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米血肠
作者:东山明月   家乡月明最新章节     
    午饭时,炊事员把切好的香肠端上来,培元和李科长王厂长吃了都赞不绝口。
    陈忠说:“那我们就开始生产了。”
    培元说::“行,如果急着卖,可以放到烘干房里烘一下试试。”
    李玉山说:“外婆呢?”
    陈忠说:“外婆非要走,我就让人送她回去了。”
    李玉山说:“外婆可给我们帮了大忙了。现在就剩猪血没有好办法处理了,咱们安平的血灌肠倒是不难吃,就是不便保存和运输,不知道外婆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吃晚饭的时候,培元拿出一段香肠递给外婆说:“中午我们吃了,大家都说好,您还没尝尝呢,”
    外婆切成片,放到桌上。外公尝了一片说:“不错,很合我的口味,北方人可能会觉得淡点儿。”
    外婆尝了尝说:“是有点淡了,让他们自己调整吧。”
    培元说:“现在就剩下猪血还没着落了,他们问您有没有加工猪血的好办法。”
    外婆说:“有也不能教他们了。”
    培元诧异的看着外婆。
    外婆说:“这几天社员都有说法了,说你要离开柳林了,你现在一心一意的操持肉联厂的事,社员们能没看法吗?”
    外公伸出大拇指说:“老太婆不简单啊,有头脑。”
    培元说:“嘎婆有什么想法?”
    外婆说:“这猪血卖不卖?”
    培元说:“我问李科长他们了,这东西不值钱,又不好运输和保存,在这里卖给谁啊?”
    外婆说:“我买行不行?”
    培元说:“您买了做什么?”
    外婆说:“我是说农贸公司买来,加工糯米血肠,连人我都想好了。”
    培元说:“好,这种方式好。可是去哪儿弄糯米去啊?”
    外婆说:“说是糯米血肠,其实大米也一样,老百姓做血肠多数都用大米的。您看让桂英来做怎么样?知青吃饭的越来越少,也让桂英以后有个手艺。”
    培元说:“好,嘎婆想的很周到。”
    外婆说:“那你明天就让人送五斤猪血,十斤大米来,再要点卤肉汤和香料,碎肉要不要都行,我先做一些你们尝尝,看行不行。”
    外公说:“你在哪儿做啊?”
    外婆说:“就在知青院儿做呗。”
    外公说:“临时可以,光这个运猪血就够麻烦的。我觉得你应该挨着制药厂再弄个食品厂,都挨着肉联厂,不仅就近原料好运输,而且以后可能还会有新的项目,几年以后,那一片会是个什么样子?起码比一般的公社要热闹吧?你那规划图可是规模不小啊。”
    培元说:“行,开春就挨着制药厂弄个厂子,先加工血肠。至于桂英婶子,我觉得还是让她做饭吧,她两个儿子还需要照顾,再说有她在这儿也能陪陪你们,以后她孩子大了,再考虑她的问题也不迟。”
    外公说:“还是让东来那边干吧,东来一直都不错,就别另起炉灶了。”
    外婆说:“行,还是你们想的周到,其实真要让桂英离开了,我还真舍不得呢。”
    培元说:“李玲经常说老家的蛋糕特别好吃,我想合适的时候能不能办个糕点厂,让桂英婶儿干这个事,生产南方的糕点,让李玲敞开了吃。您看知青院和公司这个院子,临街的房子开个门不就是店铺吗?”
    外婆说:“你早有这个想法啊?”
    培元说:“是啊,只是原料都得计划供应,还不能自己卖,觉得买卖也不大,一忙起来就把这个搁置起来了。”
    外公说:“买卖怎么不大呢?就蛋糕一项,只有你能做的跟苏州蛋糕差不多,还不得卖疯了啊?”
    培元说:“苏州蛋糕工艺很复杂吗?”
    外公说:“能有多难啊?南方的蛋糕不都那个样吗?苏州蛋糕只是更精致点罢了。”
    培元说:“嘎婆也会做蛋糕啊?”
    外婆笑了,说:“这个我不会。”
    培元说:“那就等有合适的人了再说,我们留意就是了。”
    第二天晚饭时,李科长和王厂长都去了知青院,外公外婆和东顺东来都在,院子里挂着煮熟的血肠,餐桌上摆着切好的血肠,大家尝过了,都感觉很好,投放市场应该没问题。
    培元说:“那东来就安排生产吧,猪血和肠衣都从肉联厂购进,李科长和王厂长你们根据市场价定价就行,这是原则问题,必须公平合理,俗话说得好,账目清好弟兄。”
    东顺说:“应该的,亲兄弟明算账,这样才能长远。”
    李科长说:“我明白了。”
    东顺说:“咱没有多少大米了啊。”
    培元说:“先看看销路怎么样吧,东来也可以试着多做几种口味。”
    外婆说:“是啊,我们老家的血肠也是一家一个味儿,有用大米的,有用糯米的,还有往里放粉条的,只要好吃就行。”
    外公说:“还得好存好运。”
    没想到,几天下来,卖的最火的是血肠,一是它物美价廉,一斤只卖五毛钱,二是它不要票,人们争相购买,一时名噪省城和安平。可是一个月六七万斤的猪血,需要大米十二万斤,连张厅长都说没法解决,眼看着猪血越攒越多。东来他们参考安平血糕和嘎嘎的做法,用猪血和玉米面做成血糕,也很受欢迎。这种血糕比血肠用血还要多,而且制作简单,一天出五千斤,仍然供不应求。
    支委会上,培元通报了农贸公司的工作,几名支委耐心听完,他们基本不过脑子,柳林人都已形成了习惯,培元领着干的事,保准没错,现在大家关心的是能分多少钱,支委们也是这个心思。当东顺说七零年实现利润三十二万时,支委们还是有点意外的兴奋。
    启明说:“那一个人分红就一百多啊?太扎眼了吧?”
    天启说:“是啊,去年一个人分五十块钱,别的村干部就嫉妒的肚子疼,见面说话都阴阳怪气的。”
    东顺说:“要不咱今年分红别超过一百怎么样?留着以后再分。”
    大家都同意,今年每人分红九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