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下落
作者:昙婵   太后别宠了,疯批暴君恃宠而骄最新章节     
    眼下局势紧迫,贺昀和赵裕不敢耽搁,等顾知微做好决策,他们便领命而去。
    五日之内,赵裕乘船从青州而下,途经八城十二郡九县,将顾知微的召令一一下达,这些地方官员都是些捞油水的横货,当初看着李裕和得势,为了走人家的门道,没少巴结奉承,虽算不上同谋,但李裕和能在江南拉拢到如此庞大的势力,同他们这群墙头草必然是脱不了干系的。
    此刻太后娘娘懿旨一发,一时动乱,不少人见风使舵,直接倒戈。
    到嵩远时,赵裕已接连奔波数日,身心俱疲,此地是江南界内最后一个县郡,他巴不得尽早回去交差,脚一沾地就直奔县丞府邸,言明内情。
    在嵩远顶头的官员姓李,起初接了旨意,还以为是赵裕信口胡诌,狐假虎威呢,一手端着酒盏,仍沉浸在安然的美梦里,醉的眼神朦胧:“赵大人,您可别开这种玩笑了,谁不知道你当初领着手下四处敛财,搜刮民脂民膏,就为了这李刺史的五十大寿啊?怎的,你这是四处无门,见自己做不了人家的门下课,还来堵我们的路,这不道义吧?”
    提起这事,赵裕眼神一变,面色很有些不快。只恨他说的还真是实话,自己也确是做了这样不仁不义的恶事,若非顾知微肯叫他将功折罪,就凭王自衡供出来的那些话,也够他自己喝一壶了。
    赵裕一噎,解释的认真:“李县丞,你可得把话说清楚些,从前整个江南都在李裕和手里攥着,咱们这些小官就是觉得不平也无处可发,本官在青州沉沉浮浮多少年,未见得就比你舒服了多少,那时是看升官无门,一时受人蒙蔽,才不得已去巴结奉承,想求一条仕途。”
    “万幸遇见了京城来的贵人,又有太后娘娘公正不阿,一心为民,她看我可怜,才肯给我这个机会替他们跑腿办事,戴罪立功,娘娘是多么宽厚开明之人啊,这条路不仅给我走了,也给你走了,若你愿意,莫不是个天大的机会!”
    他说的句句诚恳,李县丞净记得他圆滑世故的嘴脸了,何时见过这副模样,当即一晃脑袋,手里摩挲着旨意,将信将疑,这才打开看了。
    只一眼,瞧清了上头赫然的凤印,他登时醒了酒,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为方才的失礼磕头求饶:“太后娘娘恕罪,赵大人恕罪,是下官有眼无珠,不识圣旨,还以为是大人有意戏耍下官,绝不是有意如此啊!”
    赵裕在旁撂下茶盏,懒得和他计较这些:“起来吧,我这一趟是为太后娘娘传旨,告诉你们这些底下的,若从前跟着那李裕和做过什么伤天害理,违逆狂悖的恶事,与其等着到时闹起来,太后娘娘亲自派身边之人过来惩处,还不如趁早招了,有什么说什么,给自己换一条生路。”
    这样的话,他这一路说的也有百十来回了,从起初的不自在,到现在的神情淡然,赵裕倒是拿捏好了尺度,不叫旁人觉得威逼,也到不了利诱,左右有手谕在呢,不怕他们不肯开口。
    李县丞被他扶起来,哆哆嗦嗦坐在一边,神情微动,显然是有话要说,可最后干张着嘴等了半天,也没发出一点声来,赵裕看他一眼,心领神会:“李县丞这是还有什么难言之隐?”
    各地走下来,赵裕早看得清清楚楚。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江南有李裕和这样的人物,再加上这么多年京城不大经管,早把各处养成一盘散沙,就好比这李县丞,把守嵩远,地方不大,可偏居一隅,他就是此地最能说得上话的了,若说他们这些人手里干干净净,赵裕可绝不会相信。
    果然,就见他犹豫片刻,开口吐露:“赵大人有所不知,当初,当初下官是替刺史做过一些人命买卖,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十几回了,这样十恶不赦的罪行,不知太后娘娘能否宽恕啊....”
    “你以为娘娘是江湖骗子呢?这手谕上写的清清楚楚,只要你肯诉说实情,供出逆党,一概都是不追究的,”
    说到此处,赵裕站起身来,以退为进,不咸不淡道:“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既然县丞无意开口,本官就先启程回去了,娘娘那头还等着复命,船上还有不少抓来的党羽,实在不好耽搁的时辰。”
    如今李裕和这棵大树倒了,重头再来的机会就在眼见,李县丞哪里肯放他走,赶紧一把拦住人,咬咬牙,把事情种种全都说了。
    赵裕记录完毕,看着厚厚一沓纸册,心中满意,就押着抓获的几十个逆党,原路折返,回去交差。
    却不料,他终究还是大意,本以为有顾知微坐镇,这些人就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折腾出水花了,千算万算,也没算到这一船里的云州将领竟是吃里扒外的东西,他们面上都是好人,可实则反叛已久,同李裕和一般根深蒂固,自然不愿意就此罢休。
    还不等赵裕察觉到不对,这群武将当即出手,一把打晕赵裕,随即给被关押起来的众人解开束缚,大手一挥,尽数放跑,又仗着自己有一张好嘴,说的人热血沸腾,眼含热泪,不多时,许多原本被赵裕费尽心力安抚下来的安定分子也左右摇摆起来,在这些人的合力教唆之下,再次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偏偏传信不便,顾知微等人也没有察觉,只等两日过去,风声渐渐穿到青州来了,几人心里咯噔一声,觉得不好,这才打探到实情。
    贺昀和王彪正好都在寨子里,他们二人知道事情要乱,赶紧一前一后跑到屋里,劝说顾知微趁早离开:“娘娘,这回将士反叛已是定局,绝不是从前的小打小闹了,他们都是些亡命之徒,难保会做出什么事来,娘娘不能再等了,必须即刻回京!”
    顾知微本意还是不愿走的,但无奈这二人是铁了心,若不是身份有别,恐怕都要又拖又拽,把她绑上马车了。最终她被磨得没了法子,只好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