飞挥了挥手,就进了正房。
    黎可转身就去了厨房。
    她刚刚其实挺慌的,有种被抓包的感觉。
    饭菜没多会儿就做好了。
    吃完饭,黎可走到宋飞跟前,“爹,家里的粮食没多少了,得去买点粮食回来。”
    “行,明天我和海哥儿去镇上一趟,看看还有什么要买点没有,我们一并带回来。”
    黎可想了想,摇头。
    “没了,就只差粮食。”
    一旁的宋清,皱着眉,“爹,你那银钱还够吗?我看这雨一时半会是不会停的。”
    宋飞也是满脸愁容,“家里银钱也不多了,这次你娘生病,花了不少银子,这雨再这么下下去,没银子不说,地里的庄稼也得毁了。”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地里的庄稼也是才挂果,没有意外的话,过两个月就成熟了。
    可是现在这雨一下,到时候肯定得减产。
    “不行就把家里的几只鸡给卖了,我明天去山上看看,雨天,山里就爱长蘑菇,再挖点野菜,也能管一管。”
    手里的银钱得留着,留着预防,万一真的减产,那下半年买粮食的钱得有。
    还得预防,这雨一直下,到时候地里可能颗粒无收,他们手里没钱的话,那下半年就真的没法活了。
    “鸡先留一留,你娘和你媳妇身体都不好,家里就两个女人,得留着给她们补补身子。”
    宋清见他这么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对于这些话题,黎可是从不掺言,当然了,这个家也轮不上她来说话。
    她去厨房端了饭菜进去给婆母。
    等她吃好了,她就去洗碗。
    第二天一大早,宋飞就带着小儿子冒雨去了镇上。
    黎可在家照顾宋陈氏,宋清就穿上蓑衣就进山去了。
    黎可看着他的背影,一下就想到了自己的兄长和姐姐,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能吃饱饭吗?
    心里想着兄姐,也是一刻不敢耽误,立马进了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