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出师不利,曹仁动!
作者:吟游诗人渺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最新章节     
    孟津河畔,
    惨烈的厮杀持续进行。
    汇聚起来的血水,浸入泥土,也顺着坡度流淌而下,最后垂落于军阵后方奔腾的黄河水中。
    其实张昊要取关中,切断关中以西与中原的联系,目标是汜水关这个要害之地想不被人猜出都难。
    毕竟汜水关所处的位置,就相当于葫芦上肚与下肚之间的连接处,相对狭窄一些,所需驻守的地方也要少一些,兵力便能更加集中。
    作为曹仁之弟,虎豹骑的首任统帅。
    曹纯的目的便是在张昊兵马攻打汜水关时,率先从谷城由西向东奔袭而来,先给张昊来一记背刺。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
    张昊临时改变了作战计划,曹纯这第一个背刺,就正好撞上了徐荣渡河的大军。
    而兵法有云:半渡而击!
    哪怕裴茂还在回援的路上,曹纯麾下的虎豹骑才组建不久,仅有千余,曹纯也决定冒险一搏,以小敌多。
    这不是违抗军令,而是因时而动!
    也正是因为如此,
    曹纯此刻的战果颇为显着,初一接战徐荣麾下兵马就折损不小。
    毕竟哪怕再精锐的兵卒,也无法以肉身硬抗重骑奔袭而来的高速冲锋。
    不过,也到此为止了!
    不止是曹纯有装备精良的虎豹骑,徐荣手上也有,只是为了给骑兵提速,让太史慈领着跑远一点拉开距离才好冲锋。
    “众将听令,凿穿敌军左翼就撤!”
    “莫要恋战!”
    曹纯眼见不远处的太史慈领着数百重骑接近,打头的还有百来具装骑兵,心知已经失去速度优势的虎豹骑不是敌军对手,果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而之所以能撤退,
    是因为虎豹骑的建立,曹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不少心血,作为首任统帅的曹纯可不敢初战就不管不顾闷头往敌阵里冲。
    冲阵容易,造成大量杀伤也容易,可毕竟自己只有这么点人,没有援军跟上扩大战果,没了马速陷在敌阵里可不就全军覆没了吗?
    所以曹纯在冲阵前下达的军令是有弧度的冲阵。
    不是直冲阵心,而是冲击边缘的阵脚方便跑路。
    很快,
    虎豹骑就要功成身退而去,太史慈见己方军阵被摧残的一片惨烈狼藉的状况。
    饶是太史慈不是一个冲动的人,见到这般惨状也是怒火中烧。
    “贼将休走!”
    “谯县曹子和是吧?东莱太史慈来也!”
    “可敢一战?”
    曹纯默不作答,吃到好处不要声张,闷声跑路便是了。
    太史慈见状,领着渡河不多的几百骑跟在后面紧追不舍。
    由于曹纯的虎豹骑先入场,消耗了大量马力,撤退时又要重新提速。
    就在太史慈要追上的时候,
    只见虎豹骑奔逃产出的烟尘之中,迎面现出数十骑向太史慈对撞而来。
    ‘轰隆隆~~~’
    “啊啊啊~~~”
    骑兵相撞,都是精锐,这一撞的惨烈程度比骑兵冲阵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史慈弓马娴熟,武艺也高强,倒是成功紧急避险。
    可麾下骑兵总有来不及避让的,一时间引起连锁反应,再次折损少量精锐。
    而也正是这数十虎豹骑的断后,让曹纯统领的虎豹骑主力成功走脱。
    “曹子和...虎豹骑...”
    “子义,这一战恐怕难了!”
    战后,
    徐荣与太史慈两人都阴沉着脸,徐荣如是说道。
    太史慈没作答,但心底也是默认了这一事实。
    不久后,
    雒阳以东传来的急报印证了徐荣的猜测。
    “报~~~启禀徐将军,曹操麾下大将曹仁,领兵马一万由汜水关入,西奔而来!”
    “汜水关守将段煨,也领三千兵马连同曹仁来袭!”
    “此外,谒者仆射裴茂已与曹纯所领虎豹骑汇合,驻军雒阳西面的上林苑!”
    徐荣得知这些消息,在平阴城头沉默半晌,向函谷关所在的方向眺望而去。
    “速将这些消息向陛下送去!”
    “函谷关...我军怕是难以与陛下两面夹击了!”
    ......
    纵是使用飞鹰传书,其中过程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此时函谷关西面的张昊还不知道徐荣所部的遭遇,正渡过黄河后向函谷关行进。
    途中,
    张昊向掌管军情的祢衡问道:
    “正平,钟繇所部现在何处?凉州各部又有无动向?”
    “回陛下,钟繇闻我军渡河而来,已领军至陕县,至于凉州各部则未曾有消息传来。”
    自中平四年与祢衡相识以来,曾经那个狂傲不可一世的祢衡被张昊吃得死死的。
    再硬气又怎样?
    如果不敢割以永治,那就只能被迫享受!
    现在的祢衡,可以说是张昊麾下文武中,宗族子嗣最昌盛的第一人,再努努力或许能跟中山靖王相比。
    而祢衡随军掌管军情,张昊也是习惯了。
    且带着祢衡还有一个好处,每次开战前可以先来一波先‘礼’后兵。
    至于怎么个‘礼’法不用张昊交代,祢衡自己就自觉做了。
    或许也是因为长期以来的随军生活,祢衡对于军事上的事渐渐略知一二。
    “陛下,我军若想拿下函谷关,当先取西面的黾池、新安二城,以防钟繇的兵锋吧?”
    祢衡难得发问,张昊于是回道:
    “确实如此,所以朕便让文远先去了,相信文远不会让朕失望的。”
    “对了,让你替朕写给刘雄鸣的书信你写完没有?”
    “朕还真怕南阳的张绣败得太快啊!”
    祢衡答道:“陛下放心,已经完成了,只待陛下开口可随时派人送往刘雄鸣处。”
    “那就好!”张昊微微颔首。
    刘雄鸣,与程银、李堪等人类似的割据势力之一,占据京兆尹的上雒、商县一带。
    少时以采药、射猎为事,长期居住在覆车山下。
    由于山中总是云雾缭绕,时常进山采药的刘雄鸣走的路多了,便熟悉山中地形不会迷路,因此被人认为他能驾驭云雾。
    三辅乱时,许多人前去依附他。
    虽说刘雄鸣的势力并不算强,但谁让他占据了险要的武关呢!
    如果要接应张绣返回关中,武关便是张绣需要面对的第一道难题。
    所以张昊的做法,以拉拢刘雄鸣为主。
    ......
    (前文提到的钟繇之甥郭援搞错了,已删,郭援好像是沛国人,这时候不应该出现在并州,另外搜资料的时候偶得一张程银等人的势力分布图,以防发在段评被隐藏,就发在作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