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弱小即是原罪!”
作者:吟游诗人渺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最新章节     
    高句丽人还算谨慎,
    在一部士卒渡过浑水之后知道派出斥候进入树林里探查。
    而张昊为了提高半渡而击的成功率,先让太史慈带领一营兵卒主动暴露。
    只要高句丽人登陆,太史慈麾下的兵卒就会杀出,作出一副要死守的样子。
    这副样子落在高罽须的眼中,就越发坚定了辽东军是想要直取王都的意图。
    接着两天之内,
    双方连战数十场,太史慈麾下兵卒死战不退,这期间张昊的大军一直未曾出现。
    直到第二日傍晚,
    浑水河边,高罽须紧握着拳头望向河对岸已经折损过半的辽东军斩钉截铁地说道:
    “然君你看,我们和对岸的辽东军战斗两天一夜了,他们的大军连影子都没出现过,一定去往国内城了!”
    “还有,汉人的兵书上曾说过,可以从敌人的炊烟来判断敌方兵力,这两日除了我们一直见到的辽东军,他们没有太多的炊烟升起,河对岸的辽东军应该就只有这点兵力。”
    主簿然人同意道:“高君说得对,寒冬将至,这个天气如果每天不吃点热食,即使是我们的高句丽勇士也无法维持战力。”
    “高君,我们应当渡过浑水,追上前往王都的辽东军!”
    高罽须随即大手一挥,“全军渡河,落日之前一定要打退辽东军的封锁抵达对岸!”
    高句丽人的攻势让太史慈感到了棘手,但他的心里却稍松了一口气。
    阻敌计划完成,是时候撤退了。
    在撤退之前,太史慈又带领麾下兵卒与高句丽人战了一场,装作没有兵力补充而抵挡不住,不得不向后方败逃的假象。
    张昊接见了真戏真做的太史慈。
    “子义辛苦了,接下的战事就交给我们吧!”
    “公明,让大军备战,将上岸的高句丽人赶下河去!”
    这两天张昊为了隐藏踪迹确实没有让人用柴火做饭。
    但两天而已,
    兵卒们大多黄巾出身,饿的时候都忍过了,两天吃不上热食又算什么。
    更何况张昊在出征之前有过估算,北方的冬天来得早,为了防寒,后勤辎重中准备了一小部分辽东美酒随军出征。
    “高句丽人渡河过半,全军出击,阵斩夷首!”
    “杀啊!!!”
    当上万辽东军从树林里现身,厮杀不到两刻钟便战局已定。
    高句丽主簿然人落水殒命,主将高罽须断后被生擒。
    关于高句丽的兵力,
    开战之前故国川王高男武也只知道这是存亡之战,故而发动国人倾国一战。
    纥升骨城驻兵近两万,两万人中包含了一部分老弱。
    高罽须下山追击时留下了两千老弱守城,晏留也留在了山上。
    这次半渡而击,辽东军斩杀两千余人,俘获四千,额外还有三千多高句丽人在争相渡河时落水而亡,能平安回到对岸的仅有数百。
    “辽东军威武!主公威武!!!”
    辽东军向着河对岸耀武扬威,没来得及渡河的高丽人在震天呼喊中落荒而逃。
    张昊从容不迫地走到高罽须面前。
    “高罽须,看在你是你们王室血脉的份上给你一次向我臣服的机会,你可愿降?”
    “我们高句丽人自从上次玄菟郡之后再未冒犯辽东,辽东之主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何无端对我们宣战!”
    高罽须没有做出选择,反对张昊质问起来。
    张昊表情冷漠,冷冷一笑。
    “为什么?不为什么!”
    “弱小即是原罪,何况你们并不算弱,有你们这个邻居在我心不安,那就只好请你们灭国咯!”
    “最后一遍,降还是不降?结局无法更改,臣服我,你们高句丽人可以避免更多的流血牺牲,只要你选择臣服,高男武之后我可以封你为王(软禁辽东那种)!”
    高罽须冷哼一声,把头偏到一旁。
    张昊见状也不再多言,“砍了吧!”
    “俘虏的高句丽人不愿意投降也砍了,愿意投降的送回辽东挖矿。”
    徐晃这时走到旁边,“主公,我们需要再回到对岸拿下纥升骨城吗?”
    张昊想了想,拒绝了,“不了,直接去国内城下与麴义、朱灵汇合。”
    “纥升骨城里还有个晏留,强攻浪费时间,在这里留下一营兵卒阻止他们渡河即可。”
    “待拿下国内城,抓了高男武,纥升骨城这里的高句丽人不降也得降!”
    将战场打扫完毕,辽东军稍作休整之后就向着国内城进发。
    由于沿途道路上的岗哨和要塞早就被朱灵拔除,张昊率领辽东军几日时间就抵达了国内城下。
    ......
    “主公!高句丽人坚壁清野攻城不易,拿下尚需一些时日。”
    “另外在国内城北面的丸都山上还有一座尉那岩城,两城相距五里,成犄角之势。”
    “我军初至时,尉那岩城主将高拔奇曾率军下山偷袭,自从被我军击败后一直龟缩在山上。”
    麴义对率军前来汇合的张昊汇报情况。
    张昊在拍着麴义肩膀的同时表扬道:“麴义将军可以呀,听说你在出征之前和刘太守在乐浪郡打退了一次异族联军,战果颇丰,还迫降了东沃沮人和东濊人!”
    “他们两族的首领呢?在哪儿?”
    麴义闻言就像一只斗胜的大公鸡挺起胸膛,毫不谦虚地接受了表扬。
    “哼!一群化外蛮夷不足道哉!”
    “听闻高句丽北面还有扶余、挹(yi)娄、北沃沮,南面还有三韩、倭人,主公若是有意,异族之地我麴义尽可为主公取来。”
    “嗯...不过迫降东沃沮、东濊非我一人之功,我只是陈兵边境,首功当属刘太守。”
    自傲的人向来也不屑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
    东沃沮和东濊在被麴义打败前,其族各有五千户民和两万户民,是高句丽的小弟。
    刘政与麴义也算是意气相投,都向往功名,身为乐浪太守本就对邻近的这两个异族多有了解。
    为了帮助麴义尽快拿下国内城,刘政自告奋勇孤身入敌营,迫降了东沃沮和东濊两族的首领,驱使两族之兵帮助辽东军攻打国内城。
    张昊心情不错地对众人又表扬了一遍。
    “诸位干得都不错,大家再努把力,灭亡高句丽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