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西岭遇险(一)
作者:费娘子   两朝帝王的宠妃最新章节     
    (一)
    费真用了一月的时日,才把后宫诸事理顺,她提拔工于珠算的女官,魏尚宫、齐尚宫清理后宫账务,告诉她们,若有贪墨,及时报知于她。
    同时,她规定,自她接管后宫之日起,后宫的一应开销,由各司管事登记在册,再交与两位尚宫核对无误后,由她自己审验存档。
    韦琼管理的12个部门,也依费真之法行事,逐渐地,两人把后宫管理得井然有序,不再像刚接手时,手忙脚乱,整日疲于应对,现今,费真有大把时间可以陪伴两位皇子,读书写字,作画吟诗。
    “君子有六艺(礼,乐,文,数,御,射),真儿就有四艺,余下的两艺,让朕来教你。”今日难得,皇上回芙蓉殿,陪娘仨晚膳,见费真在案前作诗,薛涛笺上,隽秀的字迹跃然眼底,一首六言绝句,道尽了费真与他的缱绻之情。
    芙蓉
    三生有幸遇见,
    君便拥我入怀。
    从此疼我入骨,
    此生护我周全。
    (二)
    “果真如此,小女子感恩戴德,也成为皇上身边的君子。”费真听皇上之言,起身应道。
    “还有旬月,该入秋了,朕带你去狩猎,教你骑射之术。”皇帝净手吃饭,一边吃一边说:“真儿聪慧,学得定会很快。”
    “父皇,我也要去。”大皇子孟景说。
    “父皇,我去”,二皇子一岁多了,正在鹦鹉学舌。
    “等你们长到16岁,朕就带你们去。”皇上笑道。
    “皇上,父皇驾崩不足三年,不宜狩猎。”费真提醒道。
    “朕知道,到时我让前朝官员,休沐四日,我们微服去西岭打猎,”皇上回答道:“只是,这十日你要去练习射箭,朕让中郎将去靶场教你,先从轻弓练起,循序渐进,莫要操之过急。”
    “真儿遵命”,费真喜上眉梢,应道。
    “娘亲,我也要学射箭。”孟景说道。
    费真看一眼皇上,点头说:“娘亲准了,景儿要好好学,和娘亲比谁射得好。”
    (三)
    “君子一言”,孟景溜下凳子,跑到费真身边,扬起肉肉的右手,说。
    “哈哈,驷马难追。”屋内的人忍俊不禁,笑嘻嘻地看着,费真和孟景两人击掌为誓。
    那日后,费真空闲时日,都待在靶场,前一日练得手酸肩痛,回殿后,月儿用药酒给她搓揉,第二日又继续练箭不辍,到了第十日,她的准头,臂力上了一个档次,自是欣喜不已。
    八月初十凌晨,费真换上男装,和皇上、二哥费加、神策军小校李景、阿峰、小六子、段卫、刘仁、郭怀民、卿济,加上打小追随皇上的五个随从,一行15人,一人一骑,出了宫门,向西北而去。
    事前,皇安排中郎将韦安康留守皇宫,口谕张铎,说要微服出宫四五日,让其对朝廷奸佞之人,暗中监视,有急事去青城山普昭寺找道长徐全。
    川蜀之地,除去成都平原,地形多为丘陵、山脉。丘陵乃百姓生活之处,野物少,而高山则野物多,但道路崎岖不平,原始荒蛮,无法骑马,只能徒步攀岩,他们仅用三个时辰,就赶到大邑西岭镇,此地往西,便是唐朝诗人杜甫笔下的西岭,当年,杜甫逢经安史之乱,寓居成都,写出了千古《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其中“窗含西岭千秋雪”,描绘的是此地景色。
    (四)
    骑在马上,向左望去,只见苍松翠柏,古木参天,一派青翠之中,夹杂着半枯的藤蔓,此地的野物有雪豹、体形较小的黑熊、狼、梅花鹿、羚羊等等。
    山区的夜晚黑得早,他们到镇上最大的客栈,狐仙客栈,定了五间上房,打算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进山打猎。
    晚饭后,皇上吩咐,找两位当地的猎人,带他们进山,小六子奉命寻找猎人,无功而返,询问店里的小二,说镇上的青壮年,大多去大邑县衙服劳役去了。
    “正是秋收的季节,田里的水稻和土里的玉米,只能由老弱妇幼来收,作孽呀。”店老板是六十出头的老头,一听客官问起服劳役之事,牢骚满腹,凑上来说。
    “此话怎讲?历朝历代,都要服劳役,为何老丈口出怨言?”穿着儒生服饰,书生打扮的皇上问道。
    “客官,你等不是本地人吧?”店老板问。
    “听说这里野物甚多,我们是从锦城过来打猎的。”皇上说道。
    “锦城乃是繁华地,老身店里,常有锦城的人来往,都是富贵人家好打猎的人。”店老板与皇上攀谈起来:“城里人哪知乡下人的艰辛,听说你们一餐,就要花去五六两银子,那可是我们乡下人半年的花销。”
    “老丈,坐下说。”皇上招呼道:“小六子,倒茶”。
    “我来,我来”,店小二窜了上来,麻利地给几位斟满茶。
    (五)
    “唉,客官不知呀,往年呀,不是天干,就是水涝,农民辛苦种下的庄稼,不是干死,就是被水淹死,今年,好不容易盼得风调雨顺,有一个好收成,大邑县衙则颁下命令,征调五千民工,修筑城墙。”店老板坐在皇上对面的凳子上,说:“你说这个城墙,该不该修?该修,可以放在秋收过后修嘛。”
    “为何不这样呢?”皇上抿了一口茶,问。
    “大邑胡县令,老百姓私下叫他胡一刀,我们这里有一句谚语:胡一刀,胡一刀,风沙路过也要刮一刀。”店老板说:“征调劳役的事,早不征,晚不征,秋收前夕开征,还规定可转圜,服劳役的不想去,可给五两银钱,抵劳役。”
    “你说,五两银钱,是一户人家半年的开销,谁家拿得出这个钱,拿得出的,谁家又舍得这个钱?”店老板说道。
    “如此说来,乡下的青壮劳力,都去修城墙了,现今在地里收庄稼的,都是妇幼病残之人?”皇上问道。
    “可不是吗?”店老板说道:“你们要找猎人带路,年轻的无人在家,只有年老的,他们正忙秋收,定然寻不到。”
    “难怪,偌大的镇子,未见有几人。”皇上说道:“听说山里,有猎人设下的陷阱,若无人相助,定有危险吧?”
    “那是自然”,店老板回答道:“若是客官出得起价,或许能找到带路的猎人。”
    “老丈,此事就拜托你,价钱好说。”费真见皇上迟疑,接话道。
    “那好,客官若能开上十两银钱,老身就去给你,找一个老成的猎人,确保你们万无一失。”店老板说道。
    “多谢老丈”,皇上应承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