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压岁钱
作者:竺仅   穿进八零娇妻文,我给冤种当继母最新章节     
    栾惟京在家门口放了火鞭,再领着媳妇儿和儿子来父母这院,家里的旺火已经熊熊燃烧,火光照亮了整个院子。
    影壁墙上的天地全神画,不由得叫人生出敬畏之心。
    “来来来,都磕头了。”
    洛松兰双手拿着捧香,一大把数不清多少根,顶端摇曳着红黄蓝紫的颜色。
    平日里看不到的大香炉放在当屋桌子上,上面摆满了瓜果肉糖。
    两根蜡烛分别固定在精美的蜡台上,随着洛松兰嘴巴里念念有词,栾闰文带着儿孙们依次跪在了火盆子前头。
    随着洛松兰把香插在香炉里,她嘴里念着‘保佑全家平平安安,顺顺当当’一番话,一家子开始下饺子。
    先供奉之后再吃。
    人口饺子,每人两三个意思一下就行。
    第一锅饺子里其中一个有钱,谁吃到,寓意着这一年就谁当家。
    跟新娘子嫁人抓钱是一样的道理,图个吉祥与福气。
    洛松兰特意用了一分钱的小硬币,就为了包在里面看不出来。
    大家都小心翼翼吃着,直到所有人都吃过,也没人吭声,小冤种开始问,“不会被吞下去了吧?”
    这时候,栾四民发现了放在茶几上的硬币,“别找了,今年又是你爷吃到的。”
    栾逐元凑到小冤种跟前,“哥,奶是不是做记号了?”
    要不然为啥每年都能爷吃到?
    安抗美闻言‘哈哈’大笑,“是祖先让你爷当家做主呢!这是天意,你可别胡说,小心打屁股。”
    洛松兰悄么去小屋拿了提前准备好的红包,“都排好队,开始正儿八经拜年啦。”
    温鱼等着看小孩儿们的热闹呢,谁知道婆母将视线首先落到了她的头上。
    跟栾惟京拜年,那是她故意的。
    喜庆又好玩儿。
    当下可没谁家媳妇儿拿压岁钱的规矩,她想都没想。
    最后还是栾惟京把她推了出来,“去,给爸妈拜年。”
    心里嘀咕着‘你咋不去’,面儿上温鱼笑嘻嘻脱口而出。
    “爸,妈!新年好!”
    洛松兰笑得见牙不见眼,光冲小老太这段时间的关照,温鱼都乐意说几句好听话哄她高兴。
    “新年好,新年好,一帆风顺天天好,二满三平步步高,三阳开泰福寿长,四季平安乐逍遥!”
    当下没谁这么拜年的,听她这么一张嘴,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温鱼呲牙硬着头皮往下继续,“新年好新年好!五谷丰登旱涝保,六六大顺吉祥地,七星高照全家福,八方来财好运绕!”
    她都收尾了,大家还没反应过来。
    忽而,文化人儿栾三军问,“九呢?”
    他都听上头了!找到了规律,等着呢!
    洛松兰哪儿管那么多,先把红包塞给了小娇娇,“好好!咱们鱼鱼说的好!全家福,好运绕!”
    温鱼只当老男人让她开个场,她都给人当后妈了,哪里要压岁钱的道理,赶紧推脱,“不要不要,我都是大人了。”
    心里是高兴的,被当做小孩子给压岁钱了。
    洛松兰立刻给要跑的温鱼重新塞回去,“啥大人,咱们这里的规矩,新媳妇儿嫁进门前三年都有压岁钱,拿着!”
    温鱼不知道这说法,寻思着高低给婆母磕一个,“妈!新年好,给您拜年啦!”
    来来回回又是仨。
    这给洛松兰高兴的哟,直接激动又掏出来一个,“这是你爸的!够了够了,赶紧起来。”
    温鱼朝着栾闰文又磕了仨。
    栾四民一看今年有双份红包,说啥都得要。
    “妈,长命百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小儿子在这里给您拜年啦!”
    温鱼咋磕的头,他就咋磕。比温鱼跪的更干脆有力。
    洛松兰被逗得合不拢嘴,“你起开,剩下这些是我孙子孙女的!”
    栾四民扑过去立刻抱住洛松兰的腿,“妈,亲妈!全家福,不能把我落了呀!”
    打开温鱼红包的栾惟京踢了一脚三弟,露出了里面的五块钱。刚才还说要脸的栾三军直挺挺跪到了洛松兰的面前,把刚才温鱼说的那串话学了个十成十。
    五块钱,一名普通工人一礼拜的工资。
    双份……
    对人均五毛两毛的压岁钱时代来说,最大就是一块钱了!
    有俩叔叔学样,下头仨小的赶紧去温鱼跟前学话。
    以至于洛松兰又去准备了红包,最后连几个儿子都有份。
    “哎哟,你们可别闹了,该去祠堂的去祠堂,该串门的串门儿去。”
    小老太眼泪都笑出来了,甭提多高兴。
    掏钱都掏的开心。
    安抗美扶住了温鱼的肩膀,“大嫂,托你的福,我竟然也拿到了压岁钱!”
    她是真有点稀罕这个嘴甜的小嫂子了。她嫁给栾援朝头三年也有新媳妇钱拿,她不吃醋。
    可是婆母居然一视同仁给了她红包,安抗美能跟人炫耀一年!
    虽然她知道,小叔子们起哄把婆婆给哄高兴了的成分更大一些。
    一家有一家的规矩,温鱼初次在栾家过年,光顾着高兴了。
    栾纵添领着栾盼盼和栾逐元往祠堂跑,洛松兰带着俩儿媳开始串门。栾惟京他们哥四个跟在栾闰文后面,路上碰到本家的打了招呼,就结伴往祠堂同行。
    走家串户的拜了年,已经十点半,开始准备村子里人最看重的团圆饭。
    哪怕哥儿俩年前在打架,大年初一这一天也要坐到同一张桌子吃饭。
    这是当地的规矩。
    温鱼年前油炸了鲜奶软麻花和芝麻脆,打算当小零嘴儿吃,过来这院儿端。
    她还没装好呢,栾三军和栾四民领着仨孩子过来了。
    一进屋,栾三军和栾四民就跪到了地上,“嫂子,新年好!我们来拜年。”
    过了年也才20岁的温鱼个子仍旧保持在一米五八,看着俩二十多的小叔子给自己磕头,温鱼都想和他们一起磕!
    小冤种,“赶紧的,还有我们仨呢!”
    温鱼悟了,赶紧去书柜拿事先准备好的红包。
    幸亏她包好了要给娘家那边几个孩子的红包,正巧四个人,不多也不少。
    至于小冤种?他的比别人的稍微多一点,温鱼寻思着,要不要给他换个和大家一样的?