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没军权,朕就是空架子
作者:岁月如歌亦如梦   下面痒了用黄瓜还是茄子好最新章节     
    贾敏道:“你放心,他们一家去了庄子会生病,活不过几个月。咱们女子做事不能像男子那样直来直去,要名声,明白了吗?”
    林黛玉冰雪聪明一听就懂了,点了点头。虽然觉得这手段太狠,但想想家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也就释然了。
    处理完内贼之事,林黛玉回到屋里,昨晚没作出《雁丘词》的后半厥,被坏人打断了。此刻黛玉在纸上写下秀丽的几行字:
    “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
    此刻皇宫内,御书房桌上也摆着半厥《雁丘词》,书房中青铜炉子上升起袅袅青烟。
    皇帝着这厥词道:“没想到,完成最后一击的是这小子,小瞧他了。”
    戴权道:
    “陛下,潜龙卫传信来,那金陵新科解元乔俊田已离开金陵西归,回乡读书去了。甄家这次丢脸了。”
    皇帝冷哼一声道:“南安郡王、甄家不过蛀虫耳,朕迟早剪除之。不期,你看这小子此举是少年意气偶然为之,还是意在向朕……”
    姜不期道:“李老的关门弟子,能作出半厥《雁丘词》是何等惊艳之人,自然明白他在鹿鸣宴所为是何后果。
    此子若能为陛下所用,对分化、收拢勋贵亦有好处,比抬举元春那宫女强多了。”
    皇帝亦以为然,说道:“宁寿宫那边有什么动静?”
    戴权道:“上皇今儿召见几位内阁,隐隐听到提及江南巡抚,怕是会对刘大人动手。毕竟鹿鸣宴之事,刘大人这是幕后主刀,贾琮意外补刀。”
    姜不期摇摇头道:“未必会轻易动刘大人,那样会引起文官反弹。上皇这几年最看重的还是抓紧勋贵和定国一脉。”
    皇帝叹道:“是啊,军权才是最要紧的,没军权朕这个皇帝就是个空架子。不期,你说七郎那小子本就是荣国公孙子,有没有可能……”
    姜不期道:“陛下是想把七郎收过来,转手放到军中,这是一步妙棋。
    上皇用荣国公的亲戚王子腾接替京营,陛下就可以可用荣国公的亲孙子去争夺京营。
    只是要看这小子这方面的本事。光有身份,没有真材实料在军中也不能真正掌控军营。王子腾就是前车之鉴。”
    皇帝对戴权问道:“你不是说贾七郎在京时每日早晚都在习武练剑,他那边除了鹿鸣宴,还有没有别消息?”
    姜不期心想,皇帝在军中目前无可用之人,也是病急乱投医。
    戴权忙躬身道:
    “陛下,潜龙卫在京外的人手不足,光盯着封疆大吏都捉襟见肘。绣衣卫那边在江南也把控不住。”
    皇帝哼了声,绣衣卫,堂堂天子亲军,竟被上皇打压成一堆烂泥,一盘散沙。用手指关节敲了敲书桌道:
    “快过年了,贾琮也该回京了。”
    ……
    贾琮此刻正在老师府里专心致志学习,准备年后院试。博远也在一旁读书,也就一个多时辰,博远就坐不住了,对贾琮说道:
    “那日,婉兮在金陵就见了你一个人,当晚就没人了。是不是你祸害人家了?”
    贾琮心想:
    这婉兮之事确实诡异,她来去匆匆,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从来就没有这样一个人。
    不过从那晚来看,她对自己并无敌意,倒是自己占了便宜。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贞洁极其看中,即使她这样的清倌也是如此。
    若是寻常人家女子被自己那样了,怕是不好嫁人。
    贾琮道:“师侄,我能怎么祸害?你少污蔑我。”
    师侄二字一出,博远白了一眼贾琮,顿时不吭声了。
    接下来一个多月里,老师有空的时候,贾琮便领着素雪来老师府里读书。其余时间几乎都用在训练近卫营了。
    茶坊的事交给贾芸,很放心,贾琮基本只看结果。随着第一间茶坊在金陵开张,古今绝对的上联贴在了有间茶坊门口: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在金陵引起了文人墨客的骚动,每日来茶坊对对联的文人络绎不绝。
    此上联“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为拆字法,“寺”和“寺”,“诗”和“诗”是顶真法,“月”又是“明”中的一部分,也是拆字法。
    “明月送僧归古寺”是一句唐诗,是用典,末一字为“寺”,与第一句末的“寺”重出,是照应。
    博远和正山、希贤、先东也时常拿着下联来找贾琮,名为交流、切磋。不过几人的下联始终不完美。
    这些日子跟淮南三杰混熟了,也知道几人的情况。
    正山十五岁,出身寒门;希贤则来自是八闽之地(后世福建省)几百年的世家——云家,如今快满十四岁;先东也是十五岁,只比正山大几个月。
    三人都在江南鼎鼎有名的钟山书院念书,说起来和贾琮的庄子都是在钟山脚下。
    贾琮佩服正山的不卑不亢、锐意进取,乐观的精神;也欣赏希贤的温润、儒雅、大气。
    贾琮的二进小院,内院里。
    初冬的月亮,清冷、透亮、柔和,如流水一般,穿过窗户静静地泻在房间里,将两个人的影子印在斑驳的地板上。
    一身青色儒衫的贾琮,一袭白衣的素雪相视而立。
    虽然早就给素雪讲好,自己随老师回京,她留在金陵,一方面跟师娘学习,更重要的是帮贾琮训练、发展近卫营。
    但到了临别之际,素雪仍然是依依不舍。
    双眼潮湿的素雪说道:
    “哥哥此去京城不会一去不归,不要雪儿了吧?”
    贾琮牵上素雪的手,牵着她来到院子里的小亭子,二人并排坐下,素雪把头靠在贾琮的肩膀上,三千青丝如瀑布般倾泻在贾琮的背上。
    初冬的晚风已是寒气逼人,二人不以为意。
    贾琮缓声说道:
    “雪儿,京城荣国府的情况,哥哥已告诉你了。不是不想带你去,那里暂时还容不下你,我目前还护不住你。
    再则,近卫营,哥哥也只能托付给你,否则就半途而废了。”
    “哥哥放心,我一定替哥哥把近卫营训练好,按照哥哥的章程,训练他们。一旦有了机遇,就按哥哥的要求,招募新的人手。”素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